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上世纪70年代末期,越南黎笋集团在我国边境挑起武装冲突,并且不顾国际友谊公开反华、蚕食我国边境领土。 并且在老山、者阴山建起了炮兵阵地,毙伤我国300多人。在应对前线战事的同时,从北京军区也抽调出了10位女兵,成为日后有名的"老山十姊妹救护队"。 老山十姊妹救护队 "救护队!快救救他吧!"两位战士抬着担架冲了进来,上面躺着的伤员头部被炮弹的冲击给炸掉大半,胳膊和腿也都被炸断,连肠子都漏在外面。 "十姊妹救护队"里的赵慧虽然十分清楚这位烈士已经牺牲,但依然将他的肠子塞了回去,并且用纱布将脑袋包了起来,让他能走得更加体面。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除了前线的战火纷飞外,战场上还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老山十姊妹救护队"都有谁,她们又是如何扬名军旅的?初次接触战场,她们是如何适应前线环境的? 炮火轮轰 她们英勇无惧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随着前线的战事一片火热,后方的战地医院中也并不轻松。为了更好医治伤员,组织上特地调来了赵慧、徐小红、刘洪、贺志华、赵冬梅、董春燕等人组成了"老山十姊妹救护队"。 这天清晨,"老山十姊妹救护队"的队长赵慧还没睡醒,半梦半醒之间便听到有炮火声从前方传来,但当时她以为可能是自己的梦就没有在意。 直到吃早饭时医院的电话突然响起,告知众人前线发生交战,越南军队死守阵地,并且动用了大量炮火对我军进行轰击,很快就有一批伤员送往医院,需要"老山十姊妹救护队"的齐心协助。 这时赵慧才反应过来,原来早上听到远处传来的炮火声不是做梦,而是真实发生在不远处的战场之上的。 没过多久一大批从前线下来的伤员们便被拉到了医院之中,有两位战士着急地喊着医生,希望能优先治疗他们所带来的重伤战士。 听到战士的呼喊声赵慧第一个迎了过去,却没想到面前的一幕让她终身难忘。尽管在学校里经历了护理知识的专业洗礼,以及在军区医院里有过实际救助经验,但是在看到被炮火袭击的伤员时,赵慧还是感到自己的心像是被揪住了一样。 这位重伤战士躺在担架上,血肉模糊的头部被炮弹削去了大半,左臂和右腿也已残缺,就连他的腹部也被弹片划破,肠子担架上散着。 当赵慧带着救护队的其他成员准备包扎止血时,却发现担架上的重伤战士连微弱的呼吸都没有了,安静地躺在担架上就如同睡着了一般。 眼前的这一幕把赵慧看得呆住了,她望着担架上的战士眼泪禁不住地往下落,她想过战场上会十分残酷,但没想到自己的战友会是以这副模样归来的。 深吸一口气后赵慧和救护队的其他女卫生员们将绷带、三角巾、针线等东西拿出,将重伤战士的肠子塞回去缝上,破损的头部与身躯也拿绷带绑好。 随着赵慧等人的动作越来越熟练,重伤战士的残躯看上去已没有那么血腥,甚至让人以为绷带下的他还在努力痊愈着。 "安心的去吧,国家和我们英勇的战士们会为你报仇的!" 赵慧心里想着,同时叫来了烈士的战友们,将他进行安葬。 这次事件虽然给赵慧等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她们逐渐明白了战场的残酷与我军战士在前线所面临的困难。当赵慧和"老山十姊妹救护队"的同志们再说起这件事时,已经神态自如,但是依然会为烈士落泪。 不久之后"老山十姊妹救护队"中的小妹妹浦秀娟,也迎来了她从医生涯中的一大挑战。因为西南边区的地势十分崎岖,只有凹凸不平的山路可以走,所以如何顺利且快速地运送伤员下山便成了一个大问题。 如果不能快速转移伤员,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那么等待我军伤员的可能就是死神的镰刀;而且山路的崎岖不平也让运送伤员的安全性大打折扣,一个不小心甚至可能导致伤员受到二次伤害。 而浦秀娟的日常工作之一便是和救护队的同志们一同利用担架将伤员从山上抬下去,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十分困难。 因为老山前线的气候变化十分诡异,经常出现前一刻晴空满面下一秒就大雨倾盆的情况,而这也大大减少了运送伤员的安全性。 崎岖的山路、泥泞的脚步,浦秀娟心里十分清楚,此时如果选择继续抬着重伤员下山,那么很可能一个脚下打滑就让伤员从担架中滚落。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她立马和另一位救护队员商量改用肩膀扛着担架,双膝跪下慢慢向前移动。 缓缓蹲下身,浦秀娟将担架放到自己柔嫩的肩膀上,又将双膝跪在地上一点点向着前方蹭着走去。但随着雨水的冲刷,山路泥土之下的石头也都露出头来,一个不小心便会将浦秀娟的膝盖划破。 但此时的浦秀娟全然不在意,她的眼中只有肩膀上的重伤员。"要快点将伤员运走,要快点将伤员运走!"她的嘴里一边嘀咕着,一边加快了跪地前进的速度。 等到重伤员成功送往医院后,浦秀娟才发现自己的膝盖传来一阵又一阵钻心的疼痛,她的裤腿早已被泥水打湿,血迹夹杂其中将膝盖下方都已染红。 "怎么弄成这样了啊,这么不小心!"赵慧看到浦秀娟狼狈的模样满是心疼地说道。 "没事没事,只要伤员没事我就没事。"浦秀娟一边说着一边将裤腿裁开,将双腿清洗干净后,又自己将膝盖上的伤口消毒并拿纱布与绷带绑上。 浦秀娟的这一系列动作都被赵慧看在眼里,她心里清楚地明白自己早已不是医院里那个稚嫩的自己,而小妹妹浦秀娟也在一线医护工作中经受了历练、得到了成长! 身兼数职 安抚前线战士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老山十姊妹救护队"的出现不仅能挽救前线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更为炮火轰炸中的战士们带来了一抹青春的亮色。 由于越军经常隐没在树丛中发动突袭,以及毫无征兆地炮击,让前线战士们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紧绷着,而赵慧等女卫生员们的出现,则能极大程度的安抚将士们。 救护队长赵慧也十分心疼这些前线作战的我军士兵,在拨通前线电话时除了询问战况与伤员情况,也会贴心的关怀下战士们,让他们在连天的作战之外能感受到一些温暖。 有时战况没那么激烈时,救护队长赵慧还会组织队员们轮流给前线打去电话,为一线作战的我军战士进行心理疏导,安抚他们焦躁不安的情绪,并且化解他们心理的创伤,收获了将士们的一众好评。 除了救护工作与心理疏导外,赵慧还带着救护队员们多次赶赴前线为我军战士们讲解应急包扎的要点与操作方法,并且还会为他们分析各类伤病情况,应该用那种对应方式止血,极大程度的增加了前线伤员的存活率。 偶尔"老山十姊妹救护队"还会自发地排练一些演出节目,为前线的我军战士带来了许多绘声绘色的文艺演出,并且还带来了众多书籍、杂志以供战士们在闲暇时消解学习。 而前线战士们的回应方式也十分质朴,有时会将补给中的罐头专门存储,等"十姊妹"们来时就将罐头统一交给她们;或者是利用树枝、草叶编制一些小鸟、草帽之类的手工艺品,赠给救护队员们。 一来二去之下,"老山十姊妹救护队"中的山西姑娘董春燕,还受到了前线战士的热烈表白。 在救护队进行前线慰问之时,一个个子高挑皮肤黝黑的战士跑了过来,他羞涩地站在董春燕面前,将手中的一束花送给她后便逃也似地跑开了。而董春燕自始至终甚至都没看清他的模样,也没法得知他的姓名,两人就这样错过了。 不过战场之上也有过一段佳话,那便是"老山十姊妹救护队"中的徐小红和他的初恋茅征华。在之前的医院工作中,徐小红便与前来治病养伤的茅征华相结识,并且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暗生情愫。 但是由于太过匆忙,徐小红还要忙着照看其他病人,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直到此次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爆发,徐小红和茅征华终于在前线再次相见。 前线的每一次慰问、每一次擦肩而过,都让这对爱侣心中满是甜蜜,但越军逐渐疯狂的炮弹轰击却让这两位有情人阴阳相隔。 1987年6月的一天,越军对我方1072高地发起了猛击,在炮火的密集轰炸下我军数位战士不幸被炸伤,其中一位正是茅征华。 因为火力覆盖的缘故,当天众多我军战士遭受创伤,由于前线担架数量有限情急之下值得安排轻伤员相互搀扶前往后方医院,重伤战士用担架进行运送。 茅征华和其他几位战士相互搀扶着向后走去,往日里熟悉奔走的山路此时却变得异常艰难,每一步都是一次考验。最终因为越军的炮火以及崎岖山路的影响受限,徐小红再见到茅征华时,他已经因为炮击所带来的后续创伤而去世。 这位坚强的女战士看着爱人一动不动的躯体,眼中含泪但是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止,因为她知道要尽全力挽救伤员,不能再让其他战士也这样牺牲了! 苦中作乐 迎来胜利战果 其实从军区医院抽调到战场上来,对于这十位姑娘来说也是极大的考验。但是考虑到国家的安危以及前线战士们的状况后,她们还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去往战场的路途。 刚到战地医院时,"老山十姊妹救护队"中的小妹妹浦秀娟还十分忐忑,多次询问医院保卫队队长关于战场的问题,以及敌军会不会突然袭击医院的问题。 虽然这些问题有些稚嫩,但保卫队长还是耐心解答了她的疑虑,并且为浦秀娟分析了战场与医院的布局,让初来乍到的她能够安心参加救护工作。 来到前线之后,"十姊妹"的生活环境也和之前大不一样,因为战场医院一切从简的缘故,因此她们住的是指挥部旁一个临时搭建起的建筑。 这里一层用作医院治疗,二层给医院的男同志们使用,三层才是她们这些女卫生员们的住所。刚开始大家都在尽可能地想为女同志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救护队长赵娟却表示拒绝。 她向众人说道:"我们救护队来前线支援不是为了享福的,希望大家能把我们当作普通同志一样对待,千万不要特殊照顾。今后也希望大家能拧成一条绳,我们也会全力配合大家工作的!" 这样一番发言让众人鼓起掌来,纷纷称赞赵慧等救护队员们的思想,"老山十姊妹救护队"也就这样和战地医院的同志们熟络了起来。 在没有伤员需要照顾的时候,"十姊妹"也会充分发挥着她们乐观积极的精神。尽管三层楼的宿舍里十分简陋,平日里照料伤员需要亲手拆下他们身上的血腥伤痕进行换药,但她们有着自己的方式进行消解排压。 在空闲的时候,"十姊妹"中的副队长李占军会把自带的收音机打开,大家一起围坐着听听国内都有哪些大事发生,如果遇到喜欢的音乐节目时,她们还会嬉笑着一起随着节奏起舞。 在"老山十姊妹救护队"的不懈努力下,在我军前线战士的奋力厮杀中,对越自卫反击战大获成功。不仅收复了越军非法侵占的我国领土,更是让越南以及其背后撑腰的苏联体会到了中国的国威与解放军的军威! 战斗结束后"十姊妹"中的赵慧、李占军、张萍回到了军区医院继续医护工作,浦秀娟、王蕾转业到了其他岗位进行工作,董春燕与赵冬梅随着丈夫前往外地生活,徐小红在退伍后开办了一家网络技术公司…… 前线战场是有着极为残酷的一面,有些人可能偏执地认为这里是属于男人的试炼场,但是"老山十姊妹救护队"却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她们是战场上傲骨寒梅,在腥风血雨中和死神搏斗,抢救回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现如今安稳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她们的身影不只留在战士们的心中,更应该被我们所铭记,并将她们的精神和故事不断传扬下去! 对此,各位读者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