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为何成为毛泽东评点最多的三国人物?
文/韩纪民
毛泽东历来主张读史要古为今用。他苦心研读《三国志》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科学分析书中有突出作为人物的成功经验,用以启迪、教育广大干部,解决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也就是解决"过河"中的"桥和船"问题。
经典小说《三国演义》,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三国各路英雄设谋用计的神奇故事。但就真实的历史而言,曹操帐下的谋士郭嘉,可谓善出奇谋密计的第一人。因而,郭嘉和曹操一样,成为毛泽东研读《三国志》评点最多的人物。
◆电视剧中的郭嘉形象。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说:"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他原为袁绍的幕僚,认为袁绍"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后经荀彧推荐,成为曹操的首席谋臣。曹操赏识他,认为:"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曹操与吕布作战,打了三次,吕布败退固守,当时士卒疲惫,曹操也想退兵。郭嘉认为吕布已成强弩之末,建议"急攻之",遂获胜,擒吕布。曹操想很快征服刘备,又担心袁绍抄后路,很犹豫,就征求郭嘉意见。郭嘉说:袁绍性多疑,不可能很快行动;刘备新兴起,众心尚未归附,"急击之必败"。后来,刘备果然被打败。曹操准备征讨袁尚及三郡乌丸,众人都怕刘表指派刘备乘机袭击驻地。郭嘉却认为,乌丸离我们远,必疏于戒备,突然予以袭击,定可取胜。至于刘表,"坐谈客耳",他自知才不及刘备,必不敢委以重任。"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取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大破乌丸。只可惜计不虚发的郭嘉身体一直不好,38岁中年夭折。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后,万分感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以致捶胸顿足:"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他上表称赞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毛泽东在多种场合,向军地领导干部推荐读《郭嘉传》。他说:"《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大跃进出点乱子,不要埋怨。否则就是‘曹营之事不好办’,或者叫‘欲与共济天下大难’!"
◆连环画中曹操与郭嘉。
据薄一波回忆: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或私下场合介绍《郭嘉传》让大家看,"意思正是希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做事要多谋善断。毛泽东说,多谋善断这句话,重点在‘谋’字上。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要与各方面去商量,反对少谋武断。商量又少,又武断,那事情就办不好。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谋的目的就是为了断。"毛泽东还说:"要当机立断,不要优柔寡断。应当根据形势的变化来改变计划。反对党内一些不良倾向,也要当机立断。"1959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又讲到"多谋善断"问题,这次是针对办报而言的。他说:"报纸办得好坏,要看你是政治家办报,还是书生办报。我是提倡政治家办报的,但有些同志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优柔寡断。袁绍、刘备、孙权都有这个缺点,都是优柔寡断,而曹操则是多谋善断。我们做事情不要独断,要多谋,但多谋还要善断,不要多谋寡断,也不要多谋寡要,没有抓住要点,言不及义,这都不好。听了许多意见之后,要一下子抓住问题的要害。曹操批评袁绍,说他志大智少,色厉而内荏,就是说没有头脑。办报也要多谋善断,要一眼看准,立即抓住、抓紧,形势一变,要转得快。"可见,毛泽东号召各级领导干部研读《郭嘉传》,要多谋善断,归根结底,就是针对当时党的工作出现的倾向性问题,集中解决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一方面他要求各级领导要像郭嘉那样敢于和善于正确地反映情况,提出独到见解;一方面要求善于多方听取、集中大家的智慧和意见,不失时机地作出决断,把事情办好,办出成效。
毛泽东向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中央领导推荐读《郭嘉传》,不仅有针对性,有时还颇具深意。据林彪的秘书张云生回忆:1966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林彪正当大红大紫之时,他亲眼看见毛主席向林彪推荐两本线装书,一本是《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另一本是《宋书·范晔传》。郭嘉和范晔究竟是何许人?他们对毛主席点拨林彪有什么重要性?不看书不知道,看后如梦方醒。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一名出类拔萃的谋士,他随曹操征战十余载,为曹操出了许多好点子。可惜英年早逝,年仅38岁。而范晔是南北朝时期宋国的重臣,掌管禁旅,参与机要。他后来因参与谋反被判杀头罪。两位古人的权位与林彪相似,一正一反,一成一败。毛泽东以古喻今,用意不言自明。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党史博采微信公众号:dangshibocai
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人嘲笑,却没人知道他后来有多厉害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的一则讽刺文学,主要内容讲的是范进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地位低下,他希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有朝一日能入朝为官。尴尬的是,他先后考了几十次,都没有考中,周围
为什么有很多初中生抑郁?初中生抑郁的根源!1,无谓的作业太多,占用了学生太多个人时间,且学生个人无能为力。2,学习成绩第一,家长,老师,尤其家长,完全忽略学生身心健康,人格与心理成长,这是特别致命伤害。3
一周去几次健身房能保持身材和肌肉?我健身房的韩哥,50多岁了,一身肌肉很是让人羡慕,每周5练,但有段时间他家老爷子生病了,所以3个月没来健身房,本想着他这3个月停训势必肌肉会掉不少,最起码不会原来那么好了,没想到再
怎么养信用卡?这个话题其实很大,结合个人经验,尽量简单的说几个实用的关键点。如果养卡不为了提额,那养卡有何用?所以,提额是养卡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手里卡额度高了,很多事情就好办了。其次,在社会信用
在一家创业公司做高管是怎么样的感觉?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我是武呈析股,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关注我的头像号,谢谢!在一家创业公司做高管,本人曾经在小型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做过一段时间的管理,仅讲讲本人的一点体会。由
女性宫口小有什么好处?女性宫口小有什么好处女性宫口小的好处是阻挡外界微生物逆行到宫腔内,避免或减少发生子宫炎输卵管炎甚至盆腔炎降低流产和早产的发生概率。女性盆腔是通过宫颈口与外界相通的,如果宫口开大不闭
佛陀传递的智慧佛经传入中国之后,译经的四个阶段在公元前2年前后,佛经传入中国。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佛经开始在中国翻译流传,佛经的翻译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东汉,草创时代我国大约在东汉桓帝年间,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据东晋
郑成功生平事迹启示我们什么了?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海上军事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英雄之一。他的事迹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成功的生平事迹,可以从他的家族背景早年经历
日本为何要屡屡挑衅中国中日两国关系在历史上渊源久远,恩恩怨怨冗长,但是却始终没有真正友好过,尤其近一百多年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破坏导致中国人民对日本印象非常负面,那日本为何没有想着修复两国关系,相反还屡
古代中国帝王艳史之西周篇(二)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尽人皆知,故事的女主人公褒姒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呢?她的身世来历又是怎样的呢?这恐怕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图文无关周幽王为人冷酷无情粗暴残忍,每天只知寻欢作乐,亲小
荆轲剌秦一一逆历史潮流而动癸卯兔年刚过,春寒料峭,得一闲暇,前去豫北鹤壁淇县城南荆轲冢凭吊怀古,荆轲冢又称荆轲墓。荆轲是战国时期朝歌(今河南淇县)人,清乾隆二十四年淇县志载荆轲旧居在县境内,战国时刺客常居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