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无现金支付非常普遍,那现金到哪里去了,有什么影响?
无现金社会到来的速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2018年上半年财智成功每个月还要到取款机上支取一两笔现金,到了下半年兜里装10元钱就能用一个月还一分钱不少。
手机支付的普及,使得现金的使用需求大大降低,那么现金都去哪里了了呢?
一、银行的金库里
银行每天都会需要大笔的资金,早上运钞车把数十万上百万现金运到银行,晚上则运到银行金库集中保管,当然更多的现金都在央行的金库里。
二、在造币厂的车间里
虽然现金的使用频率在降低,但是钞票的印刷频率并没有显著减少。印钞机轰隆隆一刻不停,大捆大捆的钞票从一张张白纸变成了红彤彤的钞票。印刷裁切好的钞票会运到央行的金库,或者投放到商业银行。
三、在消费者的钱包或者家里
虽然手机支付很方便,但是多数人手里还是会留一笔现金,过年时分更是有大笔的现金需求。还有一些家庭喜欢把钱存放在家里,有的会有保险柜,有的会在床底。而在家里没有财政大权的男性,则会努力积攒小金库,挖空心思斗智斗勇寻找一切可以藏钱的地方。
顺便提醒一下,可以到银行办理一张卡,开通网上银行,然后把卡剪掉丢弃。平时钱存卡里,需要的时候绑定一下微信付款就可以了…………
四、收藏爱好者手中不少存款
有的人喜欢收藏货币,也有人喜欢交友,有人来访的时候拿来几十万元现金,不方便存银行,那就存在家里。有的人多年下来能存上千万,也有人能存一个亿。
五、企业也喜欢使用现金
一些企业通过个人账户收款,以及直接收取现金的方式避税,再通过给员工发放现金再次避交个人所得税,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六、商业流通中的现金
各类实体店,商铺,小商小贩,每天还是会收取大量现金,随后存入银行。
移动支付的兴起,使得现金的流通速度越来越慢,降低了人民币的流通成本,从而降低了央行的印钞成本。
移动支付对于小偷这个行业影响深远,之前还能偷钱包,现在只能偷手机或者电动车了。
中国当前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总额在2017年已经接近100万亿人民币的规模,而其中支付宝占据了整个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一半份额,微信支付紧随其后占据40%。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让我们普通民众受益良多,也经常有人会产生一个问题未来甚至无现金化社会央行的那些现金去哪里了?
无现金化社会财富并没有蒸发只是数字化
举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假如我们的支付宝余额中有10万元,将这10万元提现至银行卡中你可以去ATM存款机或者银行取出现金10万元,但如果依旧存放在支付宝余额中你能消费的金额也仅仅是这10万元。只是将你的财产数字化而已,所以我们看到的社会财富当你不使用纸币时现今只会存储在它该存储的地方,比如各大银行甚至于央行。
而在当前的社会流通中现金也占据了绝对的分量,虽然2018年的数据并没有公布,但我们结合2017年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100万亿人民币规模来看,这远远不够当前中国交易市场的正规使用。企业之间的正常交易以及中国绝大部分城市都还在使用庞大的现金流。
央行也再三发布任何企业商家不可以拒收人民币现金,这是违法的行为。所以当前你所看不见的现金流依旧充斥在整个社会之中,央行各大银行企业以及各行各业的交易之中都存在着人民币现金的使用。
这个问题真是切中要点。手机支付改变几千年来人们的支付习惯
也就是最近这两年,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日益普及,大家的支付习惯也被养成。不管是商场消费还是超市购物,不管是饭店吃饭还是打车坐地铁,基本上我们日常生活中支付场景都完全被无现金形式所取代。
作为一个"成功人士"、"伪成功人士"以前出门必备一个手包,里面少不了要装一踏钞票。而现在,如若不是方便携带身份证件,钱包都要找不到了。一张纸币不管面值大小,揣在兜儿里三五个月太正常不过了。
一个细思极恐的事情这两天极大的刺激了我。
前天去超市买菜,排队结账的时候,前面一对夫妇手中拿着一张新版的50元的人民币等待付款。当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以为他们手持的是外币或者假钞。心中巨大好奇,还特意凑近去看了一下,还挺好看!
亏的爱人提醒,才猛然想起,有发行新版货币的消息。
回家细想之后才发现,不知不觉当中,依然有很久时间没有通过现金进行消费了。刷卡、手机支付成为日常生活当中的主要手段。那么现金都去哪里了呢?
现实当中,一个国家的现钞货币投放是央行根据市场流通情况制定的。货币流通有很多种方式,银行间结算、企业间结算、民间消费等,纸币的流通场景越多,纸币的磨损和需求数量越大,反之,随着手机支付的推广,现金的使用场景、使用频率越低,央行也就没有必要再生产那么多纸币了。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的财富会没有了,只不过换了种体现形式,变成了一组数据,存储再银行系统当中。
其实,现金货币和手机支付码都是货币支付手段,只不过是支付方式不一样,支付载体不一样。以前我们把财富印制到纸币上来代表财富数值,而现在我们把财富储存到手机当中,计算机网络来管理我们的财富。
社会再发展,人类在进步,终归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不可否认,中国在互联网上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移动支付这块,不仅技术水平相当不错,和欧美顶尖的技术水平差不多。国人普及的也是非常多。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现在出门基本不带现金了。也很长时间没有闻到钱的味道了。万一走到有个地方不能用手机支付的话,还真的很尴尬啊!而且现在很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都与无现金支付深度捆绑。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两大巨头介入的生活领域太深。外面吃饭,直接扫码。医院看病,直接扫码。地铁坐车,直接扫码。以致于有些小孩在春节期间都会在胸前挂上一张二维码来收款了。
可以说,中国现在无现金支付真的非常普遍。特别是在大城市里面,基本上是一部手机走天下了。但并不是说无现金支付就是不用现金了。如果你的银行卡里面没有一分钱,真正意义上的无现金,即使你拥有手机也是不能支付的!
那现金到哪里去了?1、现金在银行里!
虽然现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非常普及,但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要绑定银行卡才能进行支付啊。所以不是说你用了移动支付就不用现金。而是现金仍然在你的银行卡里面。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第一件事就要求你绑定银行卡。银行卡里面有了现金,才能进行充值或是其他的操作。所以,不管怎么样,现金会一直存在银行里面的!2、现金在余额里!
在刚开始,你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没有什么收入时,必须要绑定银行卡才能消费。而通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进行往来交易之后,就有一部分现金会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余额里面。这个余额也是现金。和存在银行里面没有什么区别。有区别的是钱放在余额里面没有利息。而放在银行里面是有活期和定期的利息的!3、现金在口袋里!
还有少数人,特别是在农村,移动支付并没有那么普及,就有一些人还是喜欢把钱放在口袋里或是存在家里面。还有一些见得不人的钱也是会存放在家里的。放在口袋里的现金是真的现金,一分都假不了。有些人即使有了移动支付,也会在口袋里面放上一些钱!4、现金在企业里!
前不久方大集团搬出几亿现金用来发放年终奖,让人看了真是羡慕啊!有些企业由于有特殊的作用,往往会在银行里面取出大笔的现金,存放在企业里面。比如方大的现金,看了简直是流口水啊。还有一些像陈光标这样的,也喜欢把现金摆出来做慈善。这些都是比较少的。大部分的企业喜欢通过转账来应付各种支出!
二维码支付确实是现代社会的重大发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马云和马化腾这个两位当之无愧的近代商业史上的领袖。无现金支付给个人,企业,国家,机构都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咱们先聊聊好处和对社会的影响:
一,个人再也没有现金烦恼了,也不担心钱丢了。
二,企业不担心收到假钞了,验钞机公司也倒闭了。
三,国家在印钞上的投入一直是巨大的,现在节约了。
四,现金变成数字式的存在,便于国家管理。
我估计再有十年,我们平常想看到现金都是很难,很低频的事情了,印钞厂也会停止低速运转了,那现金都去哪里了?
一,在银行的金库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现在都在快速的回笼到银行的金库里,因为现在的趋势就是存现金的多,取现金的巨少,我们一旦有了现金肯定第一时间去存到银行,因为很少用现金了。身边准备的现金也极少,我1000元现金,半年才用了不到500元。过年我们会取一些现金,装到红包里,讨个好彩头。所以现金都归给银行的金库了,银行金库现金太多的时候也会上交给央行。
二,离岸人民币在各地金融机构储存
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随着全球化来临,人们旅游,经商,游学甚至走亲串门都会全球化移动。那么对于人们币的需求也是巨大的,人民币兑换需求也是巨大的。全球大多数国家并没有进入无现金时代,那么人民币在国外的储存量也越来越大,这就是离岸人民币的一种。也是金融机构最不好管控的一种。
三,各国金融中心储备货币
随着我国的富强,工业体系完善和升级。各国已经把人民币当做战略货币储存,便于购买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和货物,也便于国内人民与中国通商,游玩等交往需求。而国家的货币储备,一般都是现金储备,不会存入某一个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如果存入那国家命脉不是在一个金融公司里了吗?
四,民间少量储存
当然民间各机构,个体都还有少量的现金,收藏,备用金。偏远的地方也有很多现金流通,而不存入银行的,这些现金也占据现金市场流通量的一大部分。
总结: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相信全球化的无现金时代很快来临,我们就真正进入了数字时代,任何财富都是数字形式存在。打开你的手机就知道你有多少财富,而不是钱包里有多少钱和卡,对了钱包会不会也消失了?
我是伯乐集团董事长李合伟,白手起家创业20载。主营餐饮,投资,教育三大板块。创业导师、理财导师、《李合伟演讲学院》首席讲师。坚持终身每天花俩小时写三篇文章,关注我为您分享更多的人生感悟……
现金都还在,只是在不同的地方而已。以前的现金在人们的钱包里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在只不过是放在了银行里面,支付宝里面,或者微信里面。
举个例子大家就好理解了。老王以前每个月要取5000元现金用于平时的花销,在移动支付时代,老王一毛钱都不用取出来了,那这5000元跑哪里去了?
1,一部分存在了余额宝里面。老王这5000元是一个月花掉的,不是1号就花掉了,所以老王在月初将这5000元钱存在了余额宝里面,而余额宝的钱又去了哪里呢?实际上是买了天弘基金的货币基金,而天弘基金又把这些货币基金拿去到银行存款,买了国债,最终这些钱最终到了银行,或者借给了国家(即国债)。
2,老王某天通过移动支付,买了200元的商品。以前是现金交易,现在只是买卖双方的账户余额的变动,这200元钱,实际流入到了商家手中,这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
3,老王通过移动支付,购买了蚂蚁金服的互助宝,并且分担了其他人的保费,这部分钱,通过同样转账的形式流向了商家。
所以对于现金,不能理解为"现钞",只要是立马能用于支付花掉的,都可以理解为现金 ——对于这一点,学过会计的人可能更好理解,在会计上有一个科目叫做"货币资金",即企业的现金。
移动支付的大发展,确实会大幅降低现钞的使用量,央行也就不需要印那么多钞票。 现钞使用减少,造币厂的生意也就不好做了。 比如有媒体在2018年就报道,印钞厂一位员工表示,明显感到印钞厂的产量明显下滑。"我们这几年印钞的数量每年都以差不多30%的速度往下掉,印钞数就是我们的产量啊,手机支付使得人们越来越少的去用现金了。我们只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纪念币或者贺岁币等产品上,但是这些产品毕竟市场需求很小,远远弥补不了印钞数的大幅降低。"
印的钞票少了,但这并不代表社会的现金减少了,实际上中国每年的基础货币(M0,即流通中的现金)每年仍然在增长。以前央行印钞1亿,可能才会带来1亿的现金;但是现在央行印钞1亿,可能社会流通现金增加10亿元——这就是技术的力量。
下图为中国的M0供应情况,只要是正数,就说明整个社会的现金在增加。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上个月跟一位卖菜老大爷吵了起来,原因是我怀疑他给的是假币,因为他给我找零的10元纸币,其数字样式、装饰纹样跟我以前接触的10元纸币存在明显差异。
我怀疑是假币,所以向老大爷提出"换张别的10元或者两张5元,不然电子转账也行",老大爷坚持"10元纸币是真的",再加上老大爷没有智能手机,所以我们两个慢慢吵了起来……
后来有个大妈跑过来跟我解释:"这是第五套新版10元纸币",我顿时就尴尬了……
我们家平常都是我妈去买菜,恰巧我爸妈去旅游了,又恰巧看到桌上有张20元纸币,秉着用掉拉倒的心态,找老大爷买了把青菜,结果就出了这么一回事……
言归正传,相信很多习惯用电子支付的朋友,都遇到过我这种情况,虽然手里拿着最新版人民币,但却有种"陌生感"。
那么在这个电子支付盛行的年代,我们以前的大量现金到底去哪里了呢?纸币是如何诞生的?
1.纸币的主要制作原料为棉花、亚麻、木头,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制作成纸浆,并且要被装进锅炉中压熟。
2.大约2小时过后,工作人员会将水、化学试剂加入纸钞原料中,这么做可以起到漂白清洗作用,接着在碾压机滚筒的作用下把水分去除,之后把原料送入碎浆机中进行充分搅拌,这么做是为了打碎纸浆中的纤维,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入防伪条,至于怎么加的,此事属于机密,暂且无从得知。
3.压制挤干水分后的原料会进行油墨印刷,等到充分干燥后进行第二次油墨打印。
4.工作人员对钞票纸进行雕刻凹版印刷,使得钞票纸更加具有凹凸感,接着对每张钞票刻印独一无二的序列号。
5.工作人员操控切割机,对排列整齐的大钞票纸进行切割,接着就是分百、捆千、塑封、装箱,期间工作人员会挑出残次品,其他合格品则被运送到央行指定发行库,最后到达老百姓的手中。
进入电子支付时代后,以前的现金都去哪了?
1.银行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虽然银行柜员朝九晚五,但早上7点半就要到网点了,他们需要在网点等运钞车的到来,下班后也要等运钞车结束后再走。
这么说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银行是目前现钞的主要集散地,可能单个网点的现钞储备也就几十万至百来万,但全国那么多银行网点加起来,这笔现钞的金额就是天文数字了。
2.消费者手中
我们公司老板在年底特别喜欢用现金大搞特搞,就是在台上准备了几百万现金,然后一个个叫员工上台领年终奖,几百万现金的场面,至今难忘。
全国这样的公司数不胜数,据说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刺激员工更加卖力的干活,同时也能彰显老板的财气。
此外,像很多见不得光的交易,都是用现金来交易的,比如去年很火爆的熔喷布行业,那些偷偷摸摸运作的老板,基本都是现金买卖。
而且我国14亿人口,至今仍然有约3.5亿人是没有电子支付能力的,其中孩童跟老人占了一大部分,逢年过节时,这批人将会收到大量的现金红包。
3.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
2019年,我国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是19.67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4.1%,这足以说明人民币正在走向全球。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截止到2019年年底,人民币储备规模高达2176.7亿美元,占据外储备总金额的1.95%,位居全球第五。
而且据粗略统计,全球有超过70多个央行已经把人民币当做外汇来进行储备。
4.资源回收
自从进入电子化支付时代后,社会上对于纸币的硬性需求开始缩减,虽然数字跟纸币数值相同,但实则根本不需要用到同等数值的纸币。
而我国纸币的原材料主要是棉花,大量破旧纸币经过处理后仍然可以转变成白色纸浆,这些纸浆的性能极高,可以制作成各类生活用纸。
此外,破旧纸钞上存在大量的人类污泥,其主要构成部分为有机物,可能一张纸钞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几万、几十万张纸钞上的有机物数量就不容忽视了,这些有机物可以收集起来当做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