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疫情统计数据出来了!2022年11月15日,全国31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报告确诊病例1568例,无症状感染者18491例,总计全国本土感染人数已经突破了2万大关,说明在冬季的气候影响下,以及新冠变体的传播力增强的情况下,我国的疫情目前仍然处于上升的态势当中。 今日国家公布了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二十条",给我们对于结束疫情的更多期许和盼望,但也引发了很多朋友的担忧。这样的担心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也不必过分紧张,新二十条措施,其实都是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研判,对进一步如何科学精准防疫,避免资源浪费的一种改进和指导,并不是"完全躺平",如果能够真正的执行到位,疫情防控的负担会大大减轻,而疫情扩散的风险也并不大。 面对疫情数据的上升趋势,以及各地正在逐步实施的新防疫措施,很多朋友关心目前流行变异株的毒力变化情况和致死率等问题。对此张伯礼院士也发声指出,从病毒进化的趋势来看,病毒毒力变弱的概率还是很大的。而从一些相关的数据来看,近期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虽然传播力更强了,但其引发重症以及死亡的几率确实大大降低了。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高风险人群,即使病毒毒力变弱,也有可能因为病毒的感染而导致出现重症风险,而在目前的疫情形势下,这些人群就是应该值得注意的重点人群。 哪些人群应该注意呢?以下2类人群,就是应该特别警惕的重点人群。 首先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同时合并有长期患病史的高龄老年人,是新冠感染后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这类老年朋友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再加上新冠病毒的侵袭,体内的免疫力也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因此更容易激发严重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更大的健康风险。香港卫生署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年底至今的新冠死亡病例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占比高达70%以上,而有长期患病史的人群比例高达91%。 第二类人群则是有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的人群。这类人群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有基因突变及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这种情况不分年龄,属于先天性的疾病问题;另一种则是罹患免疫性疾病问题的朋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HIV等系统性免疫疾病问题,这些疾病会破坏自身的免疫系统。这类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也是值得特别注意的风险人群,由于免疫力的下降,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弱,也是导致重症风险的高危人群。 这两类人群的风险除了感染后身体抵抗力弱以外,目前一些新型的冠状病毒变体,对治疗重症的抗体类药物产生免疫逃逸,也是另外的一个风险。研究表明,目前在欧美流行的BQ.1变异株以及在新加坡等地出现流行的XBB变体,都使得原来的抗体药物效果大大下降,在重症治疗方面,可能会出现"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 对于上述的高风险人群,如何尽量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保护好自身的健康和安全呢?给大家提出3点小建议,供大家参考。 首先当然还是要做好自我防护。避免感染,不感染,当然就避免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而发展重症,严重损害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的最佳方法。因此,对于老年朋友,特别是有相关基础病的老年人,以及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群,都应该更积极地做好个人防护,日常生活中戴口罩,尽量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封闭场所,养成勤洗手,室内勤通风的健康好习惯,都能够有助于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 其次,还是要强调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关于这一点,先来看香港卫生署的一组统计数据,2021年底至今,香港共有因感染新冠死亡的病例有10336例,平均年龄为86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高达95%,而在所有的死亡病例中,未接种疫苗的占比高达68%,其中70岁到79岁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死亡率为4.61,80岁以上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死亡率高达14.78%,而接种4剂疫苗满14天的老年人,70岁到79岁的死亡率仅为万分之三,80岁以上的死亡率也下降到了0.65%。 这组数据告诉我们,接种疫苗能够有效地起到保护作用,大幅减少新冠感染重症的重症风险和死亡率,因此,有条件不存在接种禁忌的人群,都应该适时的接种新冠疫苗,对于保护自身健康,减少重症风险,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点想说的是自身相关疾病的控制和免疫力的保护。对于前述的两类高风险人群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本身有长期慢性病的人群,慢性病的控制不良,与新冠感染一样,都是损害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避免感染的同时,还是应该强调积极地调控好自身的相关疾病问题,只有做好了自身基础疾病的控制,免疫系统才能够更有余力来对抗新冠病毒,减少新冠病毒感染后的重症风险。 身体条件允许的朋友,也建议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适度地加强运动锻炼,运动能够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如果还能够保持充足的睡眠,做好健康饮食,戒烟限酒等方面的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对于改善和挑战身体的免疫力,也都是很有帮助的。 无论如何,希望我们的疫情防控能够进一步做到精准科学,我们的生活也能够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也能够尽量少地受到影响,而高风险重点人群,也能够做好自我保护,尽量减少感染和重症的风险,如果能够做好这些,疫情还有什么可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