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宝宝还不会开口说话,或是表达能力不强,无法准确表达,如何发现孩子听力存在问题呢? 因此这需要家长平时仔细留意观察宝宝的听觉行为,一般来说,正常的足月儿宝宝,出生后24小时后,就会声音的刺激做出反应;出生后3个月的宝宝,对他人说话感兴趣,会盯着别人说话;出生后6个月的宝宝会主动寻找声源。如果家长在平时的育儿过程中发现,3个月对于突然的巨响,如:雷电,或爆炸声,没有丝毫反应;6个月的宝宝对对辨识度强的声源不感兴趣,或是不会探寻;1周岁以后的宝宝,对于家人讲的话完全无法理解;还有大龄宝宝看电视时,声音开得特别响;与他们说话时,声音特别重,反应迟钝,或是总听不清楚他们的说话,要求他人重复,这些种种迹象表明,宝宝的听力可能出现问题了。 因为宝宝的听力关系到他们的语言和智力发育,还关系到他们的终身幸福,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做专业的、全面的、系统的诊查,以免错过听力障碍诊治的最佳时期。毕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其实,《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规定,每位宝宝出生后6-48小时内需进行客观性的听力筛查,初步判断宝宝出生时是否有听力障碍。因此,一般来说,在医院出生的宝宝,出生后医生会对宝宝做一次专业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初筛不通过的宝宝,会进一步检查;宝宝出生42天之内,对初筛不合格、初筛"可疑"、或是即便初筛合格,因有听力障碍家族史以及存有高危因素的宝宝,均会再次筛查;42天复查仍未通过的宝宝,在3个月左右再次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和详细的听力评估。这是最专业、最及时发现宝宝是否存在听力问题的。 睿爸,公卫医师,多年来从事育儿科普工作,欢迎关注@睿爸育儿 头条号,问题咨询可以下方留言或私信! Hello亲爱的宝爸宝妈,蜜桃姐姐来咯! 越早发现和处理孩子的听力损失,它的影响就越小。 当耳朵的任何部分不能正常工作时,就会发生听力损失。每1000名儿童中就有1到3名有听力损失。此外,每1000名年龄在3至17岁的儿童中就有5名有轻度至重度的听力损失。如果怀疑孩子有听力问题,马上去看医生。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可以进行听力测试。如果他们确实有问题,而且发现得足够早,他们仍然能发展出和听力正常的孩子一样的沟通和社交技能。孩子们对声音有什么反应 了解不同年龄的孩子对声音的反应有助于认识听力问题。出生三个月 -听到大声的声音就吓一跳 -与人交谈时保持安静或微笑 -似乎能听出爸爸妈妈的声音,哭的时候会安静下来4至6个月 -让眼睛朝着声音的方向移动 -回应声音的变化 -注意能发出声音的玩具 -注意音乐7至12个月 -喜欢像躲猫猫这样的游戏 -转向声音的方向 -倾听别人说话 -识别常用单词 -开始回复请求("过来""还要吗?")1 - 2岁 -被问到的时候指着身体的几个部位 -遵循简单的命令("挥手"、"亲亲") -理解简单的问题("妈妈在哪里?") -听简单的故事,歌曲和押韵 -指书中的图片 如果在回顾了这些里程碑之后有顾虑,可以和医生谈谈听力评估。儿童的听力损失发生得越早,它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就越严重。同样地,越早发现和解决孩子的听力损失,它的影响可能就越小。测试听力的时间 大多数医院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开始进行听力检查。筛查很简单,没有痛苦,而且只持续几分钟。如果宝宝没有通过医院的听力检查,需要进行更彻底的检查。 儿童听力下降会有以下情况: -语言和言语发育迟缓 -讲话不清楚 -用电子设备会提高音量 -不听从指示 -经常说"啊?" -经常不响应保护耳朵 家长需要尽早开始保护孩子的听力。应该为孩子练习和模仿安全的倾听行为。在嘈杂的活动中,如音乐会和除草时,要戴上耳朵保护装置。让孩子们习惯在嘈杂的地方戴耳塞。 在购买任何玩具之前,都要注意听。孩子们倾向于把玩具紧紧地贴在头上,这使得玩具的声音更大,对听力不好。当孩子长大后,和他们谈谈如何保护他们的听力。 不知道各位宝爸宝妈关于这个问题有什么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进行留言哦~蜜桃姐姐等着你!ღ( ´・ᴗ・` )比心 既然觉得孩子听力有问题了,一般在家做的测试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担心了,还是去医院检查比较靠谱,普通听力检测和脑干听力检测。 新生儿听力筛查不通过并不等于听力一定有问题,前面说到初筛不通过率是15%-20%,而真正听力有问题的只有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也就是说我们听力初筛不通过的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小孩听力是正常的,所以,新手爸爸妈妈们不用那么紧张。 判断孩子听力不通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耳声发射它会受小孩子状态的影响,如果小孩子不安静也会检查不通过,另外就是新生儿耳朵里面不干净,有些羊水、胎粪也会被检查不通过的,还有就是操作者如果不熟悉的话也会不通过。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仪器的效准不正常也会不通过,或者周边环境噪音太大筛查也不容易通过,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筛查的结果。筛查不通过不等于小朋友听力真的有问题,所以家长也不用太担心,当然,在筛查不通过的孩子里面就肯定包括听力真的有问题的,比如先天性、遗传性的因素,耳朵里面有一些病变,中耳的病变,内耳的病变,脑干的病变等等,也是影响听力筛查通过的一些因素。因此听力筛查不通过,还是要进行听力的复筛,复筛不通过就要进行听力学诊断,才能最终确定小孩听力是否有问题。 正常的足月儿宝宝,出生后24小时后,就会声音的刺激做出反应;出生后3个月的宝宝,对他人说话感兴趣,会盯着别人说话;出生后6个月的宝宝会主动寻找声源。如果家长在平时的育儿过程中发现,3个月对于突然的巨响,如:雷电,或爆炸声,没有丝毫反应;6个月的宝宝对对辨识度强的声源不感兴趣,或是不会探寻;1周岁以后的宝宝,对于家人讲的话完全无法理解;还有大龄宝宝看电视时,声音开得特别响;与他们说话时,声音特别重,反应迟钝,或是总听不清楚他们的说话,要求他人重复,这些种种迹象表明,宝宝的听力可能出现问题了。 平时生活中经常听不到电话铃声或门铃声,常常把电视机的音量开得很大,经常需要别人重复刚说过的话,需要靠近讲话者才能听的清楚,辨别声音方向有困难等,都是听力听力有问题的表现。对于听力,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 您好如何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出生之后48小时以内都会做听力筛查的,会告诉您听力筛查有没有过关,如果没通过后期会复查,复查两次都没通过会做一系列的检查,最终会确定听损情况。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如果在0-6月发现宝宝有以下的问题,应首先考虑听力问题:1.听到突然的巨大的声响没有受惊,乱动哭或其他反应2.不能自如地模仿周围的声音3.不会被噪音吵醒4.不会把头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一旦发现或怀疑孩子听力有问题,一定尽快去医院耳科进行听力测试,明确诊断,越早诊断出来,越早对他的听力障碍进行干预,如药物治疗,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言语培训等等,将来的言语发育就越有可能接近正常。 新生儿听力筛查不通过并不等于听力一定有问题,前面说到初筛不通过率是15%-20%,而真正听力有问题的只有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也就是说我们听力初筛不通过的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小孩听力是正常的,所以,新手爸爸妈妈们不用那么紧张。 判断孩子听力不通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耳声发射它会受小孩子状态的影响,如果小孩子不安静也会检查不通过,另外就是新生儿耳朵里面不干净,有些羊水、胎粪也会被检查不通过的,还有就是操作者如果不熟悉的话也会不通过。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仪器的效准不正常也会不通过,或者周边环境噪音太大筛查也不容易通过,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筛查的结果。筛查不通过不等于小朋友听力真的有问题,所以家长也不用太担心,当然,在筛查不通过的孩子里面就肯定包括听力真的有问题的,比如先天性、遗传性的因素,耳朵里面有一些病变,中耳的病变,内耳的病变,脑干的病变等等,也是影响听力筛查通过的一些因素。因此听力筛查不通过,还是要进行听力的复筛,复筛不通过就要进行听力学诊断,才能最终确定小孩听力是否有问题。 您好! 您可以按照正常儿童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行为表现进行自我评定。如未观察到相应的行为表现,则需考虑孩子是否存在听力方面的问题。 1.一个月:眨眼,惊醒,听到声音停止动作。 2.两个月:跟他讲他有反应,睡觉时听到大声能醒,对突如其来的声音能有所觉察,如静下来,不笑不动等。 3.三个月:开始能侧耳听声,对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表情,眼镜与头部有偏向声音的定位意识。 4.四个月:头部开始能转向声源方向,两眼能转到同一方向。 5.五个月:对叫他有反应,能够辨别出母亲的声音。 6.五到六个月:头部能迅速地转向声源。 7.六到七个月:看电视换节目时有反应,如静下来眨眼睛等。 8.七到八个月:对动物的叫声有反应,开始能注意到雨声,车声,能听懂一些话,如说再见等,他能招手等。 9.九到十二个月:会叫妈妈,头能转向下面,或侧面寻找声源,对他唱歌会手舞足蹈。 10.一到1.5岁:能按成人简单的指示行动,当父母说孩子身上的某些部位,如鼻子,小嘴等,名词时他已会指点。 11.1.5到两岁会说一些话,并能转头自如地寻找声源。 12.2到3岁:能明白物品功能,能听懂许多的词语,如跳,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