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君翊 一档免费的公益节目,数年来尽心尽力地科普、受到无数人的喜欢,却被控诉侵权,节目主持人甚至要面临千万级罚款。 这事听起来,滑不滑稽? 可惜,这就是现实。 7月10日,《谭谈交通》主持人谭乔发布微博称,正在外面拍安全宣传视频,惊闻《谭谈交通》被下线,并可能面临数千万的巨额赔偿。 "十几年来在网络上被大家无偿观看和二创传播,你们的谭sir我最后可能赔得裤子都没了,真是好手段。" 谭警官的字字句句,都透露着无奈与讽刺。 不仅如此,目前B站上所有的二创《谭谈交通》的UP主,甚至仅仅只是剪辑转发的视频,都已经被强制下架。 这只是一个开始。 谭乔说:"B站清理完毕以后,作为成功的案例,对方会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地进行清理。" 也许很快,我们就再也无法在免费公开的平台上,看到这个号称"公益科普性质"的节目了。 因为流量,忘了初心,才是最可怕的事。 《谭谈交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这是成都本土一档寓教于乐的交通警示类节目,于2005年开播。 如果仅仅如此,它的被下架,并不足以产生如此的轩然大波。 其实比起一档普法节目,《谭谈交通》更像是一部聚焦于中国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启示录"。 11年前,有一位单手骑车被一位交警拦下,这本是成都街头最普通的一幕。 但拦人的交警是谭乔,而被拦下的骑手,则是后来红遍全网的"气球哥"。 被拦下的"气球哥"毫不慌张,像多年老友一样和谭Sir打招呼。 他说自己看过谭Sir的节目,面带微笑地接受教育,还要送谭乔一个气球,表达初次相遇的爱。 话匣子就此打开。 寥寥数语中,谭乔知道了气球哥坎坷的一生—— 老婆因为他没钱跑了,他干过一些不太正当的工作,现在不干了,就只能卖气球。 兴到浓时,气球哥甚至引吭高歌了几句。 荒腔走板、调不成调,但气球哥的豁达,却就此印在了每个观众的心中。 而十一年后,《谭谈交通》早已停播,谭乔却又在节目之外与气球哥再次重逢。 气球哥认出了谭Sir,像只是昨天才告别一样打招呼,还把他带到了自己家中。 他的家,是一间月租200的屋子,放着一张老旧的木床。 墙面霉点斑斑,塑料袋就是他的收纳。 气球哥有些羞涩:"我的房子要比现在好,我早就想跟你见面了。" 但气球哥一如既往的乐观。他的床头放着一本书本,整洁如新。 就像是他在这残酷人世间,始终坚持的那一点纯白内心。 之后,气球哥接了一个活去给小超市搬货,搬一次能收20。 事后他表示要分给谭乔10块,就因为谭警官帮他搬了几箱。 他很穷,但他却依旧真诚、炽热、善良。 临别之时,气球哥对谭警官说:"我那年送你的灰太狼气球,好像过时了。" 像一部电影的尾声,或是一部小说的终局。 但《谭谈交通》的动人之处正在于此—— 他记录下的都是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故事,而这些现实的生活,却比虚构的作品还要触动人心。 透过谭警官的视角,那些普通人像开在灰尘里的花。 尽管满身泥泞,却依旧努力而朝气蓬勃地生长着。 如果说,"气球哥"是面对生活的唐吉坷德,那"福贵大爷",则是余华笔下的人物走进现实。 2011年的夏天,谭乔看见一辆载满了柴禾的三轮车,柴禾上还坐着一个人和一条狗,就把骑车的大爷拦了下来。 他说:"你看这个多危险,万一出个什么事,家里人难道都不担心你吗?" 没想到,就这样一个朴素的问题,却用寥寥数语,揭开了大爷的一生: "爸爸死了十一年,妈妈死了二十多年,老婆因为难产,连带着孩子一起死了。" "哥哥也死了十八年,世上唯一的亲人,只有柴禾上坐着的弟弟,弟弟药吃错了,是傻的。" "还有这条狗,养了十多年,也快老死了。" 为了能让傻了的弟弟在自己去世后活下去,福贵大爷拼命干活。 他给弟弟买了养老保险,办了残疾证,想着以后多少能有点补贴。 尽管如此,镜头里的大爷,脸上依然挂着笑容。 于是谭乔忍不住问:"为什么你看上去还那么乐观?" 而大爷连说了三遍"往前看",还说:"不要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 往前看啊,莫回头。 大爷在烈日下骑着三轮车远去的背影,浓缩成了万般皆苦的人世中,一个不屈的符号。 而"福贵大爷"的故事,也有后续。 十年后,谭乔和大爷再度重逢。 他说,除了当年的那条老狗被盗走外,生活一切安好。 弟弟还健在,自己再度结婚,女儿已经快5岁。 大爷现在以捡废品为生。虽然生活不富足,但他"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他希望关心他的朋友们,"都能为自己热烈鼓掌"。 鼓掌吧,为了我们的努力,为了我们的坚持,为了我们所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今年爆火、被戏谑为"儿歌暗号"的《孤勇者》中,有一句传播甚广的歌词: "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 而《谭谈交通》正是以一个基层执法者的视角,记录了无数个类似气球哥、福贵大爷这样的"平凡英雄"。 它用最亲切、最接地气的方式,科普着交通法规,也诠释着人间百态。 有一下三轮车就展示"腰马合一"的小伙子: 有60多岁,在情人节买玫瑰花给老婆的大爷: 甚至还有一言不合就让交警变"娇警"的大叔: 桩桩件件,引人发笑的同时,却也带着观众体会到了"生活"二字,背后的含义。 其实,聚焦于底层人物的纪录片,向来层出不穷。 但无法避免的,是采访人对受访者高处俯瞰的视角,带着某种令人不快的悲悯与同情。 可在谭乔的节目里,用唠家常一般的过程,让我们透过一名交警的眼睛,看到那些欢声笑语下包裹的人生内核。 故事全靠偶遇,道具靠路边捡,内容土到掉渣,后期制作最多五毛…… 但《谭谈交通》的质朴与真实,却恰恰成为了最打动人心的利器。 每个观众,都被谭警官的那句"那这次就不罚款了"触动过。 法不外乎人情。 这或许就是这档成都本土节目,可以火遍全国的原因。 《谭谈交通》到底有多受欢迎?没人说得清。 在向来以苛刻著称的豆瓣上,这档有些"土味"的节目,评分高达 9.5 分,甩下了不少知名导演的作品。 《谭谈交通》最火的时候,谭乔走到哪都会被人一眼认出。 有一次,他和演员朋友王迅一块去超市,他成了先被认出的那位。 还有十几位留学生,曾特意去成都请他吃饭,以感谢他和节目的陪伴。 甚至有一位德国姑娘,看了节目后联系他,说想跟他谈恋爱…… 2021年底,谭乔因曾经的节目片段再次爆红,在B站坐拥了超389.1万粉丝。 《我要上春晚》、《天天向上》等都邀请过谭乔上节目, 央视、北京卫视、湖南卫视等,都曾向谭乔伸出橄榄枝。 开出的条件也很诱人,高薪、有房,甚至还表示可以为他打造上亿的IP。 但谭乔都拒绝了。 他的想法很朴素:他舍不得成都,也不想脱下身上的警服。 其实,交警这份工作并没有那么光鲜亮丽,风吹日晒,有时还要面临质疑和辱骂。 当初的谭乔之所以会选择这个行业,仅仅是出于对成都这座城市的喜爱。 但这次,谭乔深爱的成都,却转身把刀子捅向了他自己。 《谭谈交通》,起初是由成都广播电视台与交警部门联合制作的公益节目,论理版权属于两方共有。 但这次向谭乔索赔、导致节目下架的公司,却叫成都游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该公司声称,已经从成都广播电视台获得了《谭谈交通》的节目版权,"维权于法有据"。 成都游术文化成立于2018年,此时的谭谈交通早已停播,这家公司全程没有参与其中的任何拍摄、制作、宣传工作。 那么,一家毫无瓜葛的公司,为什么可以随意处置这档节目的生死 ? 首先我们来看看,成都游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到底是"何方神圣"。 网络数据显示,成都游术文化注册资本为 50万元 人民币,每年的参保人数都为0 。 就是这样一家公司,"起诉他人或公司的开庭公告"却共有 61 条。 B站、抖音、咪咕、小红书、爱奇艺、腾讯、快手、百度、搜狐、乐视网、优酷、华为等, 都是其被告 。 其中,该公司许多案件的 立案时间为同一天 ,案由全部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 在知识产权法律界,有一个业内很熟悉的物种,叫做"知识产权流氓"。 具体的品种有专利流氓、商标流氓…… 还有成都游术文化这种等到所谓"侵权方"养肥之后再宰的"版权流氓"。 换句话说,这就是家职业起诉、并以此谋生的公司。 这种流氓企业,几乎是人人喊打。 原因很简单——这种行为完全不是为了维护知识产权,而是钻法律漏洞,纯为发不义之财。 而这次,"流氓"盯上了普法者,企图再度进行一波"收割"。 真是恶心。 更大的问题在于,这样一家连普通民众都能看出问题良多的公司,却和成都广播电视台达成协议,拿到了《谭谈交通》的版权授权。 而且,授权时间从2021年9月17日至2026年9月16日, 长达六年 。 也就是说,在这六年期间,游术公司实际拥有《谭谈交通》的版权,并且可以对任何侵权行为进行维权。 那么,为什么只有50万注册资本、没有员工、成立只有四年的的成都游术能够顺利拿到版权? 成都电视台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才促成了这次版权授权? 这波吃相,委实有些难看。 谭乔在最近的采访中表示,截止到目前,从未有任何机构及公司找他签订相关协议,而成都游术文化也从未找过自己。 "我莫名其妙就被投诉侵权了。" 如果对方不仁,那我们是否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反将一军? 据悉,谭乔出镜主持《谭谈交通》节目,没有获得除了正常工资以外的任何商业报酬。 而不少成都民众愿意免费出镜《谭谈交通》节目,都是基于节目本身的影响力和公益性。 如果成都游术文化以版权为由,对《谭谈交通》节目进行全网围剿。 那么谭乔以及许多出镜的市民,是不是可以对其控诉侵犯肖像权? 一档喜闻乐见的公益科普节目,最后却落得两厢厮杀、一地鸡毛的下场。 何其荒诞。 谭乔曾在节目中,诠释着无数普通人与生活抗争的故事。 他是旁观者,也是记录者。 谁都没想到,多年后,他自己也成为了抗争的一员。 而谭sir的对手,却是流量背景下,企图将他敲骨吸髓的资本世界。 牟利者只看到了《谭谈交通》的爆火,却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样一档十七年前开播的"古早"公益栏目,能获得大众垂青。 说到底,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如此"走心"的节目,实在太少了。 无数为搏眼球、为拼流量的综艺层出不穷,如同复制黏贴般的网红脸成群结队,耗费着人们的时间,麻木着我们的审美。 却再没有任何一档如《谭谈交通》这样质朴的节目,能触动我们柔软的内心。 如果这次谭sir被围剿成功,那么镰刀下一个准备收割的,又是哪个真正被观众欢迎、却没有资本背书的作品? 今天是《谭谈交通》,明天就有可能是任何一个你喜欢的普通节目。 难道到最后,我们只配欣赏工业流水线下生产出的"奶头乐"吗? 是时候宣战了。 · 参考资料: 小疼music,《再见谭警官,当年火得一塌糊涂的《谭谈交通》,给他带来了什么》 王尔岚,《谭谈交通里的气球哥,11年过去了,你还记得吗?》 山西晚报,《全网刷屏!现实版《活着》的"福贵大爷"找到了,结局意外》 若风Speed,《谭谈交通全面下架 谭Sir真的要"赔到裤子都没了"?》 台海网,《谭谈交通下架,谭sir面临数千万巨额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