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湘江科学城正式落地
11月8日,省自然资源厅今天举行的湘江科学城规划工作新闻通气会透露,湘江科学城依托自然山水格局,规划布局形成 "一轴两带六组团八片区" 的空间格局。
规划显示,湘江科学城选址充分借鉴北京怀柔、上海张江、深圳光明、东莞松山湖、苏州太湖等科学城规划建设经验,将湘江科学城选址于湘江西岸科创走廊,临湘江西岸,北起长芷高速,南到白云路、沪昆高铁、九昭东路;西至黄桥大道、伏林大道、杏花路,东临潇湘大道, 面积约145.5平方公里。
"一轴"为依托科创大道(万家丽路西延线),打造东西向延展的科创主轴;
"两带"为沿湘江、潭州大道、河西快线形成科教产融合创新带,于长潭西高速以西,从智能网联片区至湘潭大学城形成高精尖产业创新带;
"六组团"为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区、科教融合示范区、前沿科学创新区、产研融合创新区、成果转化区、战略产业聚集区;
"八片区"为智能网联片、观音港科技孵化中心、湘江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大学科创港、总部创新中心、兴隆湖创新中心、国际人才小镇、科技展示交流中心。
在科创基础方面,划定的湘江科学城北临长沙高新区、岳麓山大科城和洋湖总部基地,南含湘潭九华经开区,周边科创资源密集。
在交通区位方面,范围内有长潭西高速、长韶娄高速、潭州大道、潇湘大道等公路交通,已有湘潭北站高铁站及在建的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与规划的长衡城际铁路,交通便捷、对外通达,对周边区域带动性强。
就这个规划说4点,第四点最重要:
1.大手笔规划、高规格推进,省自然资源厅亲自操刀,省级会议审议,湘江科学城对标的是北京怀柔、上海张江、深圳光明、东莞松山湖等科学城,定位还是很高端的;而且省里来推进,能调动的资源,显然要强于市里,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2.这个规划周期会比较长,预计是10年起步。因为规划面积很大,绝大部分地方还是处女地,远离主城,产业导入,人口导入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湖大、师大、湘大这些高校的新校区,还有一些科研院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湘江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还不一定能够批下来。
3.对楼市来说,利好大王山北、利好东山湾,为片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新的支撑,新的故事,新的前景,当然这个利好不是立竿见影的利好,马上房价就上涨,而是长期的润养。至于科学城内部的房子,目前还没有影子,而且本身也太偏,要等配套起来之后才会开发住宅。
4.如果现在要买房,承接湘江科学城的利好,务必记住三个原则,靠近 湘江、靠近地铁3号线、靠近主城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