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师长进入隧道休息,忽然发现情况不对对面山坡有大片帐篷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我军大踏步插入敌人后方,以至于频繁出现了双方小部队突然遭遇的情况。
我38军114师师长翟仲禹率师部进入一处铁路隧道休息时,却意外闯入了美军军营。
他即令附近的114师342团前来救援,却没想到靠路过的113团3营击退了美军。
抗美援朝38军为雪耻大胆穿插敌后,副军长带队的114师意外失联
我们许多人都知道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里提到著名的松骨峰阻击战,而此战的背景就是二次战役中38军大胆穿插作战[1]。
38军就是原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1948年底更名为第38军后下辖112、113和114三个师。之后该军参加平津战役并南下广东、云南,直到1950年才在时任军长梁兴初的带领下回到东北并入朝[2]。
要说第38军作为当时我13兵团的头等主力,出国打击美帝自然也应该给全军做个很好的典范。
然而1950年10月第一次战役打响后,由于112师误信了有关美军黑人团的情报停止前进导致韩军第8师逃跑。虽然随后112师在飞虎山对敌人进行了英勇阻击,但是没能围住敌人主力导致全军都被志愿军司令部狠狠骂了一顿。
抗美援朝
双方首次交战之后敌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我志愿军主力已经入朝,所以志愿军总部命令112师主动放弃飞虎山引诱敌人大踏步北进。
果然敌指挥官麦克阿瑟命令西线美军第八集团军继续分散北上,各部队之间逐渐产生了很大的间隙。
11月25日彭老总见敌人已经形成多路孤军深入之势,下令中朝联军发起反击的第二次战役。
不过此时敌多国联军达到22万,而我军投入的一线作战兵力不过24万人,略有优势。彭老总的战略意图是先吃掉德川和宁远两地的韩军,然后38军和42军前往价川、三所里切断西线敌军的退路。
38军开始进攻后只用了一天时间112师就占领了德川,切断了韩国第7师的退路;作为主力的113师负责左翼迂回,顺利插进了第7、第8师的接合部。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发现自己的左翼已经不复存在,急令部队马上转头向南回撤。
抗美援朝
我军意图将敌军合围在在清川江南北地区,可这时三所里方向还有个缺口。
接下来我38军113师只用了18个小时前进了72.5公里,在28日的早7点到达指定位置抢占了有利地形。不但抢在对手前面5分钟占领了三所里,同时又攻占了龙源里高地彻底堵住敌南逃之路。
但此时军长梁兴初却并不高兴,反而因迟迟联系不上114师大发雷霆。
因为29日敌人已经开始全线退却,军隅里、价川地域的美第9军正分别从三所里、龙源里向顺川突围。位于顺川的美军骑兵第1师和位于平壤的英军第29旅正北上接应,彭德怀因此特别指示114师应迅速向113师靠拢。
而此时的114师师长翟仲禹和跟随该师一起行动的副军长江拥辉正因为电台故障,而向价川快速进军与急需支援的龙源里越来越远[3]。
翟仲禹
而事实上114师下属三个团也已经在快速奔袭中拉开了距离,这也是逃避美军强大空中打击的无奈做法。
他们进抵价川北面的屏障阳站时遭遇土耳其的一个营加一个工兵连,消灭该敌后休息时电台终于修好了。
他们终于得到了军指火速向三所里和龙源里前进,与苦苦支撑的113师汇合作战的命令。
而此时龙源里的部分美军已经开始向西边的兴龙里突围,114师部急忙命令各部队迅速行动。
抗美援朝进铁路隧道却闯入敌军营,师部遭遇危机342团全力支援
到了11月30日天还没有放亮时,翟仲禹带领师部人员已经连续前进了三天。不但所有人员都非常疲惫,而且翟仲禹也认识到要马上找到隐蔽处以免成为美军飞机的活靶。
当他们来到麻洞附近时,翟仲禹用望远镜看到了前面有一个铁路隧道。由于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朝鲜大部分铁路设施就遭到损毁,所以该处铁路隧道根本就不会有火车通过,非常安全。
可进入隧道后竟然发现那已经成了敌人溃兵的临时兵营,不过其完全没有警觉被我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我114师指警卫连毫不费力将这些敌人俘虏,只是分出人手看管他们后兵力变得更加紧张。
翟仲禹和江拥辉商量之后马上下令师部在铁路隧道里安顿下来,同时迅速布置电话线同附近的部队取得联系。
朝鲜
然而翟仲禹还是留了个心眼儿,天稍微放亮时他一个人出了隧道去附近侦察。他这一出来不要紧,猛然间发现对面山坡上有一大片黑色帐篷。显然这不可能是我军部队赶来安营扎寨,也不可能是朝鲜普通民众那只能是敌人。
翟仲禹顿时大吃一惊,几小时前由于天黑再加上赶路心切,居然没有发现自己和这么一大群敌人近在咫尺。
现在天色已经放亮,贸然离开隧道转移一定会遭到敌人空地联合打击。眼下只能是和敌人比速度抢先构筑防御工事,并寻找其他部队来共同作战。
更让翟仲禹感到忧虑的是对面的敌人并没有睡大觉,他们一行人进入隧道也被美军哨兵看得非常清楚。
于是在翟仲禹返回隧道让所有人马上做好战斗准备时,100多美军士兵分成两翼开始向隧道发动进攻。
构筑防御工事
很快美军飞机也接到了地面部队的请求,开始在隧道附近投弹。
有个参谋劝翟仲禹和江拥辉先行撤离,由他们设法拖住敌人。但翟仲禹告诉大家只要坚持一会儿这些人就会撤走,江拥辉也安慰那个参谋说:
"敌人已是惊弓之鸟,他们是没有胆量决战的。你们只要把电话、电台保护好,不要耽误指挥联络就算尽职尽责。"
副军长和师长都临危不乱,稳定了师部所有人的情绪从而沉着应战。
可此时114师师部除警卫连外就只有机关人员,即便所有人都拿着枪还是显得势单力薄。
战场
翟仲禹和江拥辉商量之后决定派副师长宋文洪带着通讯设备到附近山上,一面侦察敌情一面设法联系附近部队。
幸好经过一番努力,342团终于同114师师部恢复了通讯。可是342团政委王丕礼刚刚和师长翟仲禹说上话,美军飞机就出现在该团驻地上空。
王丕礼和通讯员赶紧手疾眼快地提着电话机冲出了作为团部的木屋,随即木屋就被击中而燃起大火。
王丕礼根本顾不上后怕,明白了师部此时遭遇危机后火速赶到该团二营,命令营长姚玉荣以最快速度去营救师部。
营长姚玉荣也是一位老革命,可接到马上支援师部的命令后却有所犹豫。
江拥辉
原来虽然在地图上显示他们离此时离114师师部所在的铁路隧道只有四公里,但却需要翻越一座大山。而此时美军已经发现这一片的我军部队,数十架战机不断地进行轰炸和扫射。
二营如果此时贸然出击,有可能在路上就被美军飞机所消灭。
但是此时事态非常紧急,姚玉荣命令二营分成四路纵队行军;不要理会美军飞机轰炸和地面敌人的阻击,一定要在半个小时内赶到114师师部。
也许是他们大张旗鼓行军的队形迷惑了敌人,二营在行动过程中只遭遇了一架美军飞机攻击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
抗美援朝113师一个营主动参战解围成功,三个师各部打破建制联合作战
在翟仲禹和江拥辉望眼欲穿等待342团派来的援兵时,突然一支志愿军部队从另一方向赶来。
经过询问后翟仲禹这才知道该部是营长赵吉祥带领的113师337团三营,他们在龙源里击溃一部分敌军后试图将其全歼。哪知道敌人乘坐汽车不顾一切地南逃,三营官兵使出了全部力气还是未能拦住。
此时他们正奉命向团部归建,听到了附近这一片有枪声就赶了过来。江拥辉兴奋地说:"你们来得正好,我这里没兵你们马上攻击敌人"。
虽然该部不归114师管辖,但是迅速投入了战斗。
这一支美军部队果然如翟仲禹预料,之前遭受过我军严重打击已经没什么士气;本以为攻击我师部能捡个便宜,却不料被337团3营打了个措手不及。
抗美援朝
当342团2营风尘仆仆地赶到时却发现枪声早已停止,姚玉荣营长暗叫"不妙",却看到337团3营正在打扫战场。翟仲禹马上命令342团2营和337团3营一起并肩作战,攻下对面已经被美军控制的火车站。
此时正憋了一口气的2营自然嗷嗷叫着投入战斗,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全歼了火车站的敌人。
神奇的是在当天晚些时候112师副师长李忠信带着336团一部赶了过来,江拥辉副军长高兴地对他说:"你来得正好,就在这里听我指挥吧!"
此时敌机又开始在隧道口扔炸弹了,江拥辉让李忠信利用俘虏摆布板阻止敌机轰炸。
李忠信竟然真的说服一个美军通信兵把随身带的防空联络布板摆在洞口,敌机果然不再投弹114师师部彻底转危为安。
抗美援朝
江拥辉很快得知当天凌晨112师指挥机关插到涧洞时,师长杨大易带着10多个人同样与一股南逃的敌人相遇。当时112师连警卫连也派出去同335团一起战斗了,杨大易此时真的成了"光杆司令"。
幸亏侦察科长魏德才是号兵出身,他主动爬到一棵大树上竟然听到了113师338团的冲锋号声。魏德才大喜过望,忙在树上吹军号询问他们在哪里。
经过号音联络后该团做预备队的一个连立即跑了过来,成功化解了112师指挥所的危机。
而112师334团3营当天早上插到药水站时同团部失去了联系却遇见了李忠信副师长,李忠信马上下令:"你们就归我直接指挥吧!"
334团主力在向西穿插时,遇到了经过此地的114师342团由营长孙洪道指挥的一个营。两支部队马上形成统一指挥,很快就消灭了几百敌人。
抗美援朝
几乎同一时间112师335团的两个连消灭了敌人4辆炮车,正寻找主力时,在葛岘里地区遇到了113师庞坦直参谋长。
他们主动过来请战说:"首长快给我们下命令吧,咱们都是为了消灭美国鬼子。"
庞坦直参谋长非常感动,战后专门给335团范天恩团长写了封感谢信,高度赞扬了战士们的战斗积极性。
可以说38军在战斗中团结一体、互相支援,也是能战胜强大敌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抗美援朝38军大胜获"万岁军"称号,指战员主动请战是我军成功秘诀
当天38军113师335团3连在松骨峰方向,337团在更南的书堂站方向构筑了对敌人的阻击阵地。
经过近三天的激烈的战斗,敌军最终被迫丢弃了大量的重装备从小路逃往安州方向。我军共歼灭了敌韩军第7师和土耳其旅大部,给予美军第2师歼灭性打击,重创美骑兵第1师和第25师。
敌军共被消灭3.6万余人且大部分是美军,此战役也成为朝鲜战场最重要的转折点。
38军此战一举成名,彭德怀兴奋地给该军发来有"38军万岁,人民志愿军万岁"的祝贺电报。
彭德怀
不过这一战我方官兵同样经历苦战,多少年后江拥辉回忆当时的战场说:
"炮弹、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的爆炸声在峡谷内回响不息,敌人遗弃的坦克、装甲车、卡车、吉普车一眼望不到头。我当时已经参军数十年,却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人间奇景。"
事实上在我军历史中,不同建制部队在战场上主动配合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1947年5月在孟良崮之战中,我华东野战军九纵在飞马山阻击拼命救援敌整编74师的整编25师。眼看阵地即将因为兵力不足而要被突破时我一纵某营正好路过,他们依九纵首长命令立即投入战斗终于取得胜利。
而在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中,不但第十纵队的三个师承担了阻击战的主要任务;我辽南独立二师拿出"鸡蛋碰石头"的拼命精神主动去堵敌人去营口之路,我八纵也有一个师也在台安附近主动迎战敌主力。
战场
可以说我军把胜利放在第一位,才能够多次在指挥系统混乱时也实现对敌人的围歼。
也正因为有这个传统所以在最后围歼廖耀湘兵团时,林彪得知"部队全乱了"时才能说出那句"只要找到廖耀湘就行"。
反观敌廖耀湘兵团部被我三纵一个营击毁后立即乱作一团,各部完全失去了指挥只顾逃跑被我军全歼。
人民军队各级指战员都拥有极高的主动性,这是这支军队屡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独门绝技。 参考资料
[1]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
[2] 第一个陆军集团军:第38集团军.新华网.2017-07-29
[3] 汤少云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部编. 开国将帅[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04. 第4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