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财务总监和人事总监在级别上是一样的,但在职权上,财务总监高于人事总监,所以这样说的话,可以认为财务总监的职位更高。 我就是干人事工作的,我拿我们公司来做说明,大家一看便懂。我们公司是一家集团公司,总部在天津,全国各地有很多的子公司和工业园。我在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工作,我们公司平时会议很多,在集团型公司总部干过的人就知道,一般公司的总部都是有很多会议的。而开会就要有主持会议的人,通常都是公司的老总,但老总经常出差什么的,这个时候公司的会议还是要照常开,那由谁来主持开会呢?这是一个大问题。 我们公司明确规定,如果公司副总以上所有级别的高层领导都出差在外,若要开会,由公司财务总监主持会议。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就清晰的说明了财务总监的职权是比人事总监高的,即便平常同级别,但在开会的时候,财务总监的职位就是比人事总监的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都是总监,为什么财务总监要比人事总监职位高呢?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大多数公司都是以财务为中心的,关注的焦点都在财务上,人事是很普通的,不能直接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所以即便都是总监,财务总监的职权是要比人事总监大的,谁的职权大,谁的实际职位就高。 二是财务总监的作用要比人事总监的大,因为目前阶段,谁管钱谁为大,这几乎就是不成文的规则。财务总监手里掌握着公司的钱袋子,这是财务总监的资本和底气。而人事总监跟公司的钱是绝缘的,手里没钱,自然不能和有钱的财务相比。 三是公司的制度规定或习惯做法。也就是说,有的公司会在制度里面明确规定财务总监在整个公司里面的地位高于其他部门总监,比如我们公司就是这样。而有的公司是习惯做法,因为财务总监是替老板管钱的,老板不在的时候,财务总监就相当于起到老板的作用,自然比人事总监的职位高了。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个人看法,不一定全面,如果大家有什么高论,请留言探讨,大家都相互学习学习。 我的经历更适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做过十几年的财务总监,目前是人资总监,也曾同时任过财务总监和人资总监! 财务总监与人资总监,作为总监,在职务级别上是平级!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财务总监很牛,因为财务是管钱的。这一点在小企业里尤其明显!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人资是管帽子的,组织部牛不? 在我就职的国企里,前期财务和人资是一个部门,后来才分开,那时候财务对业务的渗透很强,人资相对弱势。但随着HRBP的推行,人资不但支持业务,还直接影响业务,导师带徒,技术比武,学习型组织等,都由人资主导。这时候,人资比财务有地位! 在民营集团,财务和人资都有些式微,因为运营强势崛起,财务做预算,运营也可以,人资做绩效培训,运营更落地。很多时候,地位是博弈的结果,最惨的时候,财务沦为核算员。 到底财务重要,还是人资核心,取决于企业的战略与定位,也取决于企业的发展阶段,内外部环境等影响,有时候也与具体的人有关,类似个人英雄主义。 总监是企业内部某一领域的第一监管人,是该领域工作与绩效的第一责任人。其任务是对所负责领域的工作执行及其结果打成进行监督和控制。人事总监,现在又叫人力资源总监是人力资源领域的第一执行监督者,而财务总监是财务领域的第一监督者。从职能上来看差不多,但是又有不同的地方。 职务的高低在不同公司不一样,取决于公司职级的划分标准 为了保障公司管理的秩序与规范性,顺利承接公司的目标,企业会对自己的组织形式进行设计。一般来说,层级制组织架构是现在常用的。在公司,职位的高低与职级的高低是一致的。 1.公司通常会进行职位族的划分,并按照一定标准设立职位等级 职级的设立有三个基本的依据。分别是公司的职能划分密集度,职位工作的宽度和指标细分的程度。 如果公司职能划分非常具体明细,那么岗位分工就比较多,精细化的分工带了较多的岗位,这个时候某一领域的具体职能覆盖较多,需要较多的层级进行分解和执行; 如果公司职位的工作宽度比较大,岗位职能覆盖比较广,就不需要较多的岗位和层级,这个时候职级就相对比较少; 如果指标的分解非常细致,逐层分解,指标体系的级别就可能需要较多的职务层级的支持。 2.人力资源领域与财务领域分属量大不同的领域。 人力资源领域与财务领域是不同的,人力资源总监与财务总监分属不同领域的负责人,其职务的高低取决于自上而下的级别划分。 一部分公司对人力资源和财务同样重视,就会把两者放到同一职务级别上,两者的职位一样高;有的公司比较重视人力资源,而财务则只是起到基本的核算和预算作用,那么人力资源总监的级别要放的高一些;有的公司更重视财务,人力资源次之,财务总监的级别就更高一些。 在不同公司里,两者级别的高低取决于离决策层的远近,工作越是靠近决策层,级别越高。但是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企业,两者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决定了两者的区别。 从运营的区分来看,两者没有高低区别 1.一般来说,企业的运营是以产品流为载体,以资金流与信息流为主线,以人的工作流为依赖的执行方式。资金流是作用于产品之上的,而承载资金流动、产品流动和信息流动的是人及其人的工作。 换句话来说,一切都是依附于人及其工作之上的。资金流属于财务的管控范围,是财务总监的监控对象,而包括财务工作在内的一切员工都在人力资源的监控之下。 这个意义上来看,人力资源总监无论职能覆盖还是权力对象都是很大的。 2.换个角度,公司的运营都是以资金作为关键支撑和作用驱动的,离开资金什么都不好使,有再多的员工也没有用,无论人、信息、工作还是产品的流动都需要资金力量的驱动 。 从这个角度看,作为资金运行监控的第一负责人,财务总监的权力和意义也非常大。 所以,职能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工作意义的不同,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职务的权力都很大。这是理论上的分析。在实际上,也是要看公司对哪种职能的需求更强,需求越强,职能越大,职位也就越高。 从公司的本质来看,资金和投资收益是第一位的 公司的天然属性是为了实现盈利,换句话说,就是为了挣钱。因为只有盈利股东和老板的投资才有意义,所以利益指标是摆在第一位的。 在公司内部所有的运营工作、技术工作、管理工作,包括人力资源的工作,都是为了实现产品在市场的快速变现和增值,目的是形成投资的增值和收益回报。这是企业的核心,也是企业的本质所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战略上的目标规划和实际的经营管理基本都是以收入和利润为主的财务指标作为第一指标,而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职能都是服务于这一指标的。 以公司财务运营和资金收益为工作对象的财务总监更加靠近企业运行的本质,居于主导地位,而人力资源总监的工作是为了财务指标的实现,处于从属地位。财务总监的级别应该更高一些。 公司治理的思路与企业的性质决定了两者职位的不同 1.有些公司注册公司的时候随便草拟一个章程,老板兼总经理一家独大,不需要也没有完善的规范的治理管理,这个时候人事总监与财务总监的职位高低完全取决于老板的一念之间。 2.管理规范的公司有固定的治理管理运行规则,定期召开董事会,听取高管的工作汇报。对董事会汇报工作,一定是有财务总监的,因为他的工作是董事机构关注的重点;而人事总监就不一定了,有的对董事会汇报,有的则不必汇报。 3.上市公司是有明确的规定,财务总监要对董事会汇报工作,但是没有人事总监工作的相关规定。可见在整体上,财务总监的工作要比人事总监工作更受重视,享受的职务应该更高一些。 相对来说,财务总监应该比人事总监的职务级别高。 但是财务总监未必是财务的最高负责人,人事总监也未必是人力资源的最高负责人。随着现代管理的发展人力资源也不一定以整体的形似呈现,其薪酬绩效部分较为突出,而财务也会分化称为利润中心、投资中心等不同的机构。 像腾讯公司,现在最高的财务职位是SEVP,首席财务官,也是腾讯的高级副总裁,而人力资源首席负责人则不在其最高层;而华为的董事会之下则既设立了人力资源委员会又设立了财经委员会,人力资源的最高负责人和财务的最高负责人都属于董事会成员。随意笼统的对两者进行职务对比没有可比性,也不具有实际意义,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如果非要分个高低,财务总监应该比人事总监高半级。 更多职场观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指尖视野",谢谢! 我的经历更适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做过十几年的财务总监,目前是人资总监,也曾同时任过财务总监和人资总监! 财务总监与人资总监,作为总监,在职务级别上是平级!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财务总监很牛,因为财务是管钱的。这一点在小企业里尤其明显!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人资是管帽子的,组织部牛不? 在我就职的国企里,前期财务和人资是一个部门,后来才分开,那时候财务对业务的渗透很强,人资相对弱势。但随着HRBP的推行,人资不但支持业务,还直接影响业务,导师带徒,技术比武,学习型组织等,都由人资主导。这时候,人资比财务有地位! 在民营集团,财务和人资都有些式微,因为运营强势崛起,财务做预算,运营也可以,人资做绩效培训,运营更落地。很多时候,地位是博弈的结果,最惨的时候,财务沦为核算员。 到底财务重要,还是人资核心,取决于企业的战略与定位,也取决于企业的发展阶段,内外部环境等影响,有时候也与具体的人有关,类似个人英雄主义。 首先财务总监和人事总监,虽然职务一样,但是任何一家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财务总监地位高多了,而且是属于高管,和副总同级别,基本都是对总经理负责。 现在的企业基本都是总经理负责制,下面有多个分管副总。 比如: 一个副总管人事和行政… 一个副总管技术和研发… 一个副总管市场和销售… 而财务基本直接对总经理负责。 我待过很多公司,上市和非上市都有,基本都是这样的组织架构。 还有基本上很多总经理或者CEO都是从财务或者销售市场晋升的。所以无论从职业发展还是公司地位,财务总监比人事总监都要好很多! 下面放一张简单的组织架构图,你了解一下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在大多数单位和公司,人事总监和财务总监都属于分管一个部门的中层业务骨干,级别相同,而且这两个人一个管钱,一个管人、管帽子,都属于比较重要的部门。 但是,在体制内单位工作的小伙伴应该清楚,很多省市县党委常委里面,组织部长一般都位列其中,这也进一步凸显了人事组织工作的重要性,虽然在企业里没有这种说法,但是同样的级别,我认为组织部和人事总监的权限应该更大一点。 比如财务总监,通俗来讲就是账房先生,因为财务总监自己本身不从事业务工作不赚钱,所以财务的主要工作,还是将公司的钱财保管好、打理好,当然这其中也会用到一些专业的财务知识,可是工作主线不外乎就是会计和出纳。 那么人事总监呢?假如稍微大一点的公司,尤其是国企里面,人事总监负责的事情可就有些多了,比如员工的招聘和引进,培训和日常管理,干部的选拔和考核,薪酬绩效制度的拟定等等,可以说每一项工作都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总之,人事总监和财务总监,虽然级别大致相同,但是现实当中,由于分管业务工作的重要性不同,所以人事总监的权力应该稍大于财务总监。 哥哥很后悔把人事总监让给我担任,因为财务总监跟人事总监在工厂里,虽然是同级别,工资待遇一样,但是权力差距太大了。 这件事情,还得从我表哥到深圳开工厂说起。我表哥在深圳开了一家水泥厂,在工厂刚运营初期,他就叫我和哥哥一起到他工厂里帮他。 当时我们在老家务农,虽然收入不高,但是每天都能跟家人在一起,生活过得还是很幸福的,所以我们不想离开农村,但是父母要求我们出去闯一闯。 父母之命不可违,所以我和哥哥才离开家乡来到深圳,表哥的工厂帮忙。起初我和哥哥来到工厂的时候,表哥把我们安排到车间里工作。 后来在第四年的时候,表哥扩大工厂的规模而我和哥哥,是表哥最信任的人。所以为了方便管理,他就把我们提拔为厂里的车间主管。 随着职务的提升,我和哥哥的工资待遇也有所提升,同时还能跟亲戚在一起,相互之间有照应。所以我和哥哥在表哥的工厂里,一干就是七年。 在2014年的时候,表哥还想把工厂的规模扩大。但是当时表哥指的扩大规模,已经不是在原厂原地进行扩大,而是要扩大到别的市里。 因为工厂位置分散,为了方便管理,所以表哥想成立人事部,财务部,以及销售部等工厂需要的部门。于是,表哥就在他的家里设宴,请我和哥哥去商量。 当时表哥说:你们兄弟俩也跟着我七年了,如今工厂要扩大规模,所以工厂的职位也有所变动,我留财务总监和人事部总监两个职位给你们。 表哥说完这番话之后,我出于尊重哥哥,所以我让哥哥先挑选职位。但是哥哥为人小心谨慎,所以他要求先看一下职位的职责和任务。 于是,表哥各递一张职位的职责和任务表格给我和哥哥观看。经过我观看职责任务表之后,我得知财务总监和人事总监的任务职责如下: 财务总监的工作职责:负责管理工厂的财务,以及每个月负责给厂里的所有员工发工资,同时核实厂里的伙食,机器维修等费用并开支。 人事总监的工作职责:负责招聘员工,以及开除不服从管理或者是不再符合工厂要求的员工,同时管理整个公司的人事调动,比如升职或者换工作岗位。 我们看完职务职责表之后,哥哥表示,他选择担任财务总监。于是我对他说:人事总监是手握大权的,你为什么要选择担任财务总监。 哥哥回答:我自己的事情,我都管不过来,我哪有闲工夫去管理员工,你就帮着表哥管吧,就算是人事总监手握大权我也让给你了。 后来,在我上任的第一个月,两个工厂的十二位车间主管,在总厂附近的饭店里点了一桌饭菜并且邀请我去吃饭。我不好意思驳他们的面子,所以叫上哥哥一起,就去赴宴了。 在饭局上,主管们不断给我夹菜,而且还夸我聪明能干,同时我跟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都静静地听着,没人敢反驳我说的话。同时,他们时不时还向我敬酒。 虽然哥哥也升职了,但是他们对待我哥哥的态度,还是跟我们之前担任车间主管的时候一样。嘻嘻哈哈,无话不谈,想说就说,没有忌口。 但是他们对我却很恭敬,所以引起了我哥哥的不满。在我们吃饱饭,散步回工厂的时候,我哥哥对我说:奇怪了,我们都升职了,怎么他们对你那么恭敬,而对我的态度还是跟之前一样。 我哈哈大笑过后,对哥哥说:因为你虽然是财务部总监,但是你却不敢不给他们发工资,而我敢不给他们调动工作岗位或者不提拔他们。 哥哥听了我的回答之后,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然后嘴里念叨:真后悔把这个人事部总监让给你当。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所以只是一笑而过。 两个月之后,工厂里的新宿舍建好了,但是我的家具和杂物太多,所以我趁着午休的时候,打电话给三位车间主管,要求他们来帮我搬家。 大概过了十分钟,两位车间主管带了将近二十个人来帮我搬家。因为不用我亲自动手,所以我就翘着二郎腿坐在工厂的大树底下看着他们帮我搬家。 而我可怜的哥哥,只有他自己和公司配给他的助理跟他一起搬家。当时他看到我坐在树下,于是就对我说:别人来帮你搬家,你怎么好意思坐在树下休息,赶紧去帮忙。 出于对哥哥的尊重,所以我听他的话,去搭把手。但是,两位车间主管把我赶到树下休息,不让我动手。他亲眼看到那一幕之后,摇了摇头。 后来大概过了半个小时之后,他们帮我把家里都搬到了新宿舍里,而我哥哥的家具仅搬了不到1/3,所以他要求两位车间主管带人去帮他搬家。 但是两位车间主管没有理他,于是他对两位车间主管说:怎么,我这个财务总监说话不好使是不是。其中一位车间主管回答:我们要回去休息了,下午要工作。 我担心哥哥尴尬,所以我当着两位车间主管的面说:既然你们要休息,那你们就回去吧,我自己帮我哥哥搬家。我话刚说完,两位车间主管就带着人帮我哥哥把家具搬到新宿舍去了。 这时哥哥对我说:真后悔把这个人事总监的位置让给你,你看到我这么辛苦,你都不自觉带人来支援。也都怪我自己,不知道这个人事总监的权力这么大。 我看得出来,哥哥非常后悔担任财务总监,所以事后,我趁着和他还有和表哥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对表哥说:表哥,人事总监太难当了,还是把我调去当财务总监吧。 我说这段话之后,我哥哥没有说话,于是表哥说:有什么难度你跟我讲,我替你解决。于是我回答:我文化水平高,数学也厉害,所以我认为我更合适管公司的财务。 表哥不同意我和哥哥换工作岗位,所以两个月之后,我以妻子叫我回家帮忙务农为理由辞职了。当时表哥和哥哥笑话我,放着月薪2万的人事总监不当却回家务农。 我回答:父母也老了,而我和哥哥两个人都在深圳,没人在家里照顾父母,我不放心。表哥听了我的回答之后就批准了我的辞职,其实我是担心影响我和哥哥之间的感情,所以才选择辞职。 通过工厂里的员工,在饭局上对我的态度以及帮忙搬家,这两件事。我认为在工厂里,虽然财务总监和人事总监的级别和工资待遇是一样的,但是权力以及私底下的待遇,相差很大。 至于财务总监和人事总监,这两个职位哪个更大,应该根据公司来决定,因为每个公司的规章制度都不一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事总监比财务总监吃香,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个原因,人事总监有面子。因为人事总监权力大,很多厂里的老员工或者有职位的员工,他们担心自己的职责会被撤掉或者不能升职,所以他们都会跟人事总监搞好关系,凡事都会给人事总监面子。 第二个原因,人事总监有权力。因为人事总监有权力调动工厂里的员工的工作岗位,他们工作是否轻松,是否有机会升职,都是人事总监决定。以及新员工能否进厂工作,也是人事总监决定。 第三个原因,人事总监有油水。因为工厂里有一部分员工,他们为了升职,所以会请人事总监吃饭,有时候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甚至会给人事总监送水果或者补品,甚至是红包。 反观,在表哥工厂里,虽然财务总监和人事总监是同级别,他管理工厂的财务,但是毕竟钱是工厂的而不是他个人的,所以他不敢乱动厂里的资金。 同时,他虽然负责发放员工的工资,但是他却没有权力不给员工发工资或者多发,所以工厂里的员工是不会刻意去跟财务总监搞好关系的。 但是,人事总监的工作很难做,比如春节过后,厂里会有个别员工甚至是很多员工都不愿意再来厂里工作,这个时候就得由人事总监想法子去招工,确保工厂正常运转。 同时,比如在职位调动的时候,如果跟手底下的人关系都很好,而且他们都非常优秀的情况下,人事总监就会很为难。因为职务只有一个,所以无论提拔谁,都会得罪没有被提拔的人。 90年代,人事有油水,饭堂主管都养几个小情人。财务就打打算盘。什么都是变的。下面以一个5000人的大型港资企业,到10000人的上市公司为例,说说人事与财务的起起落落。 港资企业,总部在香港,工厂在深圳。我95年进去,已经5000人。 90年代,没有总监一说。叫人事及行政部、财务部,老大都叫经理。 也有不同。 人事及行政部直属香港总部,经理也必须是香港人。日常工作,由大陆工厂总经理(也是香港人)管理,涉及人事行政制度变更或其他重大事项,需报经香港总部人事及行政部批准。 财务部就由总经理管理。财务部经理是深圳本地人,整个财务部基本都是。 办公都在4楼写字楼,几百人。中间是格子间,四周是经理办公室。 财务部在一个单独隔开的大房子,门一直关着。我一直没进去过,也看不见里面,窗户不透明。 财务重地,闲人免入。听说里面好多钱,保险柜一排排的,听说啊。 财务部经理是个小姐姐,基本穿着职业套装,裙子。上班很自由,不用打卡。进门时在保安那里签卡,没有时间规定。一年难得打几个照面。 香港经理也都是签卡,虽然有时不按点,但整个工作时间绝对超时。 香港人特别敬业,在写字楼走路都是小跑。确实事多,每天签名都要签几百次。 工程部经理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经常一边和别人讲话一边签各种文件。签完又把文件追回来,确认有没有签错。 去香港开会,看街上香港人走路,就像划龙船,好快。 香港的繁华不是大英帝国的恩赐,是中华民族抓住历史机遇拼出来的。 好比后来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三天一层楼,深圳速度。 我在生产部。生产厂长也是香港人,每天大概9点多上班,晚上10点多下班。 中间不下班,吃饭都在办公室,一杯咖啡几块饼干。每天凌晨2点和夜班管理开电话会议,1-2个小时。 经理例会,唯独财务部经理不参加,没她什么事。 由此可见,当时人事高于财务。 当时物质稀缺,什么都供不应求,做抢,又贵,开工厂就是开印钞厂。 记得90年我还在学校教书,一个月100多工资。一个老师买了一部20吋彩电,2000多。 所有老师都去放鞭炮。晚上看到电视起雪花,当时好像没有通宵营业,到点就没节目了。 财务部就是打打算盘,算算账,发发工资。 人事就事多,招工还要量身高称体重看相。 高的不要,走路招风。矮的不要,够不到工作台。胖的不要,走路都慢。瘦的不要,熬不了夜。看你不顺眼不要,不解释,就不要。 负责招工的人事部主管,很快就发达了,收钱收到手抽筋。 饭堂也归人事行政部管,饭堂主管发大了,养几个情人。 猪肉注水,鸡鸭一肚子铁石心肠。工厂在深圳河边,废水之前直排大海。米面油肉,晚上一船一船地运走。 后来钱不好赚了。大概2000年左右,开始抓成本,推行ERP物料管理系统。 财务部经理划归香港总部,经理换了个马来西亚华人。那家伙,1米88,应该有300斤。泰山压顶,把我们差点榨成肉饼。 物料超用了,系统出不了单,仓库就不发料。刚开始推行时,要香港总经理签名后,再由马来西亚终审。 马来西亚对业务又狗屁不懂,就会数数,经常总经理签了他还不签。 总经理应该是被老板鸟飞了,就打我们。找他签名提心吊胆,冒着生命危险。 有次他在喝咖啡,噗,咖啡喷我一脸,烫啊。紧接着,嗖,咖啡杯像唐门暗器,向我脑门飞来。 说时迟,那时快,我一个乾坤大挪移,狮子猛回头,只见一道白光。 啊―― 远处一个小姐姐一声大叫,毛骨悚然。 幸好我金庸古龙全套都看过,雕虫小技,哼。我气沉丹田,脉行任督,运起金钟铁布衫,才敢走进办公室。 马来西亚走路都是两眼向天,随时担心碰到门,脑壳碰怕了,多么痛的领悟。 我们恨死了马来西亚。有次吃完饭,就随便扔了块西瓜皮。马来西亚应声而倒,像一座山,半天没起来。 我当时好怕,怕出人命。脑袋里却冒出司马迁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谢天谢地,总算没事。马来西亚,终于站起来了。这次,低下了高贵的头颅,热泪盈眶。 我这该死的又想起艾青的诗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在这个历史阶段,财务高于人事。而且企业付款开始恶化,互相拖,财务也肥了。 风雨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成本控制渐成常态,也有极限,榨不出多少油了。 招工难来了。人事部每天有几部车子在街上瞎转,抓壮丁,"拐卖人口"。 深圳一年四季热啊,看到有人,先骗上车,冷气一吹,嘴巴又一吹,还是没吹出什么效果。 应该是05年前后了。一部分人、又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 工厂累啊,菜里没有点油,管理还是野蛮粗暴。员工一年要换几轮。辞工不批,就直接自离。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不要工资,吹咩? 从内地职校拉人过来,一来几十车,场面极为壮观。 来了好多小姐姐,16、7岁,豆蔻年华。长得好的,大都做了文员、秘书,基本销售一空。 好了那帮工程师,都是大学生。本来大渡桥横铁索寒,结果三军过后尽开颜。 小姐姐们很多也因此改变了人生命运,从偏远山区,变成了深圳人。买了房的,打破了阶层壁垒,造福子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理论和事实都证明,长得好的,呈正态分布,高斯曲线,不到2%,这就是班花班草;长得极好的,不到0.5%,校花校草。 投胎是门学问。 99%的职校生还是走了。 人口红利从此渐行渐远,廉价劳动力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人事及行政部改为人力资源部。几千年一条贱命的中国人民,第一次变成宝贵的人力资源。 香港人力资源总部几乎倾巢出动,带来了欧美先进的理念。 首先就是学号称史上最伟大CEO通用杰克韦尔奇,开展无边界沟通运动。 香港总部人力资源总监,操着一口真的要人命的普通话,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找员工聊天。 每个员工最少聊1小时以上,请到办公室。 进门起立相迎,点头哈腰。躬身拉开凳子,等员工坐下,再双手奉上咖啡或茶或可乐雪碧。 出门送别,握手相送,谢谢谢谢。依依惜别,注目行礼。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中国人民从此坐下来了。 中国人被人看不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后来又是KPI、360度啥的,人力资源部一时风头无两。 财务部还是财务部,还在那个角落,还是关着门。 我们伟大的祖国,真是一日千里。 后来公司上市,都设立了总监。而财务总监更高一筹,为首席财务官,CFO,还必须负责投融资,中国进入资本时代。 人力资源总监也还是牛逼。 好了,到这个层次,我就不熟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说了。 但我知道的是,总监绝大部分是大陆人了,香港人已经很少了。 马来西亚走了,喂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大概就是这样。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将来会怎么变,不知道,未来会作出回答。 但,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会越变越好。这盛世,如你所愿。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人事总监的岗位职责是: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全面统筹考虑管理干部和骨干人员的梯队建设。 2、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与经营任务,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对机构设置提出设计方案。 3、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组织各部门完成人力资源年度盘点,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规划。 4、组织制定、评估、修订各部门职能、岗位体系,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负责制定人力资源招聘管理制度,完善招聘流程,拓展并维护招聘渠道。 6、根据部门岗位设置,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各部门编写、修订完善岗位说明书。 7、根据部门用人需求,组织实施招聘工作,并参与对应聘人员的面试筛选。 8、制定、完善公司培训制度,明确培训相关工作流程,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 9、根据公司发展需求及部门培训需求调查,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培训预算。 10制定和修订公司绩效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核体系,规范绩效管理的各项流程。 11、组织实施公司绩效目标的分解,协助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设计、完善部门绩效指标与标准,组织签订部门绩效责任书和员工绩效合约。 12负责制定和修订公司薪酬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公司薪酬福利管理体系设计。 13、负责市场薪酬水平的调研,多渠道收集当地和同类企业的薪酬数据。 14、结合市场薪酬水平和企业经营状况,负责制定合理的薪酬策略及员工薪酬调整方案,测算薪酬总额,提升薪酬预算管理水平。 15负责员工文化活动方案的制订与组织实施。 16、组织公司内部信息发布和内部刊物的设计与发行。 17负责员工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与解除及员工离职管理。 财务总监的岗位职责是: 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各种规章制度和流程,并监督执行落实; 2、负责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定期编制公司月、季、年会计报表、财务说明和财务统计报表。 对公司重大的投资、融资、并购等经营活动进行财务分析,提供建议和决策支持,参与风险评估、指导、跟踪和控制; 3、研究、分析国家、地方财税政策,及时调整公司财税策略; 4、建立、维护好与银行、信托、P2P等金融机构的关系,保证公司的现金流不断档; 5、组织编制各项目预决算,并定期提供各项目财务分析报表,合理控制各项目财务成本; 6、定期向董事会和公司领导汇报公司经营状况、经营成果、财务收支及计划的具体情况,为公司提供财务分析,提出有益的建议 7、管理财务印章,保证资金安全。 从以上两者的岗位职责来说,从部门的性质来讲,两者都是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至于哪个地位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在一些小企业,财务总监一般是老板的亲人,所以财务总监的地位一般比人事总监高。但是在一些发展型高新技术企业,由于人力资源非常重要,所以人事总监的地位可能比财务总监高!但在一些上市企业,财务总监是高管,可能地位比人事总监高! 刚好,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了几乎全国所有知名的猎头公司里的猎头。对这两个职位也恰好做过一番研究: 这问题本身有些不太严谨的地方,比如财务总监可能有个上级,叫首席财务官(CFO),或者财务副总裁。人事总监也有可能上头有个人力资源副总裁。而且公司规模大小不同或者组织结构不同,子公司,关联公司,分公司间的职位比较也是需要确定清楚的。 我且认为题主所说的两个职位是全公司层面的人力资源一把手以及财务方面的一把手。 很明显,从职位层级来讲,这两者多数是一样的,同属高级管理者层级 。但如前面很多答案提到的,或者很多人主观感觉的,为什么有人认为财务的要高些?事实上这是不太专业的看法。 认为财务高的原因的人大致是从自己主观的认知经验出发,觉得财务的似乎更有话语权些。但阿里巴巴的人资公认的反而会更为强势些,这作何解释? 事实上,在多数企业里,尤其是中小企业里,财务跟人资虽然职级相同,但因为业务范围的不一样的,他们的话语权确实有差别: 1.财务是管钱的,钱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无论是购买广告,维护客情提高业绩都离不开财务这关,所以正常情况下,为了流程,工作开展的顺利,多数人会更愿意与财务保持好关系;而人资虽然同样掌管考核与人员晋升,但多数情况下,这是需要与业务部门配合决定的(除了少部分知名企业),这使得人资的话语权打折; 2.第一点是浅层的原因,但却是影响很多人认知的重要原因。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你要弄清楚资产,你就需要弄懂业务的生产过程,比如材料多少钱。你要弄清楚利润,你就要弄清楚价格体系应该是怎样。你要预估好收益,你就要知道各种广告客情的投入应该如何控制。所以,这导致了财务不单单只是个算账管发钱的,他需要弄清楚经营的情况才能做好财务。这也是很多CFO能转做CEO的原因。财务是公司非常重要的经营内容,他说你这个项目会导致公司现金流断裂,那你这项目大概率就是OVER。 我们虽然常说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但这种效益的转化却是间接的 ,对人力资源的人来说,就更是间接中的间接。比如没有一个人(包括孙宏斌这些大佬)敢打包票,招聘某个人一定可以成功,人力资源也是如此。对人的选用预留工作。人资多数扮演的是事务管理的工作。有些体系完善的公司,也会做些研究性的工作,比如招什么样的人,怎样激励人可以保证组织更大的活力与收益。但这毕竟是间接性,需要时间去验证,且就算暂时出现事故,也是一时半会儿死不了人的。 3.最后的一点,其实是从业者本身。一个资深的财务不可能不懂业务,没有人愿意让自己公司突然就现金流断裂倒闭了。但很多人力资源的从业者却是不懂业务的,他们对人打交道但对这些人的具体业务却一知半解,甚至有些人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经常出入各种名利场,头衔加个"资深"、"高级",一点儿也不影响他们获取个人名利。 所以,如果你是老板,一个能真正跟你说上话的人,以及一个可能更你说上话的人,谁的话更重要,可信,也就一目了然。 但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没有成熟的人力资源是不可能的。 任正非说华为强大的秘诀有三个:市场体系、组织流程、人力资源。任正非本人就是个顶尖的人力资源高手。强大的企业文化、组织体系、人才储备是华为崛起的秘诀。而很多人力资源从业者,只是个旁观者,甚至还不是一个合格的旁观者。 小结:人资跟财务职级是相等的,但在目前,背后许多的从业者素质,老板的认知不参差不齐的。但这并不代表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低于财务,每个人,企业,所处阶段不同,考虑角度不同,价值判断的标准也不同。只是对多数而言,他们还没有到达需要真正重视人力资源的程度。 关注"瑶台心境",与格局对话 这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财务总监职权更大。 1、法定管理层高管专只为:(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属于管理层高管,没有人事总监。 2、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后接任人最佳选择就是财务总监(CFO)。例如:阿里的张勇接任马云。 3、一般大众以为财务总监"管钱"。"钱 "是什么?是赚到真金白银入袋为安了吗?如果是,那么OK。公司的利润是多少,收到了钱吗?似乎没有吧。(应收帐款似乎较大嘛),那么在权责发生制下的钱和收付实现制下的钱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应更加关注现金流,没有现金流易导致企业"技术型破产"。现金流好比企业的血液,一名合格的CFO应具备高超的现金流管理水平。因为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随时都可能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夸张的说是每天,一个不小心现金流出了问题,即便不破产信誉也会扫地,再想站起来难如登天。 4、仅仅是"管钱"吗?其实不然。从预算开始的销售预测,倒推成本核算等,再到需要增加或减少机器设备和/或员工,是物流,所有物流需要资金+信誉的资金流预算做支撑,是资金流。CFO涉及领域最核心,支撑企业的信用与资金。 5、战略决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分析现有和即将进入市场、分析竞争对手、财务非财务分析等等,CFO需要更全面。 6、内部管理审计,开源节流的节流部分。CFO需要客观公平公正。 7、考核制度,怎样衡量企业、部门、甚至每一位员工的好坏标准是什么?CFO需要合理明确客观的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改善。 8、CFO须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省略) 9、所以与人事总监相比涉及方面更核心、更广阔、处理决策更复杂。而且人员的招聘与减少是在通过数据分析的基础并兼顾方方面面的影响,管理层高层讨论的结果,而人事总监大部分是执行管理层的决策而已。 10、最后用任正非的曾说过的话总结一下,"优秀的CFO是能随时接任CEO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