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长孙为爱情逃到台湾,穷困潦倒,回大陆靠鲁迅名利双收
作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鲁迅 先生的名讳被世人尊崇。
他这一生所做出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开启国人民智,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更重要的是他在当时社会各种思潮碰撞之际,带领其他先进的知识分子站在时代的浪潮上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
他的笔下人物栩栩如生,刻画了诸如阿Q、祥林嫂等人的人物,而这些人虽然是纸上的平面图像,可都能够在中国社会中寻找到原型。
鲁迅
他用文具奋笔疾书,他用文字奔走呐喊 。在那个充满梦寐与黑暗的年代里,他的书籍如黑暗中的一道明灯,指引着麻木的中国人前进。
正因为对中国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鲁迅先生一直以来是人们心中敬仰的对象,这也使得顶着他光环的鲁迅的孙子 逃不开。
鲁迅孙子名为周令飞 ,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像是没有自己的名字一般——总是会被人叫做"鲁迅孙子",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外皆是如此。
周令飞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他似乎失去了自我。 所以为了找寻本我,为了爱情,他逃到了台湾。
在过了一段叛逆的岁月之后,周令飞才真正明白自己此生需要追寻的是什么,所以他回到了大陆。 那么这位鲁迅孙子的人生是怎样的,他当年为何去往台湾?一、生活在爷爷光环下的周令飞
鲁迅原名周树人,而周令飞是鲁迅的亲孙子,也是顶着他光环生活了半辈子的人。如果说伟大的鲁迅身上有什么值得被世人诟病的话,那恐怕就是他的私生活。
图源网络
鲁迅自小学习优异,后又去日本留过学,思想极其开明,行为也非常"叛逆"。他的叛逆体现在他的发妻朱安 身上。
鲁迅生活的年代是中国新旧社会交替、风云际会的时期,因此他的母亲仍然保留着旧有的封建思想,为了给儿子完婚,愚昧的母亲将一个裹着小脚的女人 朱安嫁给了鲁迅。
可是鲁迅不喜,他鼓励女性应该走出去见识更广远的世界,但朱安冥顽不灵,所以鲁迅并未与其有婚姻之实,当鲁迅主动让她把小脚放开时,朱安仍然认为自己生是鲁迅的人,死是周家的鬼,不肯放脚做那"浪荡女子"。
鲁迅一家
朱安这一做法令鲁迅十分痛心,但是他也知道如果自己强行休掉朱安的话,那么朱安就会如那些封建的妇女一样投河自尽,落得和"祥林嫂" 一样的下场。
因此,他选了一个折中的方式,那就是让朱安在家里侍奉他的母亲——做一个她想要的封建妇女 ,而自己去寻找自己的天地。
所以,这件事情在世人眼中就是一个污点 :鲁迅和朱安明明是夫妻,但是鲁迅却对她不管不顾,没有尽到丈夫的职责。
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鲁迅还和自己的学生许广平结为夫妇,相伴相守。对于不明事理的人,鲁迅这一行为简直就是抛弃妻子十恶不赦的陈世美 。但是对于鲁迅来说,这已经是他能想到最好用的方法了。
在和许广平结婚之后,鲁迅的孩子周海婴出生了,周海婴长大后娶妻生子,周令飞出生。
儿子周海婴是鲁迅与许广平唯一的孩子,他从生下来起就享受着衣食无忧的生活,那时候鲁迅靠着笔杆子在社会上搅弄风云 ,所以他日常的收入和薪水也并不低,周家的日子并不难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周令飞出生之后。
鲁迅一家
在周海婴八岁的时候,鲁迅先生去世 ,全国人民都为之悲痛。由于大家对于鲁迅先生的尊重,所以社会上也给周家都有补贴。正是一直因为国家的大力扶持,所以周海婴少时过得的并不差。
尽管他对文学没有什么造诣,但是他十分热爱无线电这项事业,在国家的大力栽培之下,他一步步学习,直到成为一名无线电专家。
后来周海婴他中年不惑之时做到了国家副部级干部 的位置,也算是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负父亲鲁迅的教诲。
鲁迅一家
父亲,爷爷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但是周令飞不是如此。他从小就十分喜欢艺术,跟文学,数学等根本不搭边,因此在成年之后,他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而这一点也备受其他周家人的指责:鲁迅的后代怎么能成为一个摄影师呢?鲁迅的后代怎么能喜欢画画呢?
鲁迅的后代应该喜欢文学才对! 社会上铺天盖地的声音乃至自家人的指责都冲着周令飞而来,他不明白,自己明明是周令飞,不可能永远是鲁迅的影子 。
为什么其他人就意识不到这一点呢?
受到抨击的还有周海婴的其他儿子,周海婴和妻子一共生下了四个孩子,分别是长子周令飞,次子周亦斐,三子周令一和女儿周宁。
周令飞
他们都没有继承父辈的职业,而是各走各的路 ,他们四个人并没有像大众所期盼的那样做和鲁迅沾边的事业。其中最饱受困扰的还是周令飞,小时候的周令飞每次上学的时候都被别的小朋友叫"鲁迅的孙子",他非常苦恼,曾经因为这件事情数次和小朋友吵架。
在渐渐长成之后,他又被人称为鲁迅孙子,这件事情更加的次数越来越多,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他的相貌跟他的爷爷太过于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他的身高要比爷爷高上许多,即使这样,还有人惊呼"这是鲁迅吗?"
图源网络二、周令飞为爱逃去台湾
因为和爷爷的形象太过于相似,所以周令飞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拿来与鲁迅做对比,甚至连在课堂上,他做错了题目的时候,语文老师都会用鲁迅来教育他:
"你是鲁迅的孙子,应该受到你爷爷的教导,尤其是在国文和写作方面,千万不能拖你爷爷的后腿,而且你是鲁迅先生的长孙,更是要好好继承父辈的才能。"
这些话魔音贯耳落在周令飞的耳朵里简直难以忍受。"我是周令飞,不是鲁迅的替身" ,虽然他的内心已经将这句话呐喊过无数遍,可总是有人在他身上看到爷爷鲁迅的影子,因此,他更加坚定了以后要走自己路的想法。
周令飞
到了16岁,周令飞毅然决然地通知家人,"我要报名参军" 。他想着,或许在军队里就能成为一个普通人了。
他想象着军队里的人不分身份,只看成绩,那样他就能彻底摆脱这个阴影——做自己 了。在进入军队之后,周令飞一度十分开怀,因为那里没有人认识他究竟是谁,也没有人强逼着他学习作文。
可是这样的好日子没过两天,上级领导突然叫他过去点名让他写一份材料,面对着那份并不熟悉的材料,周令飞挠了挠头,解释说"我并不会写"。
周令飞
对于这样的话,领导并不买账,甚至还直言相告,"你不是鲁迅的孙子吗?按理说应该很会写才对。"
正是这句话再次让周令飞陷入苦恼之中,他十分不解,为何走到哪里总是有人拿他与鲁迅做对比呢?
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他从军队退役之后便回到了社会上从事自己小时候热爱的摄影专业,他先后给部队的画报社当摄影记者,后来又转去了各个出版社任职。
1968年,奶奶许广平离世,在处理完奶奶的后事之后,周令飞悲痛欲绝,为了让自己走出这个伤感的泥潭,他决定到外面的天地 去闯一闯。
周令飞
同时社会上遭逢巨变,曾经给周家的许多物件也一一被收回。从前优渥的生活也消失在弹指一挥间,也正是因为如此,更加坚定了他要去外面闯荡的想法。
1979年,国家开始允许出国留学,周令飞并不想再因为自己的事情麻烦国家,于是他开始计划着自费留学。
1980年,周令飞离开中国去往了日本。在留学期间,周令飞获得了他等待多年的爱情,一位来自名叫张纯华 的同学深深地吸引了周令飞。
周令飞
原以为此事会顺利地进行下去,可是当周令飞问起张纯华的家庭时却犯了难,原来这个对方是台湾富商的女儿,而那时候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尚未破冰,就这样贸然地与台湾人联系,恐怕周令飞这边会有一定的嫌疑。
可是二人的爱情已经发展到了无法分割的地步,周令飞和张纯华陷入了深深的两难之中。纸是包不住火的,他们二人的事情还是被"台湾当局" 知道了,尤其是张纯华的父亲,他非常担心。
张春华的父亲认为,自己在台湾的生意并不小,虽然没有过问政治,但是也知道此事的政治敏锐性。
周令飞
何况周令飞的祖父是台湾当局非常讨厌的负面人物,若是他们两家结为姻亲,恐怕此事后患无穷。
于是他们的二人爱情遭到了各方的阻挠,张纯华的父亲将女儿强行调回台湾关了将近半年之久,而大陆方面也发来了声明:为防台湾间谍用美人计蛊惑大陆留学生,周令飞必须马上回到大陆。 三、靠"鲁迅"吃饭的"鲁迅孙子"
组织上的担心也不无道理,之前诸多大陆军官就被台湾间谍用美人计等方式策反了,周令飞的身份又十分敏感,若是他一旦被"台湾当局"用各种手段俘获,那对大陆将是十分不良的影响。
周令飞
所以组织上明令要求周令飞回国,并且要提出将他强行押解 回国内。可周令飞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他买了飞往台湾的机票,并且在上飞机之前向社会各界媒体发布通告。
"离开大陆去台湾是追寻爱情,没有别的政治上的企图,并且此事与家人、父母都无关,他们毫不知情。"
更重要的是最后一条:周令飞自愿退出中国共产党 ,而此举仅仅是因为爱情。
周令飞的做法让周家人一时之间站在舆论风口上,连他的父亲周海婴也迫不得已与其断绝父子关系以证清白。在众叛亲离的背景之下,周令飞远走台湾,在香港和张纯华举行了婚礼。
周令飞
可是幸福的生活没有持续下去,他的来到台湾之后没有过上优渥地生活——张家的公司破产了,所有产业之间一夜之间化为零,甚至还有大量负债。
因此,周令飞和张纯华不得不到街头上靠卖爆米花换取生计。虽然靠劳动吃饭并不丢人,但周令飞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觉得自己应该有更大的成就。
当时在台湾宣传鲁迅作品相对较少,这让周令飞发现了商机 。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曝光在大家的眼前 ,让大家知道他是鲁迅的孙子,随之而来的便是鲁迅作品的爆火和他本人的水涨船高。
鲁迅
可事情开始向恶劣的方向发展,周令飞的原意是,他如果能够在台湾掀起一阵风靡,那么这对于发扬他老人家的各种作品也是有益的。
但同时而来的有许多不良商贩 ,将"三味书屋""祥林嫂""阿Q"等形象做到商业宣传上面,而这些都没获得周令飞本人以及周海婴的认可。
他们制造噱头来吸引不明真相的顾客赚得盆满钵满,这些行为都令周海婴和周令飞深恶痛绝,尽管两个人隔着海峡,可是都同时走上了维权道路。
图源网络
1999年,周令飞终于决定回到大陆,因为他听说自己的父亲一直在大陆帮助鲁迅先生的各种形象维权 ,所以他也决定要为这件事情尽一份心力。
在回到大陆之后,他与父亲取得了联系,在这件事情上,父子两人一拍即合。周海婴没有过多地苛责儿子当年离开大陆的行为,而是要他一定要将鲁迅这个文化产业 做好,这样才能够既保护又宣传。
在2002年,周家成立了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 ,而酷似鲁迅形象 的周令飞任主任。
周令飞
在这个文化中心里,周令飞担任起了最繁重的事务,他每日都会亲自过目文化中心里关于鲁迅作品集的整理,并且一再向社会各界强调:这个文化中心不能够被商用 ,鲁迅的各项文化符号也不能被商用。
至此,周令飞的人生似乎回归了正轨,那个他少时深恶痛绝、被当成鲁迅替身 之事也一去不复返了。
周令飞
生活在鲁迅先生的阴影下既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周令飞依靠这一重身份得到了少数其他孩子没有得到的资源,同时也是依靠这一重身份"享受" 到了别人没有受到的苦难,但好在他在这件事情上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乐趣。
尽管还是偶尔有人打趣他叫他"鲁迅孙子" ,对于这些,周令飞也只是淡淡一笑,不再追究。少时的烦恼也在保护鲁迅文化产业的重大责任面前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