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成绩好的女孩子在高中成绩会下降吗?各地重点高中前一百名里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这个主要看在文科班还是理科班。
在高中阶段理科的学科中,男生名列前茅的比例肯定是比女生要多得多。
你去看一下理工大学的男女比就知道到底男生女生在哪方面更强了?
文科班里面女生的成绩是不会掉下来的,女生普遍记忆力比较好,字又写的好看,所以在文科里面有天然的优势,所以学文科的女生,前100名的比例肯定比男生要多的多。
但是如果在理科班里面的女生,她还能够名列前茅,那么这样的女生是无敌的,因为他本身有女生学习文科类的优势,所以像语文英语生物这种需要靠记忆的科目他们肯定不会差,与此同时数理化的成绩又能够达到理科生的优点水平,那么这样的学生是非常厉害的。
文科强的男生,靠文科数学上面的天然优势以及地理计算上面的优势也是无敌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绝大部分的理科优等生是男生,但是考入清华的女生比例仍然很高。虽然文科优等生大多数是女生,但是考入北大的男生比例也不低。
女生如果学的是理科,看他分数会不会降,主要就看他初中的时候有没有参加数学物理的奥林匹克比赛,如果有参加过奥数或者物理奥林匹克的,通常来说到了高中,分数也不怎么会降。因为初中的数学物理奥林匹克本来就有很多高中的知识。高中的考试要求对他们来讲难度并不算很大。
如果女生学的是文科,那么就看她的记忆力了,基本上记忆力好的分数肯定是不会降的。女生通常也比较乖,会勤奋读书。一般来说读文科是不需要什么担心的。
女孩子到高中后成绩会下降的大约占到80%多。一般考试下来,前一百名理科中女生大约就三十个左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如果孩子是女生的家长要及时关注。一、身体方面的原因
女生到高中,成绩会下滑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生理期。
我教过的学生,曾经看过几个女生,生理期来时痛得死去活来。连下楼梯都要其他女生扶着走。这种状态下是无法学习的。有的学生甚至请假回家。
正常情况下,女生生理期一来,肯定有三天左右的学习会受到影响。一年算下来就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高中三年下来算一下时间就有点多了。
所以这个生理期的原因就会使很多女生的成绩受到影响。
同时,女生最怕的就是在考试的时候碰到生理期。如果是高考,一般会进行调节。但是平时考就不一定了。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平时考试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个真不好说,如果是周考可能不会有太大影响,反正每周都有考试。如果是碰到月考或者大型的模拟考试。这个影响就非常大了。考不好,正常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一周到二周左右。
所以,家有女生的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生理期的时候进行疏导。不然影响还是比较可怕的。二、初高中学习方法转变的问题
初高中各科的学习方法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同时思维的方式也会发生较大的转变。小学初中的知识偏向基础,所以对女生来讲是有利的。
女生都比较乖,教师让学生该背该记的内容女生一般都会去做。当然,小学初中的内容主要都是记的内容,需要思维拐弯的内容比较少。所以女生在这阶段考高分就比较正常。
但是进入高中,知识的深度和难度都会极剧增大。思维能力一提高,初中阶段对只注重记忆的女生来讲就无法适应了。这主要体现在物理和数学上面。很多女生高中的物理和数学上的学习是非常吃力的。所以学历史的女生就特别多。我今年教的高三文科班,一个班五十多个人,男生只有五个人。
如果到高中不改变学习方法,建立理科的学习思维,女生到高中念理科是非常痛苦的。
而对于男生来讲,小学和初中还是比较爱玩的。对学习基本上不是太上心。你叫他向东,他偏会向西。你叫他念书,他偏会唱歌。男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大概率比女生少得多。上到高中以后,很多男生会突然觉醒。
然后学习成绩就会突飞猛进。今年高考的班上就有一个男生,高二时还在班上排二十多名,但是接下来游戏不玩了,全身心的念书,高考时班上考到了第二名。这不是个别现象,第一名也是一个男生,前十名只有一个是女生。其它班的情况也差不多。三、容貌有时也是一种原因
不可否认,书念得好的女生大概率生得比较可爱和清秀。而生得比较漂亮。爱情在高中阶段总是会发生的,而且会让学生感到美好。
我有一届的学生。毕业后到我家里坐的时候,大谈特谈谁和谁是一对,晚上内宿生会用突舍里的电话乱拨其它学校女生宿舍的电话(别问他们如何知道对方的电话)。然后一聊天就是一个小时。
我记得当时有问他们:为什么念书时这些事情你们没有说呀。学生笑着说:谁会和老师们说呀。
现在通信这么发达,虽然说学校严格控制手机,但是连大型考试都有意外情况出现,所以青春的骚动我们做老师的是无法全部掌握的。加上一些电视剧和电影的推波助澜,因此某些学生不可避免地坠入情海。
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长得漂亮的女生正常情况受到关注度是比较高的。加上高中生的世界观和感情观还停留在颜值阶段,所以如果女生特别是漂亮的女生一旦陷入感情的漩涡,成绩大概率会下聊。这也是成绩好的女生高中成绩会下降的重大因素之一。四、心态调整不过来
女生在小学初中因为学习得好,是班主任和教师手中的宝。说一句不过份的话,打一个喷嚏都会有好多老师去关注。如果成绩一下滑,那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了。谈话,找父母,查原因。一整套下来,会让学生心里充满了阳光。
但是一进入高中,就全变了。班上的学生都是学霸级的。(因为只有50%左右的学生才有希望进入高中)。原来都是美丽的天鹅,可转眼间成为了丑小鸭。心理落差是极大的。
有的教师教了学生一年,都不一定记住得住所有学生的名字。偶尔考差了,老师也不一定会找她谈话(这个其实也正常,高中老师不可能每次考完后都找所有的学生做思想工作,正常是找考试退步比较大的去分析试卷,其它的学生一般就不找了)。
但是要让女生自己去找老师分析原因,有的是胆小,不敢去。有的是怕被老师批评,不愿意去。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所以家有女生的家长,做工作时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一有机会就问老师。多在老师面前暴光,这样老师才会更加关心你的孩子。(这个我以前的文章也有提到,这边不再多说)五、做题速度不快,不懂得自己找作业做
这点对很多女生来讲是致命的。有的女生写字虽然比较清晰,但是写字的速度比较慢。所以做题的速度就会比较慢。好多女生到后期做题速度跟不上,因此考试时间就不够。加上思维的原因,试卷做不完的女生非常多。
高中阶段其实不是老师布置什么作业就做什么作业。这是非常错误的。就我儿子来说,自己买了很多的参考书(孩子今年毕业后把书本一卖,卖了二百多元,但如果算起来,这些书按书本价格打六折买,花掉的钱都差不多上万元)。
高中阶段学生要懂得自己找作业来做。找什么作业呢?自己的练习或者试卷做错的后,找相似的题目来加强巩固。女生普遍比较听话,做什么作业都按教师的布置进行,不懂得自己找作业。
要知道,知道自己哪个知识点不懂还不够的,一定要用练习对这个知识点进行巩固进行加强。
建议:多练习写字速度,多买几本参考书,参考书不一定全做,但是一定要懂得如何去用。
就这以上五点吧,看到的朋友可以发表一下各自观点,多留言进行评论。我想,多多少少对一些孩子有些用处的。
初中成绩好的女孩子在高中成绩会下降吗?各地重点高中前一百名里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不能从表面的分数来判断成绩好坏,比如初中数学90分的学生,到了高中学生考80分,表面看分低了,成绩下降了,但要从题目难度,知识量来看,这个学生的成绩提高了,排名也会比初中的时候靠前。成绩是提高还是下降,要看她的基础,学习习惯和方法,意志品质,自控力等。
从这些年各个省高考统计看,每次几乎都是女孩子完胜,成绩普遍比男学生好,这也颠覆了一些说法,如上了高中,女孩子就不行了,男孩子多了以后,知道努力,成绩能上去,女孩子理性思维差,高年级学数学、物理会吃力等等,事实证明,女孩子的优势是能管得住自己,所以成绩往往很好。
中国的婚姻观念,普遍认为男比女要强一些,好像这才是对等的,但现在高学历的女博士,女硕士明显比男孩多,就出现了大量的高学历的剩女现象。
初中成绩好,并不代表高中成绩也好,说到各地重点高中,前一百名男生多或是女生多,这个不好评论,因为,每年的生源会有所不同。为什么说,初中成绩好,并不代表高中成绩好呢?我就见过一个女孩,初中时在县上招实验班,当年全县前三百名录取了,高考后那女孩进入民办三本,当然,这是个别现象,所以说没有的绝对性!
谢邀。
我看了下面的回答,有的是说男生在高中普遍比女生聪明,我认为这是一种偏见。
因为很多孩子从小到大,长辈都是这样说的:女生到了高中以后,成绩不如男生 。
所以到了高中,如果一个班里的女生成绩差,别人就会说她不聪明,如果成绩差的人是男生,别人就会觉得他不是不聪明,只是不努力。
似乎在我们的观念中,男生就是比女生要聪明的,在我看来这是性别歧视。
比如我们班里的前三名,第二和第三名都是男生,只有第一名是女生,
但是第二和第三名偶尔会被别的同学超越,只有第一名一直是总分第一,这是女生比男生笨吗?
每年各省的文理状元中,男生和女生的比率基本都是五五之分,这是女生不聪明吗?
为什么有的女生升入高中之后,成绩严重下滑?
我们班就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她在全县最好的初中上学,曾经考过年级第一,高中来到了我们学校以后,
高一成绩还好,能保持在年级前五十,到了高二分科后成绩明显下滑。
我问过她原因,她说还是个人原因较大,高中接触的外界诱惑多了,
就把心没有全部放到学习上,没有考虑过学习效率的问题,浪费在打扮和生活小事上的时间比较多。
为什么初中学习好的女生,往往都是班里很好看的,但是高中和大学学习好的女生在外貌上没有那么亮眼?
因为初中的女生基本都不打扮,因为成绩出色经常受到赞扬,出席学生代表,所以各方面发展情况都比较好。
高中大学的女生渐渐学会了打扮,学习好的女生在打扮自己上用的时间少,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所以显得不那么漂亮。
下图为王心仪,201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我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
如果是在学习成绩比较好的班级,那么前几名女生比较多。
如果是在学习成绩比较差的班级,成绩前几名中男生比较多。
这也是因为男生比较独立,在外界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能够独善其身,一心一意地学习,各项决断力,执行力都比女生更强。
女生比较感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是在好的学习环境下,很容易做到专业的学习。
就像我们学校今年的情况,高一的前三名中,第一和第二是男生,第三名是女生。
高二的前三名中,第一和第三都是男生,第二名是女生。
到了高三,年级的前三名都是女生,因为大家都在努力学习,整体的学习氛围与高一高二大不一样。
综上所述,初中成绩好的人,在高中能不能继续保持好成绩,完全取决于个人,
跟性别没有联系,德国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女生获得的考上大学和考上研究生的几乎比男生多。
如果女生在高中成绩下滑,不要觉得自己不行,
从智力上看大家都是一样的,认真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学习上懈怠了,是不是学习效率变低了?
学习方法还是那些老话,认真听课,不要走神,做好错题积累反思,高效率做题,研究规模,利用好课余时间,勤奋努力。
初、高中六年,我一直带孩子学习,是比较认真细致的家长,现在儿子在985大学读大一。回答以上这个问题,我以切身体会作答,高中文科不清楚,这里只谈理科情况:
一、所看到的现实总体情况。我直截了当地说吧!初中成绩好的女孩子到了高中成绩百分之七十会下降,只有那些不到百分之三十的女生成绩能稳住或者稳居前茅。我再肯定地告诉你,别的城市我不清楚,但就我所在这个地级城市重点高中高三后期,前一百名里男生占了大部分,女生仅占少部分。
二、初中时的情况。初中时,从初一开始,我就发现,每次考试,我儿子那班前十名,女生通常都占6名或7名,而男生只能占4名或3名。到最后考上重点高中时,也几乎是这个比例。以我儿子高一班级男女生比例就可以看出来,全班60人男生占24人,女生占36人。
三、高中时的情况。但是到了高中后,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及期中、期末考试,前十名中女生占比依然优势明显,男生占比依然份量少些。但能感觉到男生成绩排名总体在进步;而那些以优异成绩考进高中的女生表现出成绩不稳定,总体来说成绩有下滑的趋势。以我儿子为例,他刚进去时中考成绩全年级排370名,第一次月考470名(全年级近900学生),我开始警醒注意,找出下滑原因,放弃了住校进行走读,再制定措施,做到有的放矢,等到期中考时就进到390名,期末时进到了200多名,高三时进入了百人榜。这期间,和我儿子一个班的有位女同学,听她妈讲学习非常刻苦,初中时在班里也是前三名的主,中考成绩全年级排280名,到了高中后,还是沿袭了初中的学习方法,高一高二各次考试都是在三至六百名内来回波动,成绩始终不稳定,还上不来,高考时还考砸了,一本线都没上。我儿子中考成绩没她好,但最后高考还整了个985。
四、985大学工学类专业情况。我儿子上的是985大学工学类专业,他们班30人,其中女生占4人,男生26人。
五、女生中的姣姣者。我连续三年,查了一下我们所在城市重点高中最后高考前百人榜成绩排名,男生占了六七层,而女生只占三四层,并且成绩靠前的多数是男生,这正好和初中关注的成绩优秀男女生占比相反,巅倒了过来。但女生中也有个例,高一、高二时每次考试,我儿子那年级百人榜第一名,始终被一个在中考中考了全市第一名的神女生霸占。到了高三,这第一名宝座,偶尔就有"理提班"的男生上位了,但这女生依然保持了强劲势头,隔三差五考试又把第一名宝座夺了回来,最后高考上了青华。
我们今天只说现象,不分析原因,你也没问原因。所以不知这样回答是否让你满意。下一个问答,我将有针对性地就女生高中想学理科提前该怎么准备做一解答?敬请关注!
女儿在县重点高中上高二,前天开学送她到宿舍,才发现她班里只有一间女生宿舍,住着5个女孩,也就是说,她班里只有5位女生。
女儿所在班级是年级重点班,是年级前50名学生,没想到女生竟然这么少。
去年高一时,学校按中考成绩分班,全县前50名进重点班,后来在高一上学期末和高二开学前,根据考试成绩又对重点班学生进行了两次调整。
女儿中考发挥一般,第一次没能进入重点班,但她的成绩稳步提升,在第二次分班时调整进重点班,后来一直"坚守"在重点班。
我保留了女儿所在重点班的每次考试成绩排名表,从表里可以看出以下几种情况。
1、最先根据中考成绩分班时,重点班女生人数为22人,占44%,这个比例相对正常,说明女孩在中考中几乎跟男生势均力敌。
2、重点班第一次调整时,调出15人到普通班,其中女生占了11人,占调出人数的73%,而调进的15人中,女生只有2人,其中有我女儿。
3、重点班第二次调整时,调出11人,其中女生9人。调进11人中,女生只有1人。
这样,经过两次调整,这个重点班只有5位女生了。
4、重点班留下来的5位女生,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排位分别是年级8、13、15、30、36名,她们在高二时还要至少经历两次考验,才能在高三时留在重点班里。
我女儿读初中时,年级前10名大多是女生,她两位初中女同学中考成绩挺好,高中第一次分班时都进了重点班,但先后被调整出来。
为何初中女生进入高中后学习成绩下降居多?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女孩进入高中后学习思维、学习方法没能及时调整。
初中阶段,老师教学一般以中考为参照,大多数省市中考试题规律性较强,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般能准确"把脉",教学生多以掌握套路、重识记、多刷题为主,女生由于心理特点,更喜欢这样被动的学习方式,效果也比较明显。
而到了高中,学习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学科与初中内容关联不多,学习过程主要以探究感悟为主,老师不再是保姆更像是一个引路人,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感性思维转化为逻辑思维,很多女孩面对这一突然变化,明显"水土不服",疲于应对。
去年中考后,我利用暑期把女儿送到一个高一衔接班里专门补习数学、物化和英语,所以她到了高一后,调整得比较顺利。
现在想想,这一步还是走对了。
其次,女孩一般心理相对脆弱,患得患失,导致压力太大。
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心思比较敏感细腻,情绪波动往往较大,生活上学习上的琐事,都可能让她纠结难过半天。
我女儿初中时同班的一位女生,中考成绩全县第3名,但在高一期末时被调整出重点班。
女孩父母对她要求特别严,她老怕考不好,内心焦虑,吃不香睡不着,结果考试时发懵,还是没发挥好。
而我女儿恰恰相反,尽管基础没她同学好,但她心思单纯"没心没肺",我也经常给她减压,告诉她无论考得怎么样,我们都能接受,我们相信她已经尽了力。
所以,她虽然成绩不够拔尖,但一直呈上升趋势。
网络上有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各地高考状元中,女生比例反而高于男生。特别是近年来,高考状元女多男少成了一种常态。
这说明女孩经历过大浪淘沙后,如果能将优秀保持到最后,说不定还能"剩者为王"呢。
中考中,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女孩子居多。这是因女孩子的性格决定的。女孩与男孩相比偏于安静。读书是需要静下心来读,而男孩相对偏于好动,不少静不下心,学习的质量会大打折扣。初中的功课不难,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一般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再一个原因是,通常情况下,不少女生的文科好于男生,而不少男生的理科好于女生。
至于进入高中以后,不少女生仍然保持很好的学习状态,仍然一路领先。当然,也有少数女生缺乏自信,加上学习上习惯死记硬背,缺乏灵活性,因而逐渐落后了。
现在的高考,语文、外语与数学占分比例很高,女生在语文外语两门上占得先机。因此,在高中重点班,男女优生比例在伯仲之间,把物理化学都加进去的话,男女生很难分出胜负。
因此,有些高中女生受习惯
舆论的影响,认为进入高中女生比不上男生是正常的,产生自卑心理,这样显然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女生应摒弃这种旧观点,敢于跟男生一争高下,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孩子上初一的时候我发现班里前几名都是女生,某次排名前十名中第五和第十是男生,其余都是女生。这稍微有点颠覆我的想象,于是查询了一些资料,发现几十年以前人们普遍的观点——女生小学学习好,男生在中学(或者高中)学习好的看法早都过时了。凡是能查到确切有统计数据的全都无一例外的证明女生在整个中学阶段在学习上对男生处于全面碾压态势。男生有明显的语英两科劣势,而女生没有一科明显的劣势,即便在传统大家认为的数理化三科,也没有任何统计数据表明女生成绩弱于男生。所以以后类似提问者最好提问"初中成绩好的男孩子在高中会不会成绩下降"。
此说法影响不可小觑
好多人持有一套说辞:女生在中学学习好的上了高中成绩会下降。他们言辞凿凿,说的煞有介事,会让很多人信以为真。也有许多人把有些女生高中阶段的成绩下滑归结为性别原因,成为掩盖事实真相和本质的遁词。
这种说法极不科学,甚至对个体危害巨大。甚至许多女同学掉入这个魔咒,认为不可抗拒,于是自暴自弃,不能自拔,最后致使自己成绩一路下滑,贻误大好青春。学习好不好与性别有关?
高中成绩好不好与性别没有多大关系,与学习方法、思维模式有直接关系。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一般能考上高中说明智力都可以,即使不算智力超群、出类拔萃,最起码能过的去,借用俗话"脑子够用"。
高中阶段学习的知识已经很多了,而且由于高考在即,这就要求他们在两年的时间学完正常需要三年才能学完的内容,可以说时间短任务重。
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梳理、总结、规划、反思,自学能力已经要求非常高了。
但这里有一个矛盾:
老师控制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把学生时间几乎全部占用,尤其是现在盛行的军事化、半军事化管理,学生几乎所有活动全部纳入学校规划体系,这就是大部分孩子疲于奔命、三年无休止的原因。
这样,老师的教学水平其实决定着孩子的学习水平,因为学生学习对老师形成了高度依赖关系——注意,这种关系可不是学生的选择,学生没有选择权。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老师教学水平有高下之分,学生又无可选择,碰到水平高的还好,碰到水平不高的呢?
这其实就是学校的霸王餐理论:好坏都得吃,不吃不行,军事化你!
所以替学生说句公道话:学校如果没有教会学生学习,没有教会他们动脑、思考,他们没有独立行走能力,是校方原因,与学生无关。 想上985对吗?摇头晃脑的那一种
现行学校体制能做的是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能应对各种考试。那要记住知识我们惯用的方法就是背诵、题海战术,而且对这些好像特别情有独钟。
而这些方式方法又非常折磨人,是一种非自然的习得方式。学生没有学习能力,学校又给不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也锻炼不出学生学习能力,于是我们就会看到某些学校的学生像疯魔一样读、背、做题,老师疯狂布置作业。
但好多学生很不适应这一套,还得学好,学生们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我们都懂得。结果好多学生厌学、学不好,这个结果很合情理又很自然。结论:学好学不好不在性别,谁有学习能力、谁有自我规划、自我成长能力谁就是赢家。如果没有,整天被老师追的团团转,学不好很自然。反思:教育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行走,但学校却抓着不放,把学生时间全部占用,潜台词是学校这一套、老师这一套是好的、对的。但果真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