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9年。 台北电影节。 最佳男主角正待揭晓。 入围者一共有5人。 相关消息一出,香港某个菜市场中,一个貌不惊人的监工激动了。 因为,他就是入围男主角之一。 ——《老人与狗》男一号车保罗。 最佳男主角,和菜市场监工,两个身份,南辕北辙。 却组成了车保罗的真实人生。 再早一点,他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身份: TVB演员。 在那个港剧蒸蒸日上的年代,处处都有他的身影。 比如,《审死官》里的衙役瘦虎。 《倚天屠龙记》里的鹤笔翁。 《鹿鼎记》里的胖头陀。 戏份不多,但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演技,演什么像什么。 确实配得上"黄金绿叶"的称号。 但千禧年之后,港圈逐渐落寞。TVB的发展,更是每况日下。 被圈养在麾下的一众演员们,人人自危。 有能力的,如蔡少芬、胡杏儿,纷纷北上再就业。 有知名度的,如陈浩民,靠吃老本、接烂片度日。 又或者,另辟蹊径,如陈小春、应采儿,靠秀恩爱、立人设,炒起热度,上真人秀捞金。 唯独车保罗这样的,进无可进。 大浪淘沙后,他成了被搁浅在沙滩上的弃子。 摆在眼前的,只有一条路——与过去割裂。 他从片场,走进了菜市场。 这其中,经历了怎样天翻地覆的心态转变? 旁人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最初时候,大家都不相信的,一个演员竟然会在街市做监工。" 他不曾抱怨。 也不敢怠慢。 一个小小的菜市场,管理起来却不容易。 水电、小偷、管道淤塞、老人失踪、客户的投诉……每天都有解决不完的琐事。 可他都处理得很好。 镜头前,他很骄傲地介绍自己: "我是街市‘早更阿一’!" 没有一点架子。 也完全感受不到,曾经的名气大涨,带给他的荣光。 他真的融入了这样的生活。 大家接纳他,认可他。 再后来,角逐影帝的消息,传进了这间菜市场。 店主们纷纷道贺: "你要是赢了,我送你一条石斑。" 别人拿了影帝,意味着业内认证,资源起飞,戏约不断,知名度提升,片酬上涨。 于车保罗而言,仅仅意味着一条石斑鱼。 可他早已不在乎了。 这一年,他已60岁。 不再年轻力壮,却还要起早贪黑,靠干体力活,来赚取那点微薄的薪酬。 喧嚣繁华的名利场,成了镶在天边的月亮。 够不着,干脆就不看。只需低下头,捡起脚边的六便士。 事实上,他不是唯一一个。 在无数个不起眼的角落,还藏着很多个车保罗。 星光不再, 双脚回归大地。 学习做一个平凡的打工人。 其中有一个,获封最佳男配角。却成了一个博主。 02
2010年。 TVB的台庆颁奖典礼上,麦长青手握奖杯,扬眉吐气。 在此之前,他已在台里当了30年的绿叶。 他是《西游记》里憨厚的沙僧。 《天龙八部》里为爱痴魔的庄聚贤。 最出圈的是《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 他饰演反派梁非凡,唯利是图,工于心计。角色太有张力,还一度被网友做成了表情包。 但这并不能改变窘况。 出道30年,拿不到主角。 只有一档综艺主持。 出场费还极低,一场节目只拿到500元红包。 "如果只靠综艺为生,是不可能维持生计的。" 与此同时。 家人还惹上了诈骗官司,几近倾家荡产。 丑闻来袭,声名狼藉。 四面楚歌,身心俱惫。 TVB更是落井下石。不愿用这样的演员,干脆将他踢出局。 离开了老东家,一切从头开始。 他转战B站,学习当博主。 在他的镜头里,看不到一丝明星的光环。 工作日,他坐在车里,随便点份便当午餐。 偶尔出门旅游,裹着大衣,在风中吹风。 又或者当起美食主播,在镜头前分享接地气的零食。 没有滤镜,没有包袱。 只是一个尝够辛酸苦辣的普通人。 这样的生活转变,不是没有彷徨过的。 "我在TVB待了30多年,外面的世界完全不懂。" "我已经40多岁了,我不怕从头学,但是人家会嫌弃。" 可人生就是这样。 放得下过去,才能看得见更广阔的世界。 敢于走出来,去尝新,去试错。 荣耀,才不至于沦为枷锁。 人生,才不至于不进反退。 03
同样境遇的,还有黄文标。 《怒火街头》、《使徒行者》、《法证先锋》……多部热播剧里,也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寻秦记》。 戏里,他跟古天乐成结拜兄弟。同甘苦,共患难。 戏外,两人星途却是云泥之别。 他无戏可拍, 收入低, 存款几近于无, 还被女友抛弃。 命运仿佛给他开了一个个玩笑。如今,人到中年,一无所有。 2012年,他终于从效命了23年的TVB出走,转身躲进了一家鱼市里。 一开始,邻里间非议不断。 一个老戏骨,甘愿放下身段,来做脏活累活? 问他:"你过来卖鱼?" 他笑笑:"打份工而已。" 鱼市的工作并不轻松。 搬货卸货。 吆喝卖鱼。 整天泡在鱼腥味里。 若不把心态放平,肯定坚持不下去。 当记者的镜头找到他时,他泰然处之: "我相信在香港,有手有脚,只要你肯做,其实真的无所谓。" 红与不红, 主角或配角, 也从来不是他关注的重点。 "我已经将自己的定位放低,我不介意做配角,只不过人要生活,能够生活就ok了。" "就算你是主角,你不会高我很多,顶多就是你收入高些。" 话虽卑微,却句句写实。 于大多数人而言,娱乐圈如梦似幻。 可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梦,总有醒的一天。 一觉醒来,一切归于平静。 仍是要独自面对现实,踏实度日。 04
同样脚踏实地的,还有马浚伟。 《鹿鼎记》里,他的康熙算是一绝。 少年意气、心慈仁厚。 迄今为止,没有一版翻拍,能够超越他的好评如潮。 但角色再成功,也难挡大环境的萧条。 后来的荧幕上,人们再难看到马浚伟的表演。 都以为,他要从此沉寂了。 却没想到,他离开娱乐圈,转身走进了校园。 2018年,他突然发来捷报: "答辩通过,我毕业了!" 49岁, 知名演员, 北大毕业。 谁也没想到,这几个词会串连在一起。 一时间,网络上议论声不断。 都夸他:"太励志了!" 问他为什么愿意放下过去的成就? 他说: "学然后知不足。见识得越多,才知道自己知道的越少。" 不止于此。 在北大进修完,他又回到香港,继续学习中医课程。 他享受求学的乐趣。 从没缺过课, 从没请过假, 所有的功课都是班上第一个交的。 跟同学们也相处融洽。 每个月,抽出一周时间呆在北京。 一起吃食堂,一起打球。 疫情期间,还商量着以班级的名义,一起捐赠防疫物资。 很难想象,一个艺人,愿意放下所有成就,踏出他的舒适圈。不论名利,去磨练,去深造。 可他说: "我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艺人这个身份。" "我绝对不是明星,所以我没有什么包袱。" 因为没有包袱,所以洒脱自在。 因为清醒自知,所以谦卑务实。 这正是TVB人,区别于其他偶像明星的根本。 05
TVB演员,像是娱乐圈的一股清流。 他们区别于现在的大多数顶流偶像。 体验过红,也能转瞬即忘。 他们撇开名利场的海市蜃楼, 淌过演艺圈的夺目繁华。 在人生的大起大落中,始终清醒着做梦。 正如温兆伦所说: "我们是一个工具, 在一个造梦工厂里,专门负责做一些仿真的事情, 给真实生活的人,看一些假的故事。" 他们摆得正,心态平。 所以,繁华已去时,不卖惨,不叫屈。 当筵席开场,他们欢喜前来。 当华筵散场,他们转身离去。 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TVB老面孔,消失在荧屏中,消失在梦工厂。却成为真实生活里的个体。 虽荣光不再,却别样生动。 陈键锋考了潜水证,成了专业的潜水教练。 陈慧珊发挥英语特长,去培训机构当讲师。 李绮红定居加拿大,考取了精神科护士证。 经常在TVB剧里饰演法官的高俊文,去当了保安。 林敬刚选择创业,盘下果园,靠卖水果为生。 古明华进入了配音行业,继续发光发热。 人生不如意事,纵有十之八九。 若有格局,坦然面对,平静自持,勤恳务实,也能在失重之时,握紧人生方向盘。 而他们也用别样风采,告诉我们—— 谁说只有月亮,才配受人追捧。 低头拾取六便士的人,同样值得尊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