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出台实招、硬招大力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企业(以下简称"文旅体企业")发展。记者从南海区政府获悉,南海已经正式出台《佛山市南海区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具体包括引导银行机构支持文旅体产业发展,多方位、多渠道支持文旅体企业融资,鼓励文旅体企业上市融资等系列"组合拳"举措。 这意味着,南海在现行各项金融扶持企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覆盖并纳入对文旅体企业的金融服务和支持,从而实现金融资源支持文旅体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这也是南海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1114"和"三带三区"战略布局。 南海多举措助文旅体企业发展。 区内银行机构新增授信不少于200亿元 "疫情三年时间里,我们无论游客数量还是营收方面都受到影响。"南海西樵山国艺影视城相关负责人说。 国艺影视城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大一部分文旅体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对此,此次《措施》就有系列金融服务来支持文旅体企业。 "文旅体产业是南海区重点发力领域,其业态也比较丰富多元,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在融资和获取投资方面更轻松,融资成本更低。"南海区金融办副主任徐婉贞说,具体将会通过一些举措去引导和鼓励银行机构对文旅体产业给予更大的扶持。 无疑,文旅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此次《措施》提出,将银行机构对文旅体产业支持纳入银行评估工作,引导银行机构多方位支持文旅体产业。"我们对银行会有一个评估,具体从他们对文旅体产业支持的力度给予评估倾斜,从而引导银行机构支持文旅体产业发展。"徐婉贞说。 具体包括协调区内银行机构对文旅体企业新增授信额度不少于200亿元;鼓励银行机构针对文旅体企业创新符合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增加有效信贷供给等。同时鼓励银行机构对一些发展潜力大、成长性高,但目前是轻资产的项目大胆授信,从而提高他们的贷款的额度,降低贷款的利率和延长贷款的期限。 据了解,目前南海农商银行已经设立了"文旅项目"专项授信额度,并已率先与西樵镇政府签订金融授信战略合作协议,向西樵镇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提供50亿元专项授信,支持西樵"文旅+"产业及环西樵山片区等项目建设。 同时,南海农商银行还设立10亿元"稳企贷"专项额度,重点支持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化旅游、餐饮、零售等特殊困难行业稳健发展。 此外,《措施》鼓励保险机构加大对文旅体产业的支持力度,包括支持保险机构因应文化新型业态创新保险险种,持续激发文化产业创新活力。"主要是设计或创新一些专门针对文旅体产业的保险险种,或者把它们纳入到现有的一些险种当中。"徐婉贞说。 在西樵举办的南海大地艺术节。 多方位多渠道助文旅体企业融资 除了构建金融机构与文旅体企业的良性互动外,《措施》还出台系列举措帮助文旅体企业多方位、多渠道获得融资。具体包括发挥转贷资金扶持作用、开展融资风险补偿及贴息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促进投贷联动支持等举措。 比如,《措施》将文旅体企业纳入南海区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扶持企业库,符合要求的文旅体企业可以超过3个月的应收未收账款作为贷款抵押物向银行申请并获得贷款,政府将给予贷款利息20%不超过30万元的补贴。 "以前这个政策只针对制造业,这是首次把文旅体企业纳入进来。"南海区经促局产业股股长陈子丰说,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股权资金已经连续运行了14年,帮助企业拿到了280亿贷款,降低了1.56亿元的贷款成本。接下来还会利用2亿元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按3:7的比例与合作银行共担因支持入库企业而产生的风险损失,从而撬动合作银行对文旅体产业企业的融资投放量和融资意愿。 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南海将对文旅体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并按时还本付息的,按融资金额的2%给予贴息扶持,最高60万元;同时对融资租赁企业参与南海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升级换代的,给予融资金额的1%到2%不等的融资补贴,每家企业每年补贴金额合计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企业的知识产权不但帮助了企业自身发展,同时也可作为抵押物进行再融资。"南海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管理股陶坚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政策已经实施十三年,为惠及更多企业,这次会从之前每年都可申请贴息扶持调整为政策三年有效期内可申请一次贴息扶持。 此外,《措施》还鼓励支持南海区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合作子基金投资南海区文旅体产业项目,符合相关要求则给予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本地投资奖励。 文旅体企业还纳入南海投贷联动扶持企业库。"投贷联动是今年新出的政策,目前已经入库的企业有113家,接下来还会让符合条件的文旅体企业纳入进来。"徐婉贞说。 这意味着,文旅体产业企业登记备案的投贷联动贷款最高可获得100万元的贴息总额,政府还将按照40%比例对投贷联动项下已备案贷款本金的实际损失进行财政补偿。 此外,《措施》还对文旅体企业进行发债贴息扶持,单个项目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每家文旅体企业年度最高补贴100万元。 在上市方面,《措施》鼓励文旅体企业做强做大上市融资,如果文旅体企业成功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成功上市,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的奖励。 在西樵举办的南海大地艺术节 增强文旅体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当前,佛山正全力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南海扛起文化发展的大旗。今年以来,南海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提出"1114工作体系",即一目标(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一平台(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一主线(抓改革促转型)、四领域(城产人文)。 在日前举行的南海区文化发展大会上,南海发布了《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将打造"水上南海",将打出"塑形""通脉""强肌""醒神""铸魂"等系列"组合拳"。其中,"塑形"即构建"三带三区",拓展文化发展新格局,依托"郁水官驿""桑园围""省佛通衢"三条文化带,融合数字科技、文化创意、音乐艺术、户外休闲等各类元素,着力建设千灯湖中央活力区、大桃园产城活力区以及环樵山水乡活力区,打造南海文旅产业发展的极核。 "此次《措施》的发布,就是以系列举措去促进文旅体项目的落地和发展。"南海区委宣传部产业发展股副股长许佳说,希望通过提供差异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加大对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增强南海区文旅体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推动文旅体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要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文化绝不能缺位。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需要更多的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以及年轻人。南海要通过以文润城、以文兴城,把南海打造成为活力之城、梦想之都,让有抱负有作为的人们向这里汇聚、在这里沸腾。随着《举措》的发布与实施,南海将以更大力度,将文化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加以推进。 【南方日报记者】李慧君 【作者】 李慧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