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调解护航小微企业发展丨网络调解室的故事
北京互联网法院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全流程在线调解的特色优势,推动形成"联治减讼、联调化讼"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构建新时代调解大格局,服务北京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调解员是多元解纷的中坚力量,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有这样一群网络调解员,即便没有面对面,却依然和当事人心连心,用倾心的行动、暖心的话语,换来当事人解纷后舒心的笑容,让我们一起聆听这里的故事。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互联网自主创业的行列,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萌发生长,在向市场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一些网络纠纷之中。如何更好更快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护航小微企业生存与发展,成为北京互联网法院调解员的新课题。
王颖:调审结合 力促案结事了
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繁荣,主播朗读有声读物、翻唱歌曲等二次创作形式愈发多样,也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但有关的侵权纠纷也随之发生。何某是某网络平台的一名主播,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将一百万多字的作品全篇复制并制作成有声读物,上传至该平台上,期间还接受了粉丝打赏。著作权人发现后起诉到了北京互联网法院,要求何某赔偿20万元。
调解员王颖接触案件后,仔细了解了原被告情况。被告是一名自主创业者,原被告双方涉及的案件共5件,在诉前调解阶段的共4件,原告要求赔偿的金额共计60多万元,目前法院已经审理完结了其中1件案件,判决被告赔偿3万元,被告不服提出上诉。
针对双方在赔偿金额方面过大的意向差距,王颖细致分析案情后向原告提出调解方案,"调解阶段的4起案件,一部作品的赔偿金额不低于3万元,若打包和解5起案件的5部作品,可以适当让步。"
之后,她又向被告深入了解了上诉理由,被告表示认可自身的侵权行为,但由于实际赔偿能力有限,一审3万元的赔偿金额过高。在沟通过程中,被告几度哽咽,"我的公司已经发不出工资了,家中还有生病的老人需要花钱看病,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实在没有支付这么多赔偿的能力。"
如果原告愿意适当降低赔偿金额,被告或许有能力赔偿,这样对原告来说也可以尽快拿到钱,双方都能案结事了,重新投入工作和生活中。抓住了双方的核心利益点,王颖结合一审的判决情况与被告的经济状况,与原告多次沟通,最终,双方达成了5件作品共计10万元赔偿的和解方案。
"多亏了王颖调解员的不懈努力,相较于之前的判决金额,5个案子为我减轻了5万元的赔偿金,对于我现在的创业情况和家庭状况来说,真是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在整个调解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的法律知识!我从内心非常感谢北京互联网法院的调解员!"被告激动地表示。
王腾胥:倾情工作 为民排忧解纷
年轻人网店创业,跟风使用明星肖像照却无力赔偿,困局如何破解?在一起肖像权纠纷案中,原告是一位知名公众人物,被告是一位经营网店的年轻人,原告发现被告未经授权在网店商品广告位及详情展示页面使用了几十张其身着店铺同款商品的肖像照片,原告希望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双方多次交涉未达成一致,于是原告起诉到了北京互联网法院。
调解员王腾胥接到这起案件后,与双方当事人作了初步沟通,发现双方有意调解,但在赔偿金额方面意向差距较大。原告认为被告在网店中使用的侵权肖像照片张数过多,要求赔偿15.3万元。"我才毕业没几年,创业开了这家网店,看到网上很多人都在跟风用这些照片,没有多想就用了,真不是故意的,可以道歉。"被告告诉王腾胥,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经济状况不佳,无力支付这么多赔偿。
赔偿金额成了阻碍双方化解矛盾的最大难题,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后,王腾胥开始耐心地寻找突破口。
"这个事儿,爸妈都还不知道,不想告诉他们,让他们担心还要被说教一通。"在一次电话中,被告吐露了心事。丰富的调解经验,让王腾胥敏锐地抓住了突破口,于是她结合北京互联网法院已有的类案判决,帮助被告分析调解不成法院依法判决后被告可能会承担的法律责任。在王腾胥的耐心疏导下,最终被告还是选择了将案件情况告诉父母。被告父母了解案情后认同目前调解是最优的解决方式,并表示愿意帮助被告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为了让双方当事人尽快从纠纷中脱身,王腾胥建议原告综合考虑被告赔偿能力与目前经济情况,在赔偿数额方面适当让步。在王腾胥的主持下,双方又进行了多次协商,最终,选择了私下和解,避免了被告公司相关纠纷信息上网公开。
"你们真正是从百姓角度出发,为群众考虑,线上调解更是方便快捷,谢谢你们!"案件结束后,被告父母特意向王腾胥表达了感谢。
"很多刚步入社会创业的年轻人,法律意识较淡薄,公司又在起步阶段,这时候一场小官司可能就会拖垮他们。我们从情理法的多维度,去做双方的劝导和疏解工作,尽可能地找到契合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王腾胥说。
李哲:耐心帮扶 情理并重化纠纷
独居老人"买错"商品陷入网购纠纷,如何才能在保障双方利益的情况下尽快案结事了?没有子女在身边,又有谁能事事入微帮助老人解决退货难题?
原告是一位70岁的独居老人,因为年纪大了想在做饭上省点力气,便于两年前网购了一台自动饺子皮机。使用后老人觉得饺子皮机根本就压不出饺子皮,在电商平台客服处投诉了很多次也一直没有解决,所以起诉到了北京互联网法院,要求商家退货退款并三倍赔偿损失。
李哲接触到这起纠纷后很快与被告商家取得了联系,详细了解了机器情况,也对照老人提交的照片进行了分析。原来老人购买的不是普通的家用饺子皮机,而是商用的款式,由于铁皮机身的机器非常大,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批量产出饺子皮。被告坚称机器没有任何问题,商用机器不是家用简易版,是老人不会操作,而老人则坚持认为是机器有问题。令人棘手的是双方的证据都不足以证明自己的主张。
考虑到这台机器非常沉重,如果开庭审理的话,有可能需要双方当事人现场操作来证明自己的主张,甚至要走司法鉴定程序。老人已是古稀之年,根本没有这样的精力,就连网上起诉都是找人帮忙才线上提交的,所以相对来说调解方式更适合解决这起纠纷。
"我也不想走开庭、鉴定这些司法程序,成本很高,我们公司很小,目前发展还不错,真不想有任何涉诉信息公开到网上。"在和被告的多次沟通中,李哲耐心倾听,了解到被告公司的饺子皮机目前的销量非常好,涉诉信息公开上网可能会对产品销售有一定影响,被告也表示如果收回机器翻新一下还可以进行二手销售。于是,经过协商沟通,被告同意了给老人退货退款且补偿她这两年都没有成功使用饺子皮机的损失,并立刻给老人打款4500元。经过李哲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老人也同意不再主张三倍赔偿,接受了这4500元。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饺子皮机太重,老人搬不动,老人的居所又在一个超大小区的最里面,没有快递员愿意上门取货。得知这一情况后,李哲主动帮老人联系了快递,辗转几次后,终于有快递愿意上门取货,老人成功寄出了机器,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没想到北京互联网法院调解员的工作这么有耐心,处处为当事人着想。"原被告双方都诚恳地表示,"调解过程中,感受到了你们工作的温度!"
供稿:武欣、王颖、王腾胥、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