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放到朝鲜的中国皇帝,晚年如鱼得水,如今子孙遍布韩国各地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屡见不鲜,而那些亡国之君,则下场各异。
他们中有些人极为刚烈,在灭国的同时要么战死,要么自杀。
然而也有一些对自己下不去手的,那么就只能一边慨叹"好死不如赖活着",一边举着白旗投降。
这些投降的皇帝,其最后的归宿常常是被赐死或者是毒杀,最著名的当属始终咏叹"故国不堪回首"的李后主。
当然也有个别的能够逃脱死亡的威胁,却要受到终生的囚禁,蜀后主刘禅、被金人掳走的北宋徽钦二帝就是典型代表。
然而还有一种极为特殊的处置方式,那就是流放。
明太祖朱元璋就将自己灭掉的大夏国小皇帝明升流放到了朝鲜,有意思的是,在大明国四处受困的小皇帝,却在朝鲜过得如鱼得水,还迎娶高官女儿为妻,不断开枝散叶,如今子孙后代遍布韩国各地。
明朝之前还有一个大夏
公元14世纪中期,正值元朝末年,吏治腐败,民不聊生。
当民怨沸腾到极致时,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彭寿等人揭竿而起,一股红巾军掀起的反元浪潮席卷了华夏大地。
一时间群雄四起,政权林立。
那一年,身高八尺、目有重瞳的湖北随州农民明玉珍感受到了热血和激情,于是召集乡兵千余人屯于青山,结栅自保。
他带着这支部队与元军小股部队打了几仗后找到了组织,投到了徐寿辉的部下。
因为作战勇猛,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明玉珍就升为了统军征虏元帅,统兵驻守军事重镇沔阳。
然而明玉珍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他的右眼被流矢射中失明,从那时起,他就有了一个"明眼子"的绰号。
1355年,徐寿辉为解决战区内的粮草问题,派明玉珍去四川"哨粮",也就是征买粮草。
这一年的春天,明玉珍"领兵万余,驾斗船五十艘,至夔州府哨粮"。
因为部队纪律严明,秋毫不犯,所以他用了一年时间,极为圆满地完成了"哨粮"任务。
正当明玉珍想要返回沔阳的时候,一个突发事件改变了明玉珍的人生道路。
当时重庆的元朝官员与当地地主兼"义兵"首领杨汉发生了冲突,导致杨汉被杀,他手下的众多"义兵"在逃跑时与明玉珍相遇。
这些人想要明玉珍为他们报仇,就向他汇报了重庆没有元朝重兵守卫的情况,并献上了攻陷重庆的策略。
明玉珍权衡形势利弊,认真核实情况后,亲率大军出巫峡,攻克夔州、万州,向重庆挺进,1357年4月兵临重庆城下。
元兵"远近骚动",军无斗志,经过短暂的战斗,明玉珍就解放了重庆。
"城中父老焚香拜迎道左",而明玉珍率军浩浩荡荡进入重庆,"禁止侵掠,秋毫无犯,由是四外投降络绎"。
明玉珍乘势占领泸州、叙南,并派人将胜利的消息报告宋政权领袖徐寿辉,欢喜异常的徐寿辉先后任命他为广西两江道宣慰使、陇蜀四川行省参政。
1358年,明玉珍先后占领了成都、嘉定,"尽有川蜀之地"。
与此同时,明玉珍的军队还深入陕西兴元、甘肃巩昌等地。
正当明玉珍高歌猛进时,大后方却出现了大乱子。
先是徐寿辉的丞相倪文俊眼看红巾军形势一片大好,想要谋刺徐寿辉独吞胜利果实。
然而事机不密失败,只得逃到部将陈友谅。
谁料想,陈友谅也是个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主儿,他先袭杀了倪文俊,再锤杀了徐寿辉。
1360年陈友谅改国号为汉,自立为汉王,公然篡夺了宋政权。
当在重庆的明玉珍得知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下令川中全军缟素戴孝,为徐寿辉隆重发丧,又在重庆城南为徐寿辉立庙,春秋奉祀。
他"移檄四方,会兵三峡",声讨伐陈友谅,与之彻底决裂。
明玉珍先是于1360年末在重庆称王,依然尊从宋政权国号和年号。
1363年初,才正式建立大夏政权,定都重庆,成为重庆历史上,除巴国外的第二个国家。
明玉珍虽然自身没有什么文化,但是能够礼贤下士,重用能臣,将大夏治理得蒸蒸日上。
大夏国的疆域囊括了今重庆市、四川东部和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以及贵州北部等大片地区。
明玉珍本来有与朱元璋争锋、逐鹿中原的机会,然而天不假年,1366年,明玉珍病逝于重庆,年仅38岁。
明玉珍年仅10岁的儿子明升继位称帝,因为年纪太小,他的母亲彭太后重帘听政。
这时的大夏由于建立时间过短,人心不稳,以至于内部开始争权夺利,互相伤害甚至是谋杀。
先是丞相万胜暗杀了知院张文炳,然后与张文炳友善的内府舍人明昭,又假传太后懿旨,召万胜入宫议事,将他缢杀在崇文楼下。
而驻守保宁的平章吴友仁也是一个居心叵测的人,他以清君侧为名,据城起兵,要挟左丞相戴寿擒杀明昭,大夏国几经内讧权臣误政,从此一蹶不振。
而外部的朱元璋政权却是越战越猛,先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
1368年在应天称帝,正式建立明朝,而大夏也被列入了朱元璋的统一日程。
朱元璋先进写信劝诱明升,后又派人招降,并威吓他"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危幕之上,祸害将至,恬不自知"。
然而无论朱元璋如何出招,明升也没有投降的意思,当然大夏朝堂做主的也不是他,而是那些权臣和他的母后。
于是1371年,朱元璋派出南北两路大军进攻四川,南路军主帅是中山侯、征西将军汤和,北路军主帅是颍川侯、征虏前将军傅友德。
两军齐头并进,不到半年时间就打到了重庆。
走投无路地明升在彭太后的劝告下,于1371年8月3日出城向汤和投降,大夏国历时8年、传承两代而亡。
在朝鲜"混"得风生水起
明升投降后,就被押到了京城应天看管起来。
别看后来的朱元璋对自己的老部下频频举起大刀,蓝玉案、胡惟庸案动辙就要砍掉上万颗人头,可是他对于投降过来的明升却没有动什么杀念。
朱元璋只是将明升圈禁起来,还封了他一个归义侯的爵位。
与明升同等待遇的,还有陈友谅的儿子陈理。
他是大汉国的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位皇帝,比明升早了5年被朱元璋抓住后封为归德侯。
明升成为亡国之君时才15岁,还是一个花季少年,当然是免不了活泼好动。
而陈理也未满20岁,两个亡国之君因为有共同的遭遇,有时不免会走到一起。
虽然朱元璋不想杀他们,但是两个人总在眼前晃悠,而且还不时发出一些时遇不济的人生慨叹,毕竟是一个不安定因素。
于是朱元璋眉头一皱计上心来,1372年,派人将明升及彭太后、陈理等人打包送到了朝鲜。其实朱元璋这一举动是一石三鸟。
当时的高丽王朝与元朝的残余势力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一边反元还一边依靠元朝。
而且对于明朝这个新的宗主国也是态度暧昧,接受册封又抱有警惕。
当时朝鲜还叫高丽王朝,国王是恭愍王王颛。
这位高丽国王是一个改革派,不断通过政务改革来强大高丽的国力,因而很有野心。
他本人还是一个相当有水平的画家,在高丽艺术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天山大猎图》据传就是他的作品。
当明朝使者带着明升与陈理来到朝鲜后,恭愍王接见了他们。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个插曲,明朝使团里有一名姓孙的太监被人发现吊死在树上,高丽方面认为这是自杀。
然而明朝经过调查却认为,是高丽一个姓朴的宰相毒杀后伪装的现场。
好在这一起外交事件,没有真正影响到恭愍王对明升和陈理的安置。
朱元璋让使者告诉恭愍王,明升、陈理在朝鲜的原则就是"不为官、不为民"。
于是恭愍王就亲自考察了一下明升和陈理,陈理就是一个普通的青年,没有啥出色之处。
而明升则不然,虽然才16岁,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但通晓《孝经》、《论语》,而且文采也不错。
他有一首留传下来的桂花诗:"万物凋残我独芳,花心金粟带微黄。莫言些小难堪玩,露冷风清大地香" ,还是很有意境的。
由此可以看出,明升是一位颇具文人气质的儒雅男生。
另外,他还善于下围棋,这正投了恭愍王的喜好,因为恭愍王的围棋水平也是相当高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恭愍王对两个亡国之君的安排显出了巨大的差异,陈理只被赐予了九匹苎布,显得极为苦逼。
而对于明升那就是相当高端大气上档次,直接把延安、白川两县划给明升一家作为贡地,将松都兴国寺作为他一家的邸宅,还给配上了相应的奴婢,明升在朝鲜直接过上了贵族生活。
由于明升的风流倜傥,使得朝鲜的许多高官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感。
1373年,高丽总郎尹熙宗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明升为妻,高丽国的总郎职位相当于明朝的侍郎,也就是副部长一级的高官。
明升和尹氏的夫妻生活极为琴瑟和谐,两人先后生了四个儿子。
不但家庭和睦幸福,他还与当时高丽王朝的重臣、后来的朝鲜王朝开国太祖李成桂结为了忘年交,相差20多岁的两人经常在一起下围棋,关系日益亲密。
1392年,早已掌握高丽实权的李成桂在部下的拥戴下,推翻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
李成桂登基时,身上穿的龙袍就是明升的母亲彭氏亲手缝制的,不但式样新颖,而且极为合身。
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还要一针一线地给自己缝制龙袍,这份情意使得李成桂非常感动。
由于受到李成桂的推尊,彭氏还将中国流行的服装和首饰样式在朝鲜王朝进行了普及。
特别是教会了朝鲜王宫"被荷之术",使得朝鲜在服装和首饰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
为表示谢意,李成桂特意封明升为华蜀君,并且能够享受"忠勋世禄",这已经突破了朱元璋的不为官不为民的旨意。
而明升的四个儿子也非常出色,不但都当上了朝鲜王朝的高级官员,还相继娶了朝鲜高官的女儿为妻,后代日益繁繁茂。
长子明仪,被朝鲜李朝封赠为资宪大夫,故称为资宪公派。
他的后代居住地点分布在朝鲜半岛的延安、康泽、开城、长湍、昌源、大同、江西、载宁等地。
次子明伣,被封为嘉靖大夫、总郎,故称为总郎公派。
他的后人主要分布在大兴、洪州、青阳、庇仁、泰安、长城、锦山、完州、潭阳、迎日、海南、瑞山、高兴、京城、珍岛、务安、灵光、熊川、海美等地。
三子明俊,被封为嘉靖大夫、枢密院副使,故称副使公派,他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宁边、朔州、云山、熙川、中和、大同、荣州、平山等地。
四子明信,被封为通训大夫、侍郎,故称侍郎公派,他的儿孙主要分布在高兴、延安等地。
明氏后代世代在朝鲜半岛居住,至今已繁衍出8万余人,遍布韩国、朝鲜各地。
寻根祭祖在重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通信交通条件的改善,韩国的明氏后代相互间的联系不断加强。
1973年,他们成立了明氏大宗会,并且开启了到中国的寻根之旅。
事有凑巧,1982年,明玉珍的陵寝在重庆江北区江北嘴被发现,自此睿陵重见天日。
10年后,一个叫明在律的韩国釜山商人来到中国,在考察洽谈时总是打听明玉珍的遗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番寻找后,他终于查证到重庆曾出土过有关明玉珍的文物。
于是他立即赶到重庆,凭借一本《西蜀延安明氏细云洞一家便览》族谱和外事部门的协助,明在律终于找到了明玉珍陵墓——睿陵。
找到祖先的明氏大宗会成员更是热血沸腾。
1993年,他们在韩国京畿道坡州郡修建了占地1800平方米的"大夏太祖明玉珍皇帝景慕祠",内设雕像和纪念碑。
1995年,明氏大宗会出版了《明氏始祖大夏太祖明玉珍皇帝史迹》一书,并修订发行了《明氏大同谱》。
重庆方面对此也相当重视,1995年初,重庆市拨款10万,重新整修了"明玉珍墓陈列馆"。
1995年4月21日,明玉珍墓陈列馆门前灯笼高挂,馆内烛烟燎绕。
韩国明氏宗亲会成员终于组团来到重庆,找到他们祖先浴血奋战、建功立业的地方,并以传统形式进行祭祖。
数百年来,明氏后裔寻根祭祖的夙愿,终在此时得以完成。
2001年,韩国明氏大宗会将明玉珍去世之日农历2月6日定为祭祖日,从此每年都要组团到重庆祭祖。
而大夏国在重庆南岸开凿的一尊弥勒佛,高大巍峨,俯视着山城重庆,历数百年至今犹存,也见证着明氏子孙的回归。
匆匆六百余年,明玉珍的后人从流落异国的浪子变成了在朝鲜半岛扎下深根的居民,然而对于先祖追思的这份血脉羁绊却一直都在。
他们来到重庆祭祖的同时,也关注着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相关部门商议捐助和投资之事。
他们的到来,不仅增进了中韩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还促进了重庆与韩国的民间文化交流,为两地的友好交往开启了一扇从古代通往现代的大门。
文/蓝风烛尘
参考文献:
[1]吴俊琰,埋骨重庆的夏国皇帝和他的韩国后人们,重庆与世界,2015(03);
[2]试论明玉珍在重庆建立的大夏政权,黎邦正,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79(12).
北京出境游首发团玩得如何?游客描摹手账记录美好旅程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潘福达刚结束五天四晚的新加坡之旅,回到家中的宋飏没闲着,这个周末一直在整理照片和剪辑视频,旅行手账也做了好几页。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旅行!2月11日晚,接受记者采访
(环境)神州大地春来早(2)早春时节,各地春花开放生机勃勃。2月11日,游客在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樱花园景区赏花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周杨东摄)2月11日,游客在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樱花园景区乘坐观光小火
VisualStudioCode下CC开发环境的配置及使用1。下载并安装mingww64编译器工具集知识产权协议允许以教育培训为目的向学生或受众进行免费引用,展示或者讲述,无须取得作者同意。不允许以电子纸质出版为目的进行摘抄或改编。1。1
甘肃电投集团生产经营首月实现开门红2023年1月,甘肃电投集团以开局就是决战的必胜信心,开足马力,抓生产保供应抓建设赶进度抓项目扩投资,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5。71完成发电量3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
二十张引起世界关注的历史照片多年来,照片捕捉到的瞬间令人惊叹地描绘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饱受战争蹂躏的城市景观到标志性的名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一切,这些照片可以深刻地感动和发人深省。所有这些图像时间凝固的历史小
浙江文旅观察春节档能带动电影院回暖吗?春节假期,某地影院检票口排长队张清直摄中新网杭州2月12日电题浙江文旅观察春节档能带动电影院回暖吗?记者童笑雨2023年的春节档,很火爆,很热闹。据国家电影专资办统计,整个春节假期
在实干与行动中开新局蒙古能源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记事新春开班,在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古能源)上下回荡着这样一种声音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行动是最有力的证明!一个产业要发展到什么程度,才足以成为一座城市的标签?从无中生有到有中生
万科佛山公司总经理常乐这个级别干了很多年新调任的地方不好干运营商财经网孙彩霞文1月30日,万科对多个区域城市总经理进行人事调整。据悉,这是继春节前深圳东莞换将后,万科南方区域年后迎来的更大范围的人事调整,主要集中在佛山惠州厦门三大城市其中
被人遗忘的安徽小县城,距南京并不远,实在是退休后养老的好地方头条创作挑战赛安徽的古村落,如画般映入了眼帘,从此在心底,也留下了美丽的影子,很多徽派的建筑,还完好地保存着,古老的房屋,见证了历史,立在了流逝的岁月里,神圣又庄严。从南京出发,自
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因何被称为困龙之地,使很多帝王躲着走?也许你看完了下面的几个典故,就会明白了。在河北省邢台市的广宗县,境内地势平衍,土壤沙质,古代堆积成丘,又名沙丘。现在遗存有一个长150米,宽70米的沙丘。这就是著名的沙丘平台。据史
你听说过吗?西安有个地方洒金子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传说中洒金子的地方。先听听民间传说故事。民间版本一唐书玄宗本纪中记载的一件奇闻异事,就是玄宗皇帝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唐玄宗年间,国力旺盛,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