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吊水壶
知道吊水壶的名字,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末期。起初叫"钓水壶",后来定名叫"吊水壶"。
还记得九十年代初期的一年端午节,我同两个好友骑自行车去探访了一次。那时吊水壶景区还没有开发,我们三人只能沿着林中小路摸索着前行。在吊水壶下游,清澈的河水哗啦哗啦的流淌着,似乎要打破林间的宁静。见河水不深,我们挽起裤脚准备趟过去。可谁知道看似不宽的小河,我只趟了一半,这冰冷的河水却让人感到刺骨般的疼痛,我们不得不退回岸上,溯流而上到达吊水壶。当时有一群中学生在瀑布处玩得很起劲!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吊水壶也成为龙湾景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配套的旅游设施也日臻完善。几天前,我再一次随朋友们来到吊水壶。我们沿着蜿蜒栈道溯流而上。栈道两旁尽是参天大树,而潮湿的林地水汽所滋生的苔藓又爬满了树干,就连裸露的黝黑的岩石也生满了青苔,让人倍感凉爽。
我们走在绿荫栈道上,听着响水河在身边一路欢歌,心情格外爽。
走到瀑布中心时已近中午,瀑布前游客很多,争相在瀑布前拍照录视频。很多游客都是在吊水壶瀑布下拍照取景,然后就原路返回。
同伴们边走边拍照,走的慢些。所以我先一步到达瀑布。吊水壶瀑布约宽十米,落差约四米,主瀑略成长方形。而在主瀑一侧的悬崖中,河水又冲出了一个小瀑布,形成奇特的"母子瀑"。在下面拍完照,我穿过小桥,沿着崖边的羊肠小道,来到了瀑布的上方。原本瀑布上游有几十米平坦如镜的河道,但此时浑浊汹涌的河水争先恐后奔向崖头,冲下瀑布,再重新汇集成河,奔腾雀跃着向下游去追寻诗和远方了。
由于正赶上雨季,吊水壶瀑布汇聚了雨水和山水,水量很大,有些黄河般汹涌咆哮的气势!这跟我三十年前看到的洁白的瀑布完全不同。也因此,这样的吊水壶瀑布给我更深的印象和震憾。
在我对瀑思观时,同伴们赶到了,我们又一起拍些照片,然后返回。
吊水壶瀑布一游,令我倍感欣然,于是作词一阙以记。
水调歌头•重游吊水壶
别汝卅余载,回首忆从前。当年约友探访,刺骨水尤寒。石覆苍苍苔藓,谷隐幽幽鸣鸟,藤在树中悬。小径觅人迹,七八少年欢。 今栈道,桥成路,谷中穿。树高生翳、避暑来此适悠闲。重返自然一醉,抛下红尘诸事,心静自安澜。但若无旁鹜,驰骋地天间。
文字:庞玉才
摄影:韩景才
编辑:晨 晨
编审:韩景才
特别声明: 转载文章请与平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