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的后裔安林,在京城蹬了40年三轮车,一小时150元不讲价
公元1912年,裕隆太后代替溥仪在退位诏书上签字,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正式覆灭。
树倒猢狲散,曾经依靠大清权势立足的那些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到土里,生怕遭到天下百姓们的清算。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人再次以"曾经的荣耀"为由到处宣扬,比如爱新觉罗·州迪。
州迪自称"多尔衮十世孙",生活中全部以清宫为准,多次在公众场合闹出丑闻,后来更是向国家索要故宫,称这是"自家财产"。
和谐社会造就大格局,但容不得某些"有心人"这样博眼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用先祖的身份作为自己"谋利的工具",不知九泉之下的多尔衮作何感想?
当然这只是个例,并不能概括所有人,爱新觉罗后裔安林正是"真实劳动者"。
为了维持生计,安林选择了在京城蹬三轮车,这一蹬就是40年,通过个人努力换取报酬的精神值得每个人敬佩。
这个费用有些特别,每小时为150元且不议价,不管什么时候来,安林总会让你眼前一亮。爱新觉罗·安林
抛开价格不言,人们关心更多的还是他的身份,他真的具有皇族血统吗?答案是肯定的。
安林出生在1947年,当时的清政府已经灭亡,他的父亲害怕被别人声讨,隐姓埋名在京城开了三家棺材板门面房。
家境足够殷实,生活不愁吃穿,安林的童年生活自然是无忧无虑。
本以为这样的富裕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后来公私合营,安林父亲所占用的房子被收归,自己分配到一家厂子做木工。
有技术有经验,安林父亲工资不会低,生活虽然不如从前,但比起普通人的生活还是绰绰有余。
安林每天的任务就是瞎转悠,和玩伴们飞奔在京城大街小巷,对这个地方是越来越熟悉。
当时流行凤凰牌自行车,父亲便为他买了一辆,此时的他还没有赚钱的意识,毕竟父亲的工资足够全家人的开支。
就在这时,命运和安林全家开了一个玩笑,他的母亲被确诊为癌症。
为了给妻子看病,安林父亲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变卖掉所有值钱的东西,但安林的自行车始终没有动过。
日益匮乏的生活,让安林有些不适应,好在自己身上没有那股傲娇劲儿,他决定蹬三轮车赚钱给母亲看病。
父亲没有阻止他,生活需要的是摸爬滚打。
看到这里,许多人内心有些怀疑,安林父亲真的是皇族之人吗?如此特别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于常人们的想象。
经历永远比道理更重要,他明白人生需要的是什么,进而会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安林借了个三轮车,开始了"试营业",他比较有眼力见,看到那些大老板带着小娇妻的,就会"宰一顿",第一天下来赚了75元。
当时厂里一个月的工资不过几十块,自己一天就赚回来了,干劲加上爱好,决定了安林接下来的"蹬三轮之路"。蹬三轮的一生
这次尝试让安林有了自己的主意,1982年,他利用仅有的存款买了辆二手三轮车,专职做这份工作。
安林能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必然有着属于自己的两把刷子,因为他喜欢看书,对京城的历史文化有着很深的了解。
在蹬车的过程中,每路过一个地方,安林就会讲解该处的历史。
不过这也看人,对于那些看起来气盛浮躁的,反而会觉得你啰嗦,安林就会只做本职工作,其他的话不会多说。
碰到那些有文化的人,安林就会各种讲解,从而赢得别人的欣赏。
据说有一次安林拉了位生意人,本来路途只有半个小时,出于对安林学识的敬重,他决定多给安林一些钱。
直接给会"弊大于利",他便让安林带自己到京城跑一圈。
整个路途花费了12小时,老板在结账时给了安林500美元,这在当时算得上是一笔巨资。
久而久之,安林内心有了一种历史情怀,他认为这种东西必须传承下去。
安林利用自己在"蹬车江湖上的地位",定价每小时150元,前提你必须是有缘人,对历史文化渴望,我才会拉你,否则一切都是免谈;
有的人还会开玩笑地和安林议价,后者则会直接表示:去坐别的车,只因历史无价。
几十年来如一日,安林一直践行着这样的初衷,比起恒绍、州迪等人,安林不知要强他们多少倍。笑侃人世间
说到底,安林身上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特质。
对于"皇室后裔"这个身份,安林确实会感到骄傲,但这种骄傲和其他后裔有着本质的区别。他敢于回归现实正视现实,这不仅是个人的进步和家风的进步,更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过于悠闲,只会让人生毫无意义。
人生就像齿轮,越转越灵活,闲下来反而容易锈迹斑斑,这是摧毁一个人最快的方式。不管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一定要让自己充实起来,否则等来的结果也只能是自生自灭。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