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精美散文大地玉米

  【开篇语】 八月初上,陇右天水南乡地区的玉米成熟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坡上坡下,山梁地垄,一大片一大片,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庄稼地里,似一队队即将接受检阅的士兵,顶着烈日雄赳赳,气昂昂,笔直高大,威风凛凛。深秋季节,几场秋雨过后,扬过花,抽过穗的玉米秆,一个个挺着大肚子,孕育着粗大饱满的玉米宝宝,等待秋收后颗粒归仓。
  细雨天气,刚上班不久,老家亲戚打来电话,说从菜园子里掰了几个嫩玉米,捎在村里的班车上,让我记着去取。忙完手中的活,匆匆赶到车站,乡村道路遇雨天开得慢,本该早到的车,一直等到快下班才到。从司机手里接过沉甸甸的半袋玉米棒子,一股浓浓的泥土气息迎面扑来,我彷佛嗅到了甜玉米刚被煮熟后,从锅里热气腾腾捞出时,散发的那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晚上回到家,我急忙搬来电饭锅,剥了满满一锅。水沸了,玉米在锅里翻腾着,仿佛要把锅盖要顶飞。入秋的天气,夜幕降临得早,拿筷子翻了一遍锅,顺手披了一件上衣来到窗前。秋凉了,困顿了整整一个夏天的人们,禁不住秋风的拍拂,早早熄灯没了声响。闻着锅里散发出来的阵阵香味儿,我漫无目的地向远处张望,窗外,远处隐隐约约的街灯,一明一暗,让我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往事随风,儿时的点点滴滴,零零碎碎,记忆犹新,无意间带我进入童年跟玉米有关的片段,让我内心充满无限的幸福、愉悦和欣慰……
  在农村老家,几乎家家都种玉米,三月底送粪翻地,四月中旬整地覆膜,五月初放苗施肥,六月上旬打岔匀苗,等到了初秋季节,坡上坡下,山头川地,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苗子,一大片一大片,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庄稼地里,似一队队即将接受检阅的士兵,顶着烈日雄赳赳,气昂昂,笔直高大,威风凛凛。
  入秋后,经过两场秋雨的浇灌,扬过花,抽过穗的玉米秆,一个个挺着大肚子,孕育着粗大饱满的玉米宝宝,等待秋收后颗粒归仓。
  我家每年都要种半分地的玉米,春分一过,母亲便一个人忙前忙后地准备。等到春播的时候到了,如果恰逢周末,我们姊妹三人就在母亲的指点下,洒粪、挖地、整地、下种、覆膜……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忙前忙后。如果没有人帮忙,母亲就和邻居结伴播种,今天给这家种,明天给那家种,后天又挨到我家。在紧促短暂的播种时间里,母亲在合作搭伴的方式下,忙忙碌碌地播种完了玉米。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早上母亲就到地里放苗子。母亲说苗子要及时放,迟了会烧死,早了怕晒死,必须透过薄薄的塑料地膜,慢慢弹去膜内蒸发积攒的水珠子,然后看苗子的大小。如果过了节气,芽还没有发出来,种子不是被烧死了,就是被虫害吃了,那样就要重新补点种子,来保证苗子出得齐,长得匀,秋收时才会"磨镰不误砍柴工"。
  补点种子大有学问,不像人们想得那么简单。因为误了节气,直接把玉米粒点在空缺处,就是等一月,它也不会发出芽来。母亲在播种之前,早就挑拣出一碗多的圆润饱满的种子留着,半月后发现出芽不齐,赶紧用温凉水泡上,观察到种子即将破皮而出,倒去水,晾到柔干的程度,再拌上适量的老鼠药。
  到地里补点前,母亲提前准备一个塑料袋,一根铁锨把粗,四五十公分长,头部削尖的棍子,一行一行找出缺苗位置,先用尖棍子钻个二三十公分深的洞,手套塑料袋,选两三粒种子放进洞里,再在塑料地膜表面覆上薄薄一层土,几天后种子破土而出,很快便长得和其他苗子一样,肥壮结实,迎风而立。
  在随后的日子里,母亲几乎每天都到地里去拔草,等到苗子漫过脚踝,再一棵一棵地匀苗、施肥、壅土,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照料,百般呵护。到了金秋七月,漫山遍野的麦子熟了,到处一片黄澄澄的丰收景象,此时玉米秆也长得高大挺拔,亭亭玉立,钻进地里几乎把人淹没。
  记得有一年傍晚,大人们收拾完自家麦垛都相继回家。天上明晃晃的月亮又大又圆,照得全村格外亮清,远处群山如黛,山头上一排排的树木隐约可见,近处麦场周围的玉米地,整整齐齐,亮晶晶一片。
  吃过晚饭,我们相约准时聚在麦场,伙伴们先玩了一阵打土仗,累了,就和女孩子混在一起玩"藏娃娃",隔壁家的梅梅和我家崖底下住的芳兰,被分到我的一组,我们从八点多不知疲倦地玩到半夜时分,到散场回家的时候,大伙发现她俩不见了,我们就绕着麦垛、附近菜园子和玉米地喊叫:"梅梅、芳兰,你们在哪里?梅梅、芳兰,你们在哪里,我们要回家了……"我们沿着场院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她俩,大伙想着可能她俩早已回家了,让我偷偷去看一下,半路恰逢她们的父母搭伴来接,听到两人不见了,想着秋季野物多,是不是被晚上出来活动的野物叼走了,就急忙发动村里的人找。
  村里人分成几队,打着手电筒沿着村里村外,临近山坡,隔壁村子找。附近村里的人听到喊叫,问清缘由后也帮忙寻找。从前半夜找到凌晨两点多还没找到人,她俩的母亲就坐在路上号啕大哭,大伙们害怕了,把责任全推到我身上,说她俩和我一组,我没有照看好人,父亲过来照着我脸上,就是两巴掌,打得我歪歪咧咧,满眼冒金花,一个趔趄差点摔倒。我晚上耍乏了,加上害怕,站在人群中一急昏了过去,模模糊糊地听到母亲喊叫,村里人也埋怨父亲咋能和孩子计较哩。后半夜天凉,丝丝冷风直钻骨头,我沉沉地睡了过去,梦中还都是打土仗、找人的情节,脑海里全然没有一刻停息的画面。
  第二天醒来,已经临近中午。我口干头疼,浑身酸软,连一点活动的力气都没有。我知道自己一定是感冒了,又想起晚上的事,缩在被窝里吓得不敢喘大气。母亲进屋看到我醒了,一边骂我贪玩,一边心疼地喂药,还冲了满满一碗鸡蛋让我吃。我半闭着眼睛,推脱着不吃,母亲看到我感冒得厉害,就抱起我喂饭,同时说她俩找到了,让我不要害怕,完了又不免警告我,今后再不能深更半夜疯跑,小心鬼把你拉走。我知道那是母亲吓唬我的话,吃完了鸡蛋,我又美美睡了一觉,傍晚时分感觉清醒了许多,就下地走动。
  在门口碰上玩伴小刚,听他说,昨晚她俩是在麦场边的玉米地里找到的,当晚我们玩"藏娃娃"太晚了,她俩累了,天太黑又不敢回家,趁着再次藏身的空当,两人用场边的麦件,在玉米行间搭了个"小帐篷",然后缩在里面不知不觉睡着了。俩人相依睡得太死,生长茂盛、密不透风的玉米秆起了隔音的作用,大人们的喊叫全然没有听见。后半夜天冷了,露水太大把她俩冻醒后,才被大人们发现。
  那天晚上,她俩肯定是免不掉家里一顿狠揍了。在以后的玩耍中,有了上次教训,我们一致谢绝女孩子参加,但是过了不久,我们把教训抛在脑后,忘得一干二净,零零续续又混在一起玩耍,这也算是童年与玉米有关的一件趣事了。如今偶尔想起,感到既可笑又怀念,童年时光是美好的,特别是有了那些让人一生中能够时常想起的情景,还有那些能够时常挂念的人和事,我们的人生还寂寞吗?
  其实,与玉米有关的童年趣事还有很多,除了以上一段小插曲外,还有许许多多难以释怀的琐碎记忆,在此,就让我再挑拣一二娓娓道来。在农村老家里,依稀记得各家各户的麦子全部拉到麦场,大概就到了七月底,在麦场里晒几天后,就开始碾场。碾场对大人小孩来说,都是一件兴奋喜悦的事情。大人们的兴奋是因为辛苦了一年的庄稼,经过一番烈日酷暑的劳作后,丰收在望,终于可以颗粒归仓了。孩子们的兴奋,那就是与玩耍和偷着煮玉米、烧玉米有关的事了。
  近年来,农村生活条件好,只要麦子收到场里,顾不得休息,农民人便用打麦机(脱粒机)三下五除二收拾回家。如果通往麦地的道路宽敞平坦,地理条件相对更好一点的,直接叫来收割机,割麦、脱粒全在一顿饭的工夫搞定,省力、省时又省工。但在那个年代,割麦、拉麦全靠劳力,碾麦更是一场浩大的工程,往往一个麦场的所有农户联合起来,今天一户,明天一家,挨上谁家,大家都齐上阵帮忙。从摊场、碾场、翻场、挑草、扬场、装拉麦袋,需要花费整整一天的时间。
  每当这时,我们天天跟在大人后面,抱麦件、用杈挑麦草、跑腿取东西,等拖拉机师傅碾完一个来回晒场的空当,我们便在麦场里翻跟斗,滚圈圈,相互之间扔麦草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从场周围的玉米地里,偷偷掰几个还未熟透的玉米,趁着拖拉机师傅加完水休息的机会,把收拾干净的玉米放进水箱里,等到师傅碾完下一场返回时,再偷偷从水箱里夹出煮熟的玉米,躲在麦垛后面,美美地饱餐一顿。
  八十年代中后期,农村使用的都是手扶拖拉机,油箱水箱在头部,为了降温散热,水箱体积设计的比较大,里面一次放四五个玉米都能装下,放取也方便。碾场时费水费油,产生的热量又多,半个小时就能煮熟一箱玉米,一个来回下来就要加水。不像现在都是四轮拖拉机,油箱和水箱都在头盖子下面,散热系统比较好,耗水量也小,所以不能在里面煮东西。
  在水箱里煮东西,并不是我们孩子们的发明创造,在那个年代,师傅们出远门常在里面煮鸡蛋、洋芋来充饥。每到碾场时,师傅需要回家取东西或零部件,三伏的天气酷暑炎热,大人们懒得动弹,便打发我们这些"毛调子"跑腿,好处就是给我们煮玉米,我们也乐意接受,一趟回来,顺路掰几个玉米棒子,既解馋又解饿。
  在我们农村,当时虽然家家户户都不太富裕,但从玉米地里掰几个棒子算不上什么大事,只要不糟蹋庄稼,他们是不会追究的,就算你掰的时候被主人发现,最多也是吓唬几句。大人们碍于面子不愿去做,就打发我们去做,有时我们掰回来了,他们表面上骂几句,等到煮熟了,却抢着和我们分享美味。
  在此,请读者们不要误会,那个年代的农民人思想都很纯洁,千万别与"偷"字结合。其实,农民人的包容、朴实和善良,也就表现在这方面,不像现在的势利年代,瓜田李下,些微动作,就被渲染得淋漓尽致,一棒子把人打死。当时的那种香啊甜啊,别提多诱人,多陶醉,多令人神往,简直能把人的心都馋出肚皮来。往往是一个玉米棒子从头到尾都啃秃了,还要把表面的汁水也吸个精光,最后不忘抹抹嘴巴,把粘在指头缝和嘴角周围的玉米渣也吃个干净,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玉米棒子咋就那么香,那么有味儿。如今,我们天天大米白面,鸡鸭鱼肉,却老是提不起胃口,找不出食欲,完全没有了当年一个玉米棒子带来的精神和劲头。
  收完麦子,接下来就是晒麦耕地,总之一天到晚就是闲不下身来。在人们忙忙碌碌的劳作中,秋的脚步不知不觉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八月份的天气,还是炎热得厉害,这时的坡上坡下,田间地头,除了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景象,替而代之的,还是成块充满生机活力、碧翠如茵的绿色。此时,成片成片的洋芋蔓上,缀满了白的、粉红的或蓝色的小花;鼓着圆圆大肚皮的豆角,要把长长的支架压垮撑破似的,你挤我,我挨你,挂满枝梢。
  然而,最让农民人感到高兴的,还是要数玉米了,你看一排排一列列高大挺拔的玉米秆,整齐地站立在一垄垄的塑料膜上,头上插满了漂亮的"翎子",身上挂满了又大又鼓的玉米棒,棒子前端肥硕结实的小脑袋,在玉米叶子的遮挡下,还是经不住阳光雨露的滋润诱惑,早早地脱去层层包裹的美丽的绿衣裳,涨着金黄色的圆嘟嘟的笑脸,睁大眼睛,顽皮地观察着农民人来来往往的一举一动,尽情地享受着每一天的快乐与开心,惬意与幸福。
  离开学还要一段时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地里也没有多少活让我们可干。但我们不像现在的孩子,整天呆在家里看电视玩游戏,况且那时村里只有一两台电视机,白天人家忙活不好意思去,一般都是晚上挤在院子里看。九十年代初期,村子里大多数人家里还喂养着牲口,不是马、骡子、驴,就是大黄牛。
  我家地少,父亲工作忙不常回家,我们姊妹三人也都在上学,平时只有母亲一个劳力,所以没有养牲口,每到耕地种麦时都花钱请人帮忙。就这样的生活状况,母亲还是喂了十几只鸡和一头大肥猪,为了减轻母亲的劳动量,我们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假,每天都要帮母亲挑(拣)猪草。
  家里我最小,其它活干不了,就只能天天挎个篓子,跟在稍大点的孩子后面,满山遍野地挑草。这活我也乐意干,毕竟这样不用天天拘束在家里吃闲饭,更不用从外面疯上半天回来,还要挨家里一顿教训。另外每天出去,还有更大的好处诱惑着我,年少的我何乐而不为?
  平日里我贪睡,每天早上起床,还来不及洗脸,邻居伙伴就叫我赶紧走。我胡乱抓把脸,背上一片馍,挎上父亲特意量身为我编制的塑料篮子,慌里慌张就往出跑。待我气喘吁吁赶到坡底,他们早已赶着自家的牲口,爬上山坡悠闲地歇脚。如果赶不上他们,我也不急,顺着山坡两边的庄稼地,抓紧时间挑猪草。
  割完麦的地里,一般没有好猪草,洋芋地里我个子小,缠在里面挑起来裹脚,平时总是钻进玉米地里,顺着空行子往里挑。玉米地里雨水养分足,密密麻麻的叶子,遮挡住了烈日的暴晒,草长得格外旺盛。苦苣、芨芨菜、马刺杆、野棉花叶、茴菜、车前草、野麦蒿……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菜,种类繁多,长得比麦茬地和地埂边的草嫩,我几乎每天不用费吹灰之力,从早上八点挑到九点多,下午三点挑到四点多,就会挑满满两篓子猪草。
  到吃饭的时候,沿路又捎带着挑一些,瓷噔噔地压满篮子,几乎都没有了放手提的空间。在剩下的时间里,我们总是跟在大孩子后面,疯了似的胡跑乱玩,或者和我年龄相仿的伙伴,不是满山遍坡追逐着打土仗、藏娃娃,或在山坡上的树林子里,摘剩余的毛桃、硷子、杏、石枣、面梨、酸啾啾吃,就是上树掏雀,下河摸鱼,偶尔到附近苹果园,或某家人房背后的梨树上,摘几个酸酸涩涩,还流着绿汁尚未熟透的果子吃。在挑猪草的这段日子里,我们既放纵了自己的玩欲,又满足了自己贪婪的口福。但这些不是我们孩子们的主要节目,让我们最着迷、最留恋的活动,就是和大孩子们偷着烧洋芋、玉米棒子吃。
  每天下午四点多,吃饱了草的牲口,拖着沉甸甸的大肥肚,迈着悠闲的步子,三头一堆,五头一群,挤在一起或窃窃私语,或相互嬉戏,或漫山遍野地结伴晃悠。在斜阳余辉的映照下,身后拖着长长的影子,显得格外怡然自得,洒脱悠闲。这时大孩子们把我们分成四组,一组打发到附近林子里捡干树枝,顺便铲回几堆风干了的牲口粪;一组负责到山头的洋芋地里刨几窝洋芋;一组到坡底的玉米地里,掰回一些熟透的玉米棒子;最后一组负责照看满坡散布的牲口,严防贪嘴的驴或骡子吃了人家庄稼,或趁主人不在撒欢跑丢了。他们则选个比较避风向阳的地方,或在地旮旯挖个坑,或在崖边的角落掏个洞,把刨回来的洋芋埋在坑里,上面架起干树枝,点起火,等黑烟冒过后,再把玉米棒子用准备好的铁火钩,挑在大火上烤。遇上柴多人少时,火太大,玉米棒子一不小心烤得乌黑,远远闻起来有一股浓浓的焦油味,但我们照样吃得津津有味,狼吞虎咽。遇上柴少人多时,玉米棒子烤得半生半熟,咬上去一股子白水,甜里带着厚重的面腥味,我们也照吃不误,似十年八辈子吃了一顿大肉,或似叫花子遇上了燕窝海参、大鱼大肉般,样子既可笑又狼狈。
  依稀记得,上一二年级时,每次我的任务是看牲口,我从小瘦弱,遇上调皮的小骡子小毛驴,或是发情的大马驹,任我满山满坡追赶,就是追不上,就算追上了也不敢靠近,远远扔上两块土疙瘩,能赶回群便罢,若赶不回群,还得回去搬救兵帮忙。
  稍大一些后,我的任务换成了拾柴禾,捡干牛粪,偶尔也打发出去刨洋芋掰玉米,我打小不喜欢吃洋芋,每次只要玉米棒子吃,有时大家分的吃不过瘾,回家趁做晚饭的机会,还要再烧一个解解馋。到我上了初中的时候,已经发展成野外活动的主力军,有时烤玉米洋芋吃腻了,心里不满足,便组织一帮人下河捉鱼,完了这个偷偷从家里拿上锅,那个偷偷从家里带些油盐酱醋,把锅支在山上炸鱼吃。
  还记得有一年天旱,我们拿着铁锨,把不太宽的河,用树枝和生地埂闸了一条又高又宽的坝,我们拿着脸盆、水桶捉了好多好多鱼,一次吃不完,又不敢拿回家,就藏起来吃了好几天,最后坏掉扔了的都要多半桶子。
  最让我们自豪的是,那次闸的河,竟使下游两三天没淌水,上游好多洋芋玉米地被水淹了,后来人们才发现原因,我们也便成了附近几个村子公认的"捣包蛋",一直到前几年我工作了,偶尔回老家转亲戚,乡邻们提起那事,还连连唏嘘为之叹服。以上提及的事,全当陈年烂蓖麻破谷子的故事了。但说句实在话,当年我们不知道就咋那么馋,那么空肠,那么顽皮啊!
  太阳一升一落,白昼过去,夜晚来临了。月亮一出一没,黑夜过去,新的一天又将到来。当孩子们还沉浸在烧玉米棒子带给自己内心愉悦快乐的同时,秋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偷偷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开学了,孩子们不得不收敛起玩疯了的心,极不情愿地上学去,山坡上也暂时失去了往日的喧闹,偶尔几头老黄牛在山坡上"哞哞"地转悠,却早已不见了青烟裹山头的嬉戏景象,此时人们又忙碌着准备农具,再次向满山遍坡的玉米挥镰"开战"。
  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时,玉米熟了,叶子黄了,秸秆也如一位年少无知的孩童,经过风风雨雨的锤炼,显得深谙世事,老练精干。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尽情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彰显自己青春的无穷魅力。哗啦啦…哗啦啦…又是一阵秋风吹过,挂满棒子的玉米秆,迎风摆动,急不可耐地期待着农人挥镰收获。
  云朵奔涌着,把一缕缕七彩光线尽情地倾洒在玉米地上,似月光形成的一道道水流或者瀑布,远远望去犹如万千条美丽的弧线,在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田野上,溅起片片素雅柔美的白光。薄薄的雾霭,淡淡的清幽,素净无尘,清凉微漾,宛如一片漂亮的乳汁融聚的月光湖,给人一种温馨、恬静和幸福的感觉。
  转眼间,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来临,鸟儿低旋在玉米上空歌唱,玉米和人们仿佛一起进入晨光。于是,各家各户磨快了镰刀,拉上架子车,背上背篼,挎上篮子,迫不及待的来到自家的玉米地里,经过一番挥汗如雨的劳作后,大片大片的玉米倒伏在地上呻吟着,泛着热气、绿汁和青草味道,摞满田间地头,装满驴车马车,然后一趟连着一趟,高高兴兴地运回家里,撒满房前屋后,堆满厅堂院落。
  在接下来的日子,不等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准玉米棒子晒干,人们便坐在棒子堆前,一边拉着家常,聊着收成的好坏,一边剥去玉米身上层层包裹的漂亮外衣,只留三四个或四五个叶瓣,方便后面结辫上架。几天以后,人们眼前成堆的准玉米棒子逐渐减少,替而代之的是露着黄澄澄、金灿灿饱满颗粒的玉米棒子。满脸喜悦的农民人,又从房屋背后搬出马鞍式或三角架式的玉米架子,找个庭院里通风敞亮的角落支起来,然后把一个个脱去外衣的玉米棒子,三个一把、五个一簇,顺着架子上的钢丝绳,一个挨着一个、一簇挤着一簇,攒成金光闪闪,光芒四射的玉米串。
  半夜三更,为了严防老鼠顺着架腿爬上去,偷吃玉米,还不忘在腿脚根部,绕上一圈特别棘手的马刺杆草,或用塑料纸围一个五六十公分长的绑腿。虽然预防工作很扎实,也难免滑嘴利齿的老鼠,偷偷摸摸爬上架子,咬得玉米屑在架子下面到处都是。如果某户人家的玉米棒子少,他们便顺势挂在房前屋后的槐树、梨树或杏树杈上,或者直接架在院落周围的砖墙上,既省力又实际。此时,村庄便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顺着山坡地头和树木空隙远远望去,村庄被一绺一绺的金黄点缀,别是一番西北农村独特的秋收景致。
  万物成熟,硕果累累。五彩斑斓、美丽迷人的深秋,是春华秋实收获幸福的季节,带给人们的更是心情的愉悦和丰收的喜庆,富含诗情画意和浓厚的北国风味,美不胜收,令人如痴如醉。带着恋恋不舍和无法释然的情感,清凉醉人的金秋转眼过去了。
  数周之后,一场白皙透亮的鹅毛雪花,在人们期待的眸子里轻轻洒洒地漫天飘过,冬的脚步不知不觉来临了。玉米攒静默在小院里,紧紧偎依着村庄,偶尔也在冬日的阳光下轻轻地打着盹儿。更多的时候,却像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在暖洋洋的阳光抚慰下,蹴在庭院门口或墙院角落,披着金色外衣,头戴织满"寿"字的黄绸缎帽,注视着乡村,温暖却不失生气。
  几场更大的雪花飘过,那些金黄醇厚的玉米攒被雪花完全覆盖,与山川大地房屋树木融为一体,尽情地谱写着冬日的恋歌,优美恬静、凝重缜密,犹如潺潺流水般掠过人们的心底,深含疼爱与怜悯,被如影随形的热情强烈地包围起来,欲罢不能。尤其是雪化后,雪水顺着玉米棒子流下来,结成锥形的冰棒棒和冰凌子。偶尔淘气的孩子走过来,用手轻轻地捅下来,唆在嘴里品尝,或是摔在地上,让它碎成一片一片,总能换来许多一惊一乍的笑声,却不小心惊起了躲在玉米架背后贪嘴的麻雀,扑啦啦一声,便飞得无影无踪,没了痕迹。
  经过整整一个冬季的沉静之后,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气温逐渐回暖,玉米攒也就走过了冬眠的终点。离下地还早的农民人,把成串的玉米摘下来,坐在火辣辣的热炕上,一个棒子一个棒子地搓下玉米粒,然后摊在院子里,晒干后装进口袋,放入库房。等到用的时候拿出一两袋,磨成酥滑细腻的玉米面,做成馓饭、搅团、拌汤、锅塌馍、玉米粥等花样繁多、香甜美味的食物。香气顺着橱窗窜出院落,穿过房前屋后、场院树林,并在袅袅炊烟的陪伴下,香透了整个村落。
  特别是到了"二月二"、"五月五"等农历节日,我们装上几缸子精心挑选的玉米粒,拿上柴禾、糖精、布袋子,来到村头的东明家,架起爆米花机,随着"砰——砰——"的爆米花声响起,全村都弥漫着浓浓的爆米花香,节日的欢快喜气,立即在孩子们的幸福笑声中荡漾开来。
  在那个生活条件还不太富裕的年代,也许在孩子们浅显的认识里,在玉米地里的玩耍、烧玉米棒子、爆米花等简单的事情,就是我们最大的生活乐趣,也是童年生活中记忆最深刻的生活细节。但是,玉米对于乡村的大人们来说,却有着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从四季轮回、春播秋收,再到三餐充饥、养家糊口,无不包含着对生存的丝丝敬畏。那一垛垛高大结实的玉米串,一个个丰润饱满的玉米棒子,里面不知浸透着多少汗水和付出。
  岁月如梭,时光似箭。恍然间,往事如烟,越来越淡,越来越依稀,但生活的味道越发厚重有味。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的乡亲们,面带金黄黝黑的笑容,行走在田间地头,辛勤地劳作,默默地耕耘。再苦的日子,有了玉米这些农作物的交替成熟和丰收,生活就有了滋味和盼头,生命也在这零星琐碎的感动中,越过越瓷实,越过越踏实、幸福……
  站在窗前,我还在回忆着一个个与玉米有关的童年往事,电饭锅"噗哧噗哧"掀起盖子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回过头,我看到水已经漫出锅沿,流得桌面到处都是,我赶紧拔去电源,用抹布擦去桌子上的水,再用筷子翻动了一下玉米,顺便小心翼翼地捡起一个尝了几粒,玉米已经熟透了。
  返到客厅,我收拾完东西,再次来到窗前张望,夜已深了,蛐蛐也合上喉咙回家睡了,天空中除了月光似流水,轻轻地照在远处的群山,近处的楼塔之外。我打开窗户,邀清风与明月一同来家里做客,然后轻轻地关上窗户,把它们热情地招待,留它们今夜与我做伴,共同分享生活的幸福与快乐,直到天荒地老……
  〔作者简介〕白尚礼,甘肃天水人。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获得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天水市秦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泥土的声音》《泥土的味道》等。其中,《秦州皮影戏(节选)》入编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课本——《艺术百花园》。部分作品编选《华夏散文经典》《中国散文精华》《中国当代散文作品精选100家》《中国美文:21世纪十年精品选编》等。
  来源:原创作品,推荐发布!
  编发: @读书与人生​

上海交大启用张江科学园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宣布启用张江科学园。2016年,上海交大积极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快创新型大学及科研机构向张江集聚的号召,经反复论证千万粉网红白冰首曝结婚生子!娇妻貌美不输女星,为一岁儿子庆生饿了吗?戳右边关注我们,每天给您送上最新出炉的娱乐硬核大餐!11月6日晚上,知名网红白冰首次官宣结婚生子的喜讯,他自曝儿子已经一岁了,娇妻也出镜拍了全家福,一家三口颜值都非常高,此中年男人宁可戒酒也不要用这4种方式喝酒,坏习惯伤身,早知早改不少中年人也没什么坏习惯,但是在喝酒这件事上,让他戒酒那可以说是要他半条命了。不过喝酒这个事嘛,只要能控制,每天随便喝个小半杯我觉得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必须要喝的是纯粮酒,这样才不干货整理8种运动产后恢复最佳方式,辣妈必备头条创作挑战赛干货整理产后最佳的运动恢复方法8种辣妈必备本文原创,禁止携带复制,违者必究!导读以前的观念是,产后一个月内尽量休息,甚至不要下床活动,但现在比较新的说法是,越早进行运读额尔古纳河右岸,带你了解鄂温克人不一样的原生态森林餐桌头条创作挑战赛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使我们了解到了大兴安岭原始深林深处的美景和游牧民族鄂温克族的民俗文化,同时,也感受到了鄂温克族原生态的美食文化。稀有的食材和原始的烹饪手法,烹制出的10月新能源车销量排名特斯拉打不过比亚迪,埃安进前五不久前,乘联会公布了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其中比亚迪再次以巨大的优势领跑全场,同时很多自主品牌车企也在10月份迎来增长,成功进入到榜单前10的位置。NO1比亚迪销量217518全锦赛许昕逆转获胜,31击败广东队好手,上海队有望夺冠各位乒乓球友好,我是乒谈。11月6日,乒乓球全国锦标赛展开男团冠军争夺,许昕樊振东领军的上海队迎战林高远周启豪领军的广东队,前两盘双方战成一比一,第三盘由许昕出战,迎战广东的李艺杰两岁五个月,断奶期的娃告诉我,妈妈我喜欢你娃的口腔溃疡才被我发现,在前两三天就有了征兆。前几天,我给她吃乳酸菌的时候他不小心咬了嘴,后面一天擦嘴的时候,哭着说好疼啊,之后的一天,吃东西不敢张嘴巴,所有东西一点点的吃,嘴巴红山东首富王者归来!铝价暴跌下,南山铝业表现耀眼截止目前,国内主要上市公司均已经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不出所料的是绝大多数公司都没有逃脱业绩下滑的命运。尤其是在铝行业,由于今年三季度铝价大跌,叠加煤炭价格高位运行,毫无疑问让包50多户的秦岭终南山犁辕坪村,如今只剩下2个修行人和1户养蜂人头条创作挑战赛1男主人轻轻揭开了第58号蜂箱,准备把刚刚从树上收回来的这个新蜂群,放到里面去。用更专业的养蜂术语讲,这个环节叫做过箱。有经验的蜂农知道,过箱时可利用蜜蜂恋脾的习性,泾水流长(南山乱侃)一hr从小,映明就喜欢一个人跑到河岸,不管是夏天涨河后踩着那刚刚能浮得住人的胶泥块,还是冬天迎着那割肉般的西北风,河滩总是那么地吸引着他。不知道是岸边那丫字多几个叉叉像字一样的延伸
一路狂飙!济源文旅抢客大战首战告捷,旅游市场春意浓彰显强劲复苏力顶端新闻记者赵珊珊刚刚过去的周末,济源王屋山景区热度高涨!在气温大回暖模式下,王屋山迎来新一批省外旅游团400多人。游客畅游于奇峰峻岭中,尽享春光无限,大赞济源风光好。实际上,自2MOSS两三年内就会出现?周鸿祎强人工智能拐点已至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孙冰全国两会报道有调查才能有发言权。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继续连任的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通过大量一线调研,形成了三份提案,即关于以产研协同和开放生态模式推小米13国际版比国内贵3000,国外用户买单吗?外媒的评价让人意外过去,高价的国外品牌和奢侈品在国内市场倾销,甚至受到国内消费者的疯狂抢购,比如每次新iPhone发售,苹果线下门店就会排起长队。反观国产品牌和国货却要以低价的标签去撬动海外市场,说满员起飞!国内首条直飞苏梅岛航线成都起飞复航来源红星新闻网3月5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航空获悉,暂停三年后,成都直飞苏梅岛航线今日正式复航,苏梅岛航线由空客A319机型每周日执飞,航班号为EU2807,预计于14点45分从成健身房心率系统,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图片来源智奇科技心率系统到底是不是智商税?有人说心率系统让健身房变得更酷更有科技感更好玩!这样有利于获客与用户留存!如果这样去理解心率系统,那它一定是智商税。可如果它是智商税,品牌新研究人类骑马最早证据可追溯到约5000年前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人类何时开始骑马?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从大约5000年前的人类骨骼遗骸中发现迄今已知最早的骑马证据。这是2023年2月2023中国现代公共服务发展指数66。2哪座城市的公共服务最好?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调查小康杂志中国现代发展研究中心受访者信息男性受访者占比49。3,女性受访者占比50。7,60后受访者占比17。6,70后受访者占比20。2,80后受访者占比2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揭晓!山东82岁物理爷爷上榜,网友看过他的直播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3月4日晚播出年度人物揭晓他们是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熺在获奖银发知播群体中,82岁的退休电工教人口负增长对劳动力供给影响如何?人社部回应我国仍是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北京报道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2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架好海南桥梁联通两个市场海南日报特派记者陈蔚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3月6日,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感动彤话颁奖感动中国2022年度十大人物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在介绍这一权威奖项前,我们也总结一下2022年度感动彤话奖项。2022年对于中国人民是不平凡的一年,大疫第三年,每个人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