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 大家都知道,公务员号称"铁饭碗",一旦考上,享受五险二金、各种假期,只要不犯大错,不用担心被辞退,可以说非常稳定,这是公务员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因此它的竞争程度一直很激烈,给人越来越难考的感觉!一、报考人数增加 近几年,特别是今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生产经营遭受到严重打击,导致员工普遍降薪,甚至有些人因此失业!而这时公务员等公职人员的优势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他们不用担心失业,也不用担心降薪或发不出工资。很多待就业年轻人看到了这点,因此会扎堆选择报考公务员,导致报考人数增加,竞争程度更加激烈。二、考题难度增加 随着公务员考试越来越规范,出题人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为了更好的选拔到人才,拉开分数差距,历年考题的广度、深度和难度都有递增趋势,因此考题显得难度逐年增加。三、备考水平增加 十几年前,由于公考刚开始,很多人都很懵懂,都是自己备考,既不科学,效率也不高,因此那时经常出现裸考上岸的情况。但现在随着大家对公考的重视及公考辅导班的兴起,考生备考更加科学、备考的效率更高,因此裸考上岸的几率越来越低了。 总之,由于公务员的吸引力大,广大考生及家长都看到了公务员的稳定优势,通过各种方式争相来考,因此导致公务员上岸越来越难的现状! 希望能满意我的回答!我是"公务员感悟和知识分享",我会随时通过视频或微头条形式,分享公务员职场及公考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欢迎关注,谢谢! 我想说,因为"内卷"! 不管你相不相信,承不承认,"内卷化"已经袭来,不容你有过多的准备。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大了说是全球已经成为现实的经济危机,往小了说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突显的矛盾。 越来越难真的是现实,因为七八年前申论行测总分考核一百三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如今,没有一百四五,都没有把握拿下。 经济的大形势不好,就给普通人的机会变得很渺茫,而普通人又没有过多的试错成本,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之后,幡然悔悟,开始了考公生涯。 35岁魔咒折磨着广大的"社畜"们,逼迫他们不得不有所选择和侧重。 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赛道,变得拥挤,你就会感觉到公务员上岸难度越来越高这样的残酷现实! 因为,全世界的经济形势不大会短时间内好转,因为疫情还在肆虐。 中国的经济会率先复苏,但是仅仅靠中国的经济内循环是不行的,保命尚可,发展不足。 所以,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下海"的人会慎重,"上岸"需求就会被刺激。 但是,请不要迷茫,也不要被吓到。 现在仍然是最好的时候,加油努力上岸吧! 根据我的经验,这几年公考上岸难度越来越大,主要有5方面原因:第一,培训课程越来越低价和便捷。 放在过去,公考培训机构就那么几家,培训费用比较高,效果不太明显,由于经济、时间、效果等原因,愿意培训的人数有限,更多的人是买几本参考书,做几套题便去应考了,所以那时候进面分数低,竞争也不激烈。反观近几年,随着某笔、某知等线上公考机构的崛起,培训价格越来越平民化,几百块钱就能学到很实用的课程,甚至还能多次回放,而各种教材资料也能在网上免费下载,甚至在淘宝等网站低价买到,所以大家的成绩都在明显提高。第二,大学生数量增加,素质越来越高。 大学毕业生数量年年递增,九零后已经成为公考主力军。要知道,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学生的素质越来越高,九零后知识面相对八零后有明显提高,加上中学阶段和大学课程的多次改革,基础底蕴越来越好,应试能力越来越高。第三,新闻媒体和培训机构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由于培训机构的大力推动,制造各种新闻热点,加大了公务员考试的热度,从而带动更多的家长和考生选择加入公考大军当中。第四,社会经济环境的反面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越好,营商环境越好,提供的就业创业岗位和机会越多,考公务员的人相对越少。反之,考公务员的人就越多。这点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明显,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在没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下,当然会有很多人选择相对公平公开的就业途径,那就是考公务员。第五,传统官本位意识的影响。 我国几千年的官本位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大家在网上公务员考试论坛看看就知道,大多数考生考公务员,还是本着想当官去的,所以还没有考上,就会先大厅提拔快不快,待遇好不好,权力大不大。这虽然是一种正常的求职心态,却不是公务员应有的初衷。 这是你的错觉,考公务员的难度并没有发生变化。近年来公务员报考人数不但相对稳定,而且今年还出现了部分岗位无人报考的新情况。至于说感到难度逐年提高,这种感觉是基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报考人数规模较大。近年来都是如此,一方面每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900万左右,其中相当数量的人都把报考公务员作为就业选项之一;另一方面历年未就业人员也在反复尝试报考公务员。所以,报考的数量规模总体上没有变化,因为数量多,才会感觉好难。 第二,过于关注竞争激烈的岗位。如果报考时总是盯着那些热门职业热门岗位,那就会看到极高比率的报考岗位比例,有的达到1000:1,甚至还有的岗位更高。这种情况下,怎么会不难,那只能会难上加难。 第三,优秀人才增多。近年来不但是国内985和211名校应届毕业生参加报考公务员,还有硕士博士,以及部分海外名校的毕业生,这些人素质高专业能力强,他们加入后势必将抬高录取门槛,所以说这也是感到报考难度大的一个原因。 总而言之,如果自身不过硬,那么只会感到报考难度会越来越大。 今后,公考上岸的难度会大大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竞争加剧。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加之此次疫情的影响,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日子,真的不好过,甚至大企业也要降薪裁员了。 不管是在校大学生,还是社会上跳槽不顺利,还被996折磨得没有生活的社会人,都把体制当做一个很好的避风港。 人们原来极其鄙视的朝九晚五的稳定,现在成了安乐窝了。 现在不管是国考省考,甚至是县区事业单位统考,报考比例都达到100比1以上了。特别是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越穷,公考、事业单位越热门。 不能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也行,再不行,也要弄个政府临时工。 人多也就算了了,关键是招考人数也少了,今年国考招考人数比之前少了40%。机构改革后两年,省考招考数量必然也会受到影响,三四年后才会基本恢复正常。 二是要求越来越高。 先不说报考要求了,省直和中央机关,硕士以下基本不考虑,而且很多岗位都留给了应届毕业生的定向选调了。 若干年以前,很多乡镇岗位,大专生还是欢迎的,现在不是正经的本科,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再说到申论的要求,以前可能你能把一个事情说清楚,说明白,语言看起来还不错,就行了。但现在肯定不行了,大纲里要求考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就是说,材料给你污染相关的素材,你要能够想到自己家旁边,甚至全国此类污染的其他问题,并且要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还要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思路(不是那种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此类假大空的屁话)。 再谈面试。现在考生精明了,培训班也精明了,面试官也更精明了,大家都不笨。如果你对问题没有深刻的分析,不能提出有深度的观点,说话还一嘴的假大空,一点不接地气,不符合实际,那你只能祈祷你的对手都是弱智才能过关了。 比如说,某中央机关的面试题,请你谈谈对新时代的理解。 你如果讲不清楚新时代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新时代的概念,而是一味歌功颂德,新时代好啊,新时代棒啊,新时代呱呱叫啊,那就白瞎了你多年为笔试做出的努力和牺牲了。 总之,竞争加大,要求提高,对报考者来说,上岸的难度真的大大增加。但比起人家韩国人考公务员,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韩国的公考圈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准备3年是必修,准备5年是基本,准备7年是选修。有些人连着考十几年,只为一个公务员。 根据这些年的观察,体制内上岸的难度确实是越来越大了,当年考130就是高分了,现在不考个140或者140以上,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高分。出现这样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体制外发展越来越不容易,很多行业的红利期已经过了,进入了低层次内卷状态,即使在这些行业长期发展,也没有实现收入质的增长的机会,而随着年龄增长,35岁现象成为困扰企业人士的职场魔咒,为了寻求安稳,很多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纷纷报考体制内,加上应届毕业生越来越多,两支队伍加在一起,必然导致竞争惨烈。 第二是各种培训越来越多。以前不少人考公务员都是裸考,现在线上线下培训发展得十分兴旺,参加培训已经成为大多数考公的一个必选项,大家都去培训,都采用题海战术,那么必然导致分数水涨船高。 第三是体制内有自身的优势和吸引力。收入稳定、保障健全,不用担心被解雇,有一些社会地位和岗位影响力,能够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一些小便利。等等。 本人从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也有同样的感觉。总结原因主要如下: 1.报考人数增加。津补贴不断规范后,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待遇也迎来了一个大的调整。尤其是近几年,很多地方体制内的待遇涨幅很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岗位吸引人数增加,报名人数水涨船高。 2.试题命题优化。竞争更为激烈后,命题专家就会想法设法与培训辅导机构对抗,提高试题的区分度。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面试试题的命制更贴近工作实际,所以这几年应届生能上岸的越来越少。 3.报考条件放宽。随着招录(聘)越来越规范,一些限制性条件逐渐被取缔。因人设岗现象基本已经绝迹,乡镇招录(聘)多为不限专业,这导致了不少冷门专业的考生也有了报考机会。 4.油条考生增多。公考是一场修行,公考油条很多。很多人都专心备考多次才能上岸,这也直接拉高个整个公考队伍的竞争水平。 竞争难度加大,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这在儒学文化圈是必然的现象。 我们的邻居韩国,公考之热丝毫不输我国。 即使是日本,也是在企业采用终身雇员制才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公务员追逐的热度。 第一,反套路题越来越多。比如某地公考面试题出了这样一道: 现在面试培训班越来越多,你有没有参加培训班?你对此现象有什么看法?——与之前大家准备的题型非常不同,且有明显反套路的倾向,让大家措手不及。 第二,竞争日趋激烈。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体制内政治生态越来越好,公务员待遇也逐年提高,收入稳定的特点在疫情下显得颇具吸引力,公务员越来越成为大学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出路,考的人多了,特别是高手的加入,岗位相对竞争必然激烈。 第三,不少"混考""裸考"的考生,增加了炮灰底数。虽然公务员考试淘汰率高,但是也应当看到上不了岸的其中有相当大比例的考生没有认真准备,很多人甚至认为申论就是写作文,行测没做几套真题,更谈不上系统训练,在与人竞争时没有任何优势。这些人的大量淘汰也显的上岸很难。 其实今年公考是很好的机会,各地招考数量大幅提高,所以还是要有信心,不要迷信公务员考试有多难,有多神秘,上岸的其实不在少数,只要选对学习的路子,找对技巧和关键,成功不是梦想! 你好,华图在线作为专业的公考教育培训机构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一、 报考人数增多,竞争更加激烈 首先,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加剧了公考一族的竞争力。一直以来,应届毕业生都是公务员考试大军的重要主力,公务员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首选就业出路。2020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高达874万人,这当中无疑有相当一部分加入到了今年的公考当中,竞争程度更加激烈。 其次,疫情带来的不稳定性更加凸显了公务员的优势。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生产经营遭受严重打击,导致员工普遍降薪甚至失业。这时公务员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不用担心失业问题,加上体制内政治生态越来越好,公务员待遇也逐年提高,想考取公务员的人数自然越来越多。 二、 试题难度增加,反套路题变多 随着公务员考试越来越规范,出题人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为了更好选拔到人才,拉开分数差距,历年考题的广度、深度和难度都有递增趋势,因此考题显得难度逐年增加。以2019年国考省部级申论题为例,很多考生看到题目都懵了,不知道从何下手。但看前几年的申论,大作文还是很好入手的。这其实也是因为现在裸考的考生越来越少了,很多同学都掌握了大量做题的套路,所以出题老师就给你来个反套路,笔试题难度越来越高,面试题越出越怪,就是不让你套路。 三、 对考生要求越来越高 先来说报考要求,省直和中央机关,硕士以下基本不考虑,而且很多岗位都留给了应届毕业生的定向选调了。若干年以前,很多乡镇岗位还是欢迎大专生的,现在不是正经的本科,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再说到申论的要求,以前可能你能把一个事情说清楚、语言看起来还不错就行了。但现在肯定不行了,大纲里要求考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谈面试,现在考生精明了,培训班也精明了,面试官更精明了。如果你对问题没有深刻的分析,不能提出有深度的观点,一点不符合实际,那你只能祈祷你的对手都是弱智才能过关了。 总之,竞争加大,要求提高,对报考者来说,上岸的难度真的大大提升。图图给大家的忠告就是:尽早准备,越早越好;提升能力,不要套路!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更多公考资讯和备考干货,欢迎关注头条号华图在线! 我是2013上岸某省公务员,后又离职去某公考教育机构做讲师,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公考研究领域,通过切身经历,感受到公考的门槛在无形中抬高了。现在离当年上岸时间有点久远了,当年的培训也挺多但没有现在这么普遍,备考报班率也没现在这么高,其实,应该说培训机构将整体的公考应试水平拉高了,现在很少有甚至几乎没有不备考就能上岸的例子了。所以,在整体来说,公考报名比没有下降。而大家的水平是普遍提升的,考公的难度确实是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