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成熟端庄,是观众对她的第一印象。 吕中是国家一级演员,又是出身于卧虎藏龙的北京人艺。 多年来,她经常以"母亲"的形象出现在大荧幕上,被观众所熟知。 从《本地媳妇外地郎》中幽默风趣的"万奶奶",到《在一起》中重症患者江浩的母亲"许清如"。 她用精湛的演技,认真塑造每一个角色,被称为"妈妈专业户"。 吕中一生塑造出无数经典角色,可以说是事业上的"人生赢家"。 让她最骄傲的却并不是她的作品,而是她的一双儿女和儿媳,女儿如今更是成为国人的骄傲。 吕中的父母都是话剧演员,她从小受父母影响,对表演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她每周最期待的,是放假后能被父母带去剧院玩耍。 看着舞台上那些身着华服、头戴珠翠的演员,吕中的双眼都是发光的。 她时常幻想着,有天自己也能站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高中毕业后,吕中进入河北省话剧院演员培训班。 之间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她,将导师指导的每一个点都反复推敲。 在表演的世界里,她仿佛感受不到累。 很快,吕中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上台表演的机会。 虽然分到的角色是一名老太太,对风华正茂的她来讲难度颇大,可她却不以为然。 没有化妆师的她,自己在后台摸索着该如何画才能像一位老人。 她本想画一些褶皱在脸上,却不曾想弄巧成拙,将脸画的和大花猫一样。 等她上场表扬后,台下的观众们都被她的妆容逗得捧腹大笑。 她一时间感到不知所措,硬着头皮表演完后,灰溜溜地跑下舞台。 跌倒后只会不断磨炼变得更强,面对众人的嘲笑,吕中并没有介意。 她每天给自己多加了一项任务,除练习表演外,就连化妆她也要去认真地学。 1959年,她跟随着社团从河北前往北京演出。 她在化妆间后出门准备上场,在后台等待时看到一个十分熟悉的身影。 吕中仔细瞪大眼睛查看,想要看清楚对方是谁。 没想到对方正好捕捉到她的目光,也开始直勾勾地盯着她看。 直到导演来提醒吕中该上场表演了,才打断了两人对视的目光。 表演完,吕中回到化妆间准备卸下妆容,脑海中还是那个男人的身影。 可她完全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男人。 这件事情随着团队回到河北而不了了之,但两人之间的缘分却是刚刚开始。 1961年,社团领导让吕中去拿话剧《雷雨》的剧本。 "你去找人艺的吴桂苓就行,台本应该在他那里。" 吕中带着任务前去北京,当他见到吴桂苓时,不经意捂住嘴巴笑了起来。 "我们两年前见过面,我总看你有些熟悉,但就是想不起来你是谁。" 吴桂苓听完后,称自己也有这种感觉。 细聊后才知道,两人是小学同学。 得知彼此身份后,他们刚见面时的那种拘谨和扭捏也烟消云散。 吕中在北京待了几天后,也该告别吴桂苓,回到河北。 她心中充满着不舍,这是人生中难得遇见的知己。 只可惜这次有正事在身,她不得不回去。 吴桂苓对她也是念念不舍,两人在车站约定后要写信联系对方,并互相留了地址。 回到河北后的一年时间,吕中和吴桂苓之间写了无数封信。 虽然因为工作的原因,他们并没有见面的机会,但书信却是从未断过。 情愫在这些积累的信封里产生,不知不觉他们已经当了一年的"笔友"。 吴桂苓想着这样写信下去也不是回事,便打算直接去吕中家拜访她的父母。 他没有提前和吕中讲,直奔吕中家里。 手拿着大包小包的礼品,再加上紧张又激动的心情,他开门后直接对着吕中父母喊:"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吕中的男朋友,希望你们把她嫁给我。" 父母被眼前小伙的这番话逗乐,问清楚小伙家的情况后,吕中父母对他们的感情表示支持。 吕中则在一旁看着笑话,只恨没有摄影机将那一刻记录下来。 1963年,两人正式在北京登记结婚。 本以为他们会享受新婚燕尔,可吕中在婚后第三天便回河北的单位工作,丈夫吴桂苓也回到北京人艺。 虽然分居两地,但每逢放假的时候,他们还是会坐上火车去看望彼此。 吕中再回想起那段时光,也不经意间感叹:"那时候我们俩赚的工资,都贡献给铁道部了。" 他们见少离多的日子持续了10年,直到1973年才彻底结束分居生活。 在此期间,吕中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取名吴兵,女儿取名吴青。 由于工作的原因,她和丈夫都无法照顾孩子,导致孩子从小被寄养在外公外婆家里。 1973年,吕中工作调动,被调到北京人艺。 她和丈夫终于结束了分居,而且同在一个单位的他们以后也能经常相见。 初来乍到的吕中并不想依靠丈夫。 可是,那时人艺规定凡是刚报道的艺人,无论曾经的资历有多深,在这里统统被当做新人对待。 也就是说,吕中只能从基层开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来争取更多的角色。 她对此并没有任何怨言,反而很乐意重新开始扎实基础。 只是这样一来,只能是委屈了孩子,好在两个孩子都非常懂事,对母亲也给予理解和鼓励。 姐弟俩自记事起,就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外婆能歌善舞,外公有极强的绘画天赋,这些才艺丰富了两个孩子的童年生活。 每逢周末时,父母也会回来看望他们。 吕中会让孩子们总结一周发生的事情,然后耐心听孩子们说完之后再给予奖励或批评。 两个孩子也很乐意向她倾诉,将自己的情绪分享给母亲,来换取母亲的关心。 吕中也能通过孩子们分享的事情,更加了解孩子。 有次儿子吴兵并没有和母亲分享心事,当被母亲问起时,他也只是找其他借口,试图逃避母亲的问答。 这让吕中心里不是滋味儿,她坚信儿子一定是遇到了难以启齿的困难。 随后,她开始耐心劝导儿子:"妈妈以前也觉得很多事情可以一笑而过,可时间久了发现,很多事情就算你不想再去面对,可那件事依然存在,你要学会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问题。" 在吕中的耐心劝导下,儿子终于松了口:"这周我被同学们嘲笑说爸妈不要我了,我太生气了,就和骂我的那个人打了一架。" 听儿子说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吕中虽然生气,但她知道事情的本质并不是在于儿子。 她走上前抱住儿子,抚摸着他的头说道:"等过段时间爸爸妈妈送你上下学,再带你去看一场电影好不好?" 吴兵听完后,之前不开心的情绪瞬间烟消云散。 虽然这些能抚平孩子心中的情绪,可却解决不了事情的根本。 于是,吕中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将重心从事业向家庭倾斜。 随后,他们将孩子从外公外婆家接了回来。 吕中适当减少演出,来陪伴两个孩子。 大女儿吴青的性格沉稳,经常在卧室里抱着书静静地看,这让吕中感觉到心安。 她唯一担心的就是小儿子,不仅喜欢调皮捣蛋,还经常和学校的一些同学,引得对方家长找上门来。 为此她只能严厉呵斥儿子,并让儿子写下保证书,发誓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可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会有孩子家长找上门来。 吕中意识到,这可能是她从小没有陪伴在孩子身边,导致孩子心中有所缺陷。 她想办法尽可能去弥补、陪伴孩子,甚至在演出时也会将孩子带到剧场。 吕中没想到的是,正是自己的这一决定,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吴兵跟母亲来到剧场后,被安排在台下安静看排练演出。 他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青年,慷慨激昂、情绪饱满地说着台词,心内感受到极大震撼。 吴兵不由得幻想自己站在舞台上,举止洒脱的表演。 一整场演出下来,他愣是一动没动,全神贯注地看着舞台。 吕中因为表演,并没有太在意儿子在台下的行为。 等她排练结束后,有同事凑上前来和她说道:"你儿子真乖啊吕姐,我家孩子要是像你家一样听话就好了。" 这句话听得吕中满头雾水,她急忙赶到台前,看见儿子仍全神贯注地盯着舞台。 她走到儿子身边,问儿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吴兵抱住母亲,说道:"妈,我也想学表演,我也想和你一样站在舞台上。" 对于儿子的这番话,吕中内心是拒绝的。 回到家后,她和丈夫吴桂苓讲了这件事。 本以为丈夫会和自己站在一边,没想到丈夫却完全支持儿子的想法。 "孩子想做什么你就让他去尝试下,万一他真有这方面的天赋呢?你自己也说了,他那么闹腾一个人,看戏的时候安静安静的。" 吕中听完丈夫的话后犹豫一下,可还是不想让孩子学习表演。 在她心里,孩子随便找一个工作,都比在演艺圈摸爬滚打要好。 吴桂苓拗不过妻子,决定和妻子一起劝说儿子。 夫妻俩轮番上阵,换来的却是儿子搬去外婆家不愿回来。 吕中看孩子如此倔强,也决定和儿子"冷战"一段时间,让他知难而退。 没想到的是,吴兵的性格比吕中还要倔,竟整整一个月没有回家看过。 吕中见状实在控制不住情绪,回娘家就要教训这个不听话的孩子。 她直接推开吴兵房间的门,大声质问:"不让你学表演,你还想上天是不是?小白眼狼。" 看着母亲如此生气,吴兵不紧不慢的说出了心里话:"以前我想被你们关注、约束,想体会被爱的感觉,可那时候你们都忙工作;现在我长大有自己了想法,想去做喜欢的事情,你们却又站出来约束我,否定我。" 吕中被这番话直击心灵,她也深刻了解自己所犯的错误。 于是,她不再干涉儿子的选择,让他勇敢去追求梦想。 儿子吴兵为梦想开始努力,女儿吴青也在努力向梦想一步步靠近。 吴青和弟弟吴兵不同,她是个十分沉稳的人,同时对一些新鲜事物也充满着好奇。 只因小时候看到过有关航空的相关报道,她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上学时经常查阅一些相关的课外书,甚至上大学时也毫不犹豫选择航空专业。 吴青将学业当做人生中的乐趣,每天孜孜不倦的接受着新的知识。 毕业后,她因为无法直接报考相关部门,转身参军等待下一个机会。 磨炼几年后,她被分配到航空部门工作。 如今她不仅是一名军官,更是有着专业经验的航空专家。 而她弟弟吴兵的人生,也逐渐走上正轨。 吴兵在得到家人的同意后,开始全身心投入表演事业。 随后,他考上北电管理系制片专业。 吴兵逐渐感受到相对于演员来讲,他对导演作品的兴趣更加浓厚。 毕业后他选择留校,并仰仗着自身的能力和才华,逐渐成为了北电副教授。 这些年来,他也曾导演过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拿到的奖项也是数不胜数。 2002年,吴兵导演的爱情作品《苦茶香》上映后,在影视圈激起波澜。 他也凭借着这部作品,斩获第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新人导演奖、评委会奖,且拿下了第二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座提名。 往后的日子里,他也凭借着《十月围城》《致命追击》等作品,巩固在影视圈的地位。 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爱情也逐渐开始开花。 何琳是一名女演员,和吴兵在拍摄过程中日久生情,最终走到了一起。 结婚之后,何琳生下一个女儿。 新生命的诞生,也为这个家增添了一份新的色彩。 何琳本想调理好身子后继续拍戏,丈夫吴兵也知道妻子有多么爱拍戏。 可当她刚投入工作时,婆婆吕中却因为哮喘病住院,公公也被查出来患有糖尿病。 大女儿吴青因为工作原因,无法经常回家看望父母,照顾父母的责任全部落在了儿子身上。 吕中看着儿子儿媳为自己忙前忙后,急忙劝说:"我和你爸就是年龄大了,你们该忙就去忙,孩子放心让我们照顾。" 何琳见状,主动提出在家照顾两位老人。 "爸妈你们年纪都大了,身边没有人看着不行。让阿兵去忙他的,我在家陪着你们。" 如此孝顺的儿媳,让吕中心里感觉到热泪盈眶。 往后的日子里何琳代替丈夫,承担起照顾公婆的责任。 何琳每天除了给两位老人做饭洗衣外,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每次都累到满头大汗,整个人的脸色也比之前憔悴很多。 吕中最终在儿媳的照顾下出院。 出院那天,她紧紧握着何琳的手不愿放开。 到家后,她以"亲自照顾老伴"为由,让何琳继续回归演艺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她知道不能因为自己,耽误了儿媳热爱的工作。 吕中对着身旁的吴桂苓碎碎念:"你照顾了我大半生,现在该还我来照顾你了。" 她将医生叮嘱糖尿病的注意事项,全部记在随身带的本子上。 还记载着什么时间该吃什么药,和一天都做了哪些事情。 吕中甚至查阅了相关食谱,为老伴量身定制适合他吃的饭菜。 在吕中的照顾下,吴桂苓的身体日渐硬朗起来。 2016年,吴桂苓的情况再次恶化,在家人们的陪同下送往医院抢救。 经过数小时的抢救后,没能抢救回来,陪伴吕中大半个世纪的吴桂苓,最终还是离开了她。 吕中那段时间郁郁寡欢,儿媳何琳放下工作陪伴在她的身边。 带着她看话剧、听音乐会,还会带她去旅游散心。 在儿子和儿媳的引导下,吕中逐渐走出丧偶的悲伤。 有时候,吕中还会将自身的表演经验传授给儿媳,何琳也会讲述自己在剧组发生的奇闻乐事。 婆媳两人相处完全像好姐妹,吴兵看到后也十分欣慰。 如今,吕中已经淡出演艺圈,在家全身心看着孙女。 她用一生的时间去演绎了无数经典角色,而她的儿女们也都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 儿子吴兵是圈内有名的编导,近几年创造出不少优秀作品。 儿媳何琳除了是敬业的演员外,对吕中来讲更是胜似母女的亲情。 何琳用爱和温暖,照顾着婆婆吕中,照顾着这个家庭。 每当吕中提起儿子和儿媳的时候,脸上都会充满着骄傲。 而她的大女儿何琳,不仅是她的骄傲,更是国人的骄傲。 她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吕中为艺术表演穷其一生,每个被她演绎出的角色都饱含色彩。 如今她退居一线,在儿子儿媳的陪伴下,享受着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