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前吃了7两燕窝,管家吴连登坦言主席平时舍不得吃穿
1976年,吴连登走进病房之中,看着病榻上浑身插着管子的毛主席心痛不已。
一旁的医护人员告诉他说:"主席现在情况并不好,每天清醒的时间屈指可数,连饭都吃不了。"
吴连登皱了皱眉头:"这光靠鼻饲管营养哪能够,我这有7两燕窝 ,你们给主席补充些营养。"
听到吴连登的话,医护人员大惊失色:"主席曾经严令禁止自己食用这些东西,这样怕是不好吧。"
"你们不用管,出什么责任我全部背负!"
毛主席为什么不愿食用燕窝等奢侈品?而这吴连登又究竟是什么人?中南海的服务员
1961年 ,中南海准备安排一批专业的服务员 在中南海工作,负责在举办会议时提供服务。为此,中南海便开始全国性地筛选服务员。
就在这时,一个叫做吴连登 的小伙子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提交了进入中南海的申请。
同年5月,通过了审查的吴连登一步一步走进了中南海,他兴奋地看着中南海内部的各种陈设,内心满是雀跃。
怀抱着激动的心情,吴连登在中南海中开始了服务工作。
当时进入中南海的服务员,大多都是各个机关调来的优秀服务员,每个人的工作能力都值得肯定。
但在这些优秀的服务员中,吴连登依旧脱颖而出,凭借他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 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并安排他参加数个大型宴会。
一听到这个消息,吴连登乐得几乎都要蹦起来。
他并不是为自己的前途而感到开心,而是因为在大型宴会上他将有机会见到毛主席 。
于是在接下来几个宴会举办之前,吴连登每一次都打起120分的精神,只为能给毛主席留下好印象。
遗憾的是这几次宴会,毛主席都没有出场。
一直到1961年7月,中南海颐和堂内的一次宴会,吴连登这才终于见到了毛主席,可是这一次见面的结果却并不理想。
事前领导通知了吴连登,这一次宴会毛主席将会出席,所以让吴连登千万注意一点。
宴会开始之后,毛主席等一众领导人坐在一起,畅谈着过去与未来,颐和堂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可是另一边提前做足了心理准备的吴连登,却还是在看到毛主席的那一刻愣住了神。
还是多亏了身边的服务员伙伴轻轻地拍了拍吴连登,这才让吴连登回过神来,赶忙端着茶水准备送到毛主席身边。
可就在他一步步靠近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突然开怀大笑了起来,让吴连登再一次失了神,甚至一个踉跄手中的茶杯摔在了毛主席的面前。
刚刚还欢声笑语的颐和堂内突然鸦雀无声,人们全都看向吴连登,就连毛主席看到身边破碎的茶杯都是一愣。
年仅20岁的吴连登一下不知所措了起来,脸上瞬间失去了血色。
要知道在中南海做服务员,可和一般的餐厅不同。
餐厅里打碎一个杯子,最多也就是道歉赔偿。但是在中南海的一种领导人面前,这样巨大的失误将不会被原谅。
吴连登很有可能就此失去中南海服务员的工作,被领导扫地出门。
如果那样的话,他就再也见不到伟大领袖毛主席了。
想到这里,吴连登这个十几年没流过一滴眼泪的男子汉,突然有些哽咽了起来,连忙蹲下用手捡起地上的残渣,一边捡一边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就在他连连道歉的时候,一个温暖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突然传到他的耳中。毛主席的大管家
"小同志,你家是哪里的?"
吴连登抬头一看,这声音不是别人,正是他最为崇拜的而毛主席。一听主席问自己家是哪里的,他以为主席这是要让自己回家,所以颤巍巍地回答道:"盐城,我老家是江苏盐城的..."
"咸城啊,那可是好地方。"
主席身边的领导听到此言,赶忙回到:"那是咸啊,是盐城才对。"
听到这话,毛主席笑了笑:"盐是咸的,那盐城叫咸城也没什么不对吗。"
毛主席一语过后,大家都笑了起来,颐和堂内的气氛又回到了之前,也没有人再盯着吴连登看。
吴连登呆呆地看了一眼满脸笑容的毛主席,几滴眼泪从眼眶中流出。他知道这是毛主席在帮他说话,于是悄悄地说了声谢谢,然后继续开始收拾茶杯碎屑。
就在这时候,毛主席又冲着吴连登开口说道:"别用手捡了,划伤可就不好了。"
听到这话,吴连登内心愈发尊敬毛主席。
在宴会结束之后,虽然有毛主席帮忙解场,但吴连登毕竟还是犯了错误,受到了领导的惩罚。
面对惩罚吴连登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暗自发誓今后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吴连登见到毛主席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不过他再也没犯过这样的错误,反而是因为他的一丝不苟获得了不少的嘉奖。
一直到1964年国庆节,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发表了演讲之后,突然看到了一边倒水的吴连登,于是出声说道:"小吴同志,你过来咱们说说话。"
正在倒水的吴连登一听到主席叫他,内心又是惊讶又是惊喜。
主席既然记得他的名字!
他赶忙站在主席身边,询问道:"主席,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毛主席点了点头:"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也上了年纪,家里的事情需要有人帮忙,你愿意吗?"
当时的毛主席已经70岁,身体也大不如前,家中的日常事务自然需要一个"管家" 来帮忙处理。
但是吴连登怎么也想不到,主席会邀请自己。
愣了一下之后,吴连登义正言辞地点了点头:"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辜负毛主席的信任!"
看到吴连登的神情,毛主席笑了笑道:"小吴同志那就拜托你了,以后你也可以叫我同志!"
毛主席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吴连登左五
虽说毛主席这话是出自真心,但是面对自己最为敬爱的毛主席,吴连登怎么也不可能允许自己这样称呼毛主席,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就这样,吴连登开始了长达12年的"大管家"工作 ,每日都陪伴在毛主席身边。
这样与毛主席一起生活,放在十几年前,吴连登是想都不敢想一下。江苏穷小子
1941年出生于江苏盐城的吴连登,家中有6个兄弟姐妹,儿时的生活十分贫苦。
当时抗日战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全国人民都处在动荡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以务农为生的吴连登父母,光是养活自己就已十分不易,更别说还有吴连登七兄妹要养活。
幸好吴连登的父母都比较关注孩子的教育,所以每个孩子都读完了小学,之后或是留在家中帮忙务农,或是出去打工。
而吴连登在小学毕业之后,则是被父母送进了当地的农具厂当工人。
在当工人的那段时间,吴连登不仅干活认真、仔细,而且是为数不多能认字能算数的工人。工作了没多长时间,他就被领导安排去厂里的食堂做服务员。
面对服务员的工作,吴连登继续保持着自己一丝不苟的精神,将每一个进入食堂的人都服务得好好的。
因此另一位服务员干了没多久,便选择了辞职,辞职的同时还劝吴连登:"连登你又有文化,又干活卖力,没必要一直当服务员,出去一定能找更好地工作。"
面对同事的劝说,吴连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这点墨水那能叫文化啊,就凭我这点本事,出去还不得饿死我?"
其实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吴连登此举并不明智。
当时服务员比起工人,虽然待遇更好一点,但同时也少了很多晋升的机会,也就是说吴连登很有可能一辈子都要当服务员。
当时的吴连登也没考虑过这些,只想要本本分分、安稳生活。
不过也正是他这个看似不明智地选择,让他一步一步成为了毛主席的"大管家"。
在食堂工作几个月之后,由于他出色的表现,领导将他调取了盐城地委招待所,之后更是在1960年被安排做了人民大会堂的服务员。
所以在1961年中南海筛选服务员的时候,吴连登才能找领导申请去中南海。
补丁与剩饭
从担任主席的"大管家"之后,吴连登从没有为自己的工作而感到担忧。他一直所担忧的,是主席节俭的习惯。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主席就一直非常的节俭。平时缴获的肉类、罐头自己都是能省则省,剩下来的全部分给前线战士。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老百姓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毛主席却依然舍不得自己吃穿。
有一次吴连登在毛主席吃完晚饭之后,来帮助毛主席收拾桌子,结果就看到了主席正在吃桌子上的米粒。
见此情形,吴连登赶忙出声阻止:"主席,桌子上都是细菌,吃了对您身体不好。"
听到吴连登的阻止,主席没有说话,反而是一粒接着一粒将粮食送进嘴里,一直到捡干净桌子上的米粒他才开口说道:"小吴啊,这农民种地不易,就算是全国解放的今天,也依然有不少老百姓吃不饱饭,咱们又怎么能在这里铺张浪费呢。"
虽然毛主席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吴连登却反常地进行了反驳:"您和老百姓不一样,您的身体是为革命的本钱,在讨论铺张浪费之前,我们更要重视您的身体!"
听到这话,毛主席将筷子放在一边,义正言辞地看着吴连登说道:"中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我们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怎么能够因此而失掉谦卑之心呢?"
毛主席艰苦朴素的精神,让吴连登感叹不已。
也许正是因为这位伟大领袖表里如一的革命精神,所以才有了新中国吧。
紧接着,毛主席看吴连登听明白了这个道理,又笑着说道:"何况老话不是说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除此之外,毛主席因为节俭的习惯每餐都要求简单,甚至经常只吃素食。考虑到主席的身体健康,吴连登只能变着法地找理由,给主席做鱼、做肉。
还有一次在1967年,吴连登正在帮毛主席打扫卫生的时候,毛主席拿着一件旧衣服找到了吴连登:"小吴啊,这睡衣又破口子了,你再帮我缝补缝补。"
吴连登接过旧衣服,看着衣服上的60多个补丁叹了口气:"主席啊,这衣服都破旧成这样了,咱们还是换一件吧,后勤部的同志们天天催我给您换个睡衣,还给我下达了任务哩。"
主席笑了笑,指着睡衣上的一个个补丁说道:"小吴啊,你看这补丁上的一针一线,就如同我们的革命一般,是一点一点达成的。如果我们抛弃这一针一线,搞起铺张浪费,那我们跟蒋介石有什么区别,那还怎么搞好革命。"
面对主席这样的态度,吴连登只能摇了摇头:"那我就找人帮您缝补。"
听到吴连登这么说,毛主席这才欣慰地笑出了声。
而吴连登这一次"帮主席换睡衣"的任务,一直到1971年,那件睡衣已经脆弱不堪,只要一扯就开。
后来
1976年开始 ,毛主席的身体越来越差。当时间来到8月的时候,毛主席甚至已经只能躺在病床上,且大多数时间都陷入昏迷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席无法自己吃饭,只能通过鼻饲管来获得营养。
当时医疗条件还不发达,仅通过鼻饲管根本没法为主席提供充足的营养。于是吴连登咬了咬牙,开口询问身边的医护人员道:"那批燕窝还剩多少,给主席拿来补充营养!"
吴连登说的燕窝,是1961年印度尼西亚华侨送给主席的礼物,足足有30公斤重 。不过毛主席没有接受这些礼物,反而是将他们送去了人民大会堂充公。
听完吴连登的话,一旁的医护人员一个看着一个,没有人敢轻举妄动。
吴连登看出了这些人的犹豫,立马开口说道:"我知道主席严令禁止食用这些奢侈品,但现在情况紧急,有什么责任我一人承担!"
吴连登这话一出口,医护人员们才行动了起来,从人民大会堂取来了已经只剩下7两的燕窝。
遗憾的是,在给主席喂食了2两燕窝之后,主席就怎么都吃不下去了。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
在主席逝世之后,吴连登也离开了中南海,在别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有人说吴连登的行为,打破了毛主席一直以来节俭的习惯,是他做得不对。
不过我想,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就算毛主席知道吴连登给他喂食了燕窝,也不会为此而生气,顶多就是会责怪吴连登两句。
毛主席之所以是伟大领袖,不仅仅是因为他带领共产党完成了一个个丰功伟绩。更多的是他平易近人的性格,以及他坚守的革命精神。
希望现在的人们也能学习主席的这种节俭精神,将这样的节俭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