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80后一旦失业就不好找工作,这是为什么?
是的,不好找,但你技术能力强还是有用武之地的。我一同行哥们36岁(设计师),35岁辞工,受不了老板的脾气炒了老板的鱿鱼。刚刚开始网上投简历,石沉大海,找了一年没结果,没办法快过年了,放下面子进工厂打临时工,电子厂里面戴口罩谁认识你。在工厂套老员工话,问出了研发部产品经理或者技术人员是谁长什么样,他们有时候会过工厂看看,然后在流水线接近技术人员套关系,然后提出一些有专业性的问题,这些技术人员很好交流的,然后他反问你有学历有技术不应该在这里啊,浪费人才,哥们说老了,没人要啊,技术人说我问一下我老婆他们研发部招不招人,第三天他给了一个电话给他,他老婆说研发部正在招设计师,你跟他联系把作品发过去,研发部主管面试通过,后面经理面试通过,现在月薪2w,一年发15个月工资(包年终奖)做国外电子烟赚钱,最后调到南山科技园总部去上班,走的时候请了他们一家人去饭店吃饭,技术员说可以哦,以后过来工厂别忘了哥们我,不会的不会的。他们不看你简历是在人事部筛选了年龄这一栏,后面简历就不会去看了也不回复,你从他们工厂内部去应聘,有通过人事部的人介绍,只要部门之间勾心斗角不厉害,基本上介绍过去的多多少少会给面子看看,技术上没问题,年龄这事就不会介意了。
目前80后基本都属于高管群体,如果还处于底层,证明他能力确实不突出!关键是80后需要的工资比较高,很多企业不愿出这么高的工资!
我88年的,结束了7年的电商生涯之后,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我该找什么样的工作,以及我能做什么工作。
对于80后来说,基本也都已经步入中年的行列了,大多都已经30多岁了。甚至很多都已经超过35岁的职场门槛了,即使年龄小的,也即将到35岁的职场生命周期了。
这时候,找工作,会遇到这么几个尴尬的事情。
一、年龄大,不爱要
对于中年人来说,最残酷的现实,就是企业招聘上,大多都会要求35周岁以下。即使你刚到这个年龄,机会其实也不大。
就拿我自己来说,去应聘基础岗位,人家也更喜欢年轻的素人,我简历一投过去,看到大龄或者超龄的,虽然面上不直接说,简历大概率也会被丢进垃圾桶。
和年轻人相比,中年人作为职场新人,真没什么优势。
一是年龄大,体力、精力、脑力都跟不上,效率真的不如年轻人,哪怕加班,也没有年轻人那么好的身体。
其次,就是收入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中年人找工作,工资低的,不爱做,工资高的,又没能力做。这时候,要找一个满意的工作,确实很难,甚至说没有。
刚毕业的,你开个2000元,都能拼命给你加班,而30多岁的中年人,工资少了,没动力,对于企业来说,性价比不高。
最后,当然就是时间问题,年轻人,单身一个人,想干嘛就干嘛,中年人,有小孩、有老人,动不动就是家里有事情,要么就是忙兼职、搞副业。在工作上的专注力也少很多。
二、既有经验成为拖累
对于中年人来说,年龄大,唯一的优势,就是社会经历多,工作经验多。但是,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你曾经的经验,未必给你带来更多的优势,反而成为你的拖累。
比如,我做淘宝电商的,我现在去应聘,说我会开直通车,会标题优化、会刷单。你发现压根没人要。
现在人家都玩短视频带货、直播带货。我曾经的经验,已经都是上个世纪的知识了,完全没用,即使我出去找工作,大体上也没多少需求。
作为中年人,失业也是一个很无奈的事情。很多人选择送外卖、做生意、开店铺等等,着实是因为他们想做一个员工没人要啊。
是的,80后的一代现在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要不就是不婚族,就我80后的一名女性而言,现在有家庭的我更倾向于顾及我的家庭和孩子,要是有一份2000左右的工作同时还可以照顾到孩子,我就很满足了,目前我生活在一个四线小城,找这样的工作也不算难,因为我不追求升职更不需要加薪,只是希望不被社会淘汰,平平淡淡,健健康康的就挺好了。
首先80后失业也分情况,能力强的依然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甚至于比以前的好。底层人员离职基本找不到太好的工作,因为需要的薪水高还有家庭事多,不划算。总之一个人能不能混的开还是要看自己的能力,强者抢着要,弱者比着扔。
原因很简单:高不成,低不就!
我现在就属于一个80后失业人员,脑袋里不再有想去再就业的想法。
主要表现在两点:
第一,前十年职场技能积累太少,无法有一个谋生的专业技能,可替代性太强。除了年龄大点,相比于应届毕业生没有优势。所以企业不可能愿意为我付一份我期望的薪水;
第二,能给工作岗位的企业一般都是只能体现于苦力行业。就是我们知道的送外卖等行业,因为这种行业只要身体累就行了。而对于我们这种80后大学生,又有点自己的思想的情况下,是不会愿意干没有积累的工作的。因为这类工作当你身体停下来的时候,收入也同时停下来了……
所以不好找工作是必然的。没有技能,还死要面子!
80后基本已经35+了。而就职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公司要空降管理人员必定会慎之又慎,而个人呢又很容易高不成低不就。
-1- 80后职场现状
"每天干着不喜欢的工作,每月拿着五千多的工资,想干点别的,却又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啥, 房子没有,车子没有,对象也没有,每天就生活在迷茫中。"一位快80后的高中同学感叹到。
越是规模大的企业,越是有点像温水煮青蛙,很多工作多年的人,思维模式已经比较固化,习惯按照标准流程做事,缺乏创新精神,岁月已经把我们磨得圆滑。换个工作,感觉工作不对口,相当于一切重头再来换掉半条命,所以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如果被裁掉失业,更是觉得天都塌掉了。
-2- 个人求职意愿
上有老下有小,个人求职也会参考家庭意愿了。面对越来越少的工作机会和工作选择,中年求职者的心态已经悄然转变。
要么着急养家什么都不看,要么眼高手低东挑西捡。
除了阅历和不知道能不能用上的经验,中年人已经很难回到过去。闯劲儿没有了,体力和精力更不如年轻人。
好不容易有点对口岗位,年轻人的报酬和薪资相对来说更有竞争优势,中年人会感觉周围都是敌人。
-3- 公司选择意愿
通用岗位看体力,专用岗位看阅历,。
现在的民企和私企,喜欢创新和剑走偏锋,而且出于成本考虑,招人的时候更需要刺头,具有更强的可塑性!
而专用型岗位因其重要性,招人的时候不但要看过去的业绩,还会看应聘者在行业内的可靠性。
更有的用人单位宁愿听熟悉的人介绍,或者说如果不是岗位招聘非常着急,不是中年求职者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和职位要求高度契合,并且主动投递来简历,可能用人公司大概率,不会通知他来面试。原因很简单:他的年龄偏大大了。
-4-多一份额外收入
现在只要肯干,跑个滴滴、送个外卖、取个快递、摆个地摊、玩个自媒体,好歹会多一份收入。
要失业前半年,我就知道我要离开这个公司了,电动车行业洗牌。二三线品牌步履维艰,疫情反复,材料上涨,行业限电,所以面临公司业务调整,要么调整到营销中心开源,要么把下面人裁掉大部分,而我都不会选择。
刚开始觉得有心理准备,工作到36岁了,也想让自己休一个长假,这些年挺在岗位上也很辛苦啊,委屈也有啊。我知道公司和老板面临的压力和竞争更大。
本来想着有手有脚,到哪里都有口饭吃,但是心里还是很不踏实,越是离着离职日子越来越近内心就越没着没落。无论这么多年自己有多少经验积累,无论自己做什么准备了,可放在外面各行各业,基本都是哀嚎一片!我是没打算继续上班,在老婆的支持下,想好了打算做点小生意当个倒爷,所以对于我来讲,这次离职意义完全不同。
想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吧,抛开以前的资源,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不安定还是让自己有点迷茫的,离职那段时间一片释然很潇洒,签了手续转身就走了。
可是下一秒,我就陷入了对未来的压力中,要好自己的公司事业,这个年纪我不允许自己失败了。第一个礼拜完全抛开了以前单位给予的职位和岗位包袱,满脑子都是自己怎么进行下一步,可现实给我狠狠上了一课。材料上网涨,原有产品拼不过价格,新产品需要投模具。
于是天天在家里想怎么样能够快去转起来。老婆让去上个公司,我以前的领导家里走动走动,碍于面子和这个公司的竞争太关系,纠结了大概半个月。没收入,没来源,生活仿佛陷入了一片迷茫。
老婆偷偷叫上他朋友,反复打听领导家人情况,最终找到了他家里老人作为突破口。来来去去又花了一个多月吧,终于有了第一单送样。我趁热打铁,根本没有时间想自己面子问题。情况慢慢好了起来,送样,试装,小批,事情一点一点做起来了,第一次见到定单的时候,我终于松了一口气,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紧张的日子了。
这段时间,从忐忑不安,到努力没时间考虑面子,到后来习惯为了目标而奋斗,这样的生活虽然不安稳,但是太安稳也不是我们都想要的。
所以在这里我想告诉那些失业的80后,只要努力,抛开包袱,生活会回馈我们这些有经验的中年人! 经验是财富,积累是财富,家人的支持是财富!别辜负任何一个身边相信你的人,也要放下别吝惜自己不值钱的面子!
年轻时不觉得年轻有多重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人才的储备和培养都有要求的。如果80后不是业务骨干的话,失业很难有市场竞争力!
再就业有好岗位,要么朋友介绍,要么业务水平高!其他的就是换行换岗,安心接受生活的降维打击!
社会太残酷,要么拼年纪拼身体,要么拼能力拼人脉拼资源!
很简单啊!如果你是老板,你愿意录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跳槽员工吗?你愿意录用被别人淘汰的员工吗?
发小王波比我小2岁,82年出生。他从小就是个机灵鬼,在我们几个要好的朋友当中他是最聪明的,但是他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以至于他也是我们几个人当中第一个中学毕业就参加工作的人。
我们几个由于工作原因每年只聚一次,记得去年聚会上当大家谈论工作话题时,王波说:"我现在这份工作已经干了10年了,听送货的司机说现在电工工资很高,我想去学习个电工,找个电工的活干干"。
听了他这话,我们几个地互相看了一眼,大家都知道王波聪明,上班早,但是也就最近10年他的工作才稳定,30岁之前什么施工地、修车、开超市等等至少干过不下10个工作了,每个工作时间都不长。家里老母亲也为他操碎了心。
听他说这话,我们几个意见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劝阻他继续干现在的工作,(他现在在一家物流公司上班,开叉车),有人说:你已经到了四十岁,之前有没干过电工,不合适。有的说:现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别折腾了。他表面答应,但我们都知道这家伙倔得很。
果不其然,今年聚会,王波一筹莫展的样子,几杯酒下肚,他把事情的经过说了
原来上次聚会没多久他就把叉车工的活给辞了,自己去学习电工证由于没有经验,笔试考了两次才过。
拿到证件本想着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收入,没想到进了厂以后,什么接线规矩、看电路图、维修等等甚至有些杂物活都干,但是实习期过后薪水还没有之前的高。
我们听他说完也替他着急,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他虽聪明,但就是倔强。
大家都说:这次别轻易离职了,多干几年把技术学到手到时候薪水就上来了,你现在已经中年,还是稳定要紧。
即使有了相关专业的证书,辞掉每月薪水不错的叉车工作,听别人说电工好,就去当电工,也很难拿到高薪水的。
就算是参加考试取证,但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成为顶尖的电工,能拿到高额的报酬。
总结下来,一些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原因如下:
1、电工也有门槛,不是每个人想做就能做,或者一做就能拿高薪的。干了很长时间的本职工作,多少都会对自身能力有提高,一旦换工作就等于从头再来
2、还有很多人干着办公室的活,非要去尝试创业,要知道上班至少能有社保,自己创业虽然也可以交社保,但是压力也是随着增大。就像我的发小虽然都是进厂上班,但是找到工作前社保要自交一部分。
其实吧,术业有专攻,职业有分工,长时间干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你的能力慢慢就体现出来了,何况人到中年更应该以稳定为主
换工作不是不可以,要提前做计划,努力提升自己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熟悉自身的特点,长处在哪、短处是什么,要想换工作就必须要补短板,经历一段学习期。
找到这些差距,就赶紧定计划,看看需要多长时间能填补这些差距,如果说,填补这些差距需要考证,那完成可以找一个轻松一点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考证。如果没有差距了,就可以去投递心仪的岗位了。
最后,作为80后,年纪大的已经到了中年,小的也有30多岁了,做事情不能再意气用事,平时多学习,多积累不断地提高自己,一旦失业也不会落得束手无策,千万不要想王波一样,这山望着那山高,干好本职工作,把每月的工资拿到手,这也是对家人的负责!等自己的能力真正的具备跳槽时,而且是能提高收入再换不迟,个人建议:人到中年还是以稳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