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吏是怎么退休的?
需要声明一点,在古代只有官吏有退休这一说,平民百姓能吃上饭就不错了,哪有这待遇?
汉代的《礼记.曲礼》说:"大夫七十而致事。"退休制度就是在汉朝形成的,而70岁退休是约定俗成,也就是潜规则。
有人可能就问了汉朝以前官员不退休吗?
汉朝之前,夏商周时期,官员的退休叫"告归",指离开中央政权,回到自己的封地,继续享受特权。这个时候选官制度是世卿世禄制,就是官位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这样的制度当然不存在退休了。
显而易见,世卿世禄制是血脉传承,没有留出底层百姓的上升通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增强自身实力,纷纷变法图强,经常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 ,给予高官厚禄。这样世卿世禄制逐渐崩坏。
在战国后期到西汉初期,出现了 军功授爵制度,但是随着国家大一统,战争减少,军功授爵制度也不再适用。
到了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得到空前加强,汉武帝推行了察举制来选拔任用底层人才,采用酬金夺爵的办法将不听话能力差的官员强制退休,借助儒家学说推行七十而致仕的理念,并且主动退休逐渐形成社会风气。汉宣帝时期的丞相韦贤,更是成为史上第一个主动退休的丞相。
70岁退休这一约定俗成的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一直沿用,到了唐宋时期成为常态,欧阳修更是在65岁就主动退休了。
退休年龄发生变化出现在明朝,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规定文武官员60岁以上都要致仕,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退休年龄调整为60岁。
然而5年后,朱元璋又出台了新的人事政策,"命内外指挥、千户、百户、镇抚,凡年五十以上者许以子孙代职",意思就是中下级军官到了50岁就让子孙后代代替职位。
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又规定七十致仕。
在明朝,致仕的官员是没有俸禄的,除非皇帝特许,可以享受半俸或者全俸的待遇。其实明朝的俸禄本来就低给不给无所谓,致仕的官员最主要的待遇就是每月给的粮米和劳役豁免权。
在清朝,大体执行明朝的退休制度,但又做了一些修改。雍正就规定:年老能办事者可留用。说到底,官员的去留,皇帝说了算。
而清朝的支柱——八旗子弟就没有退休这一说,因为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奴才,必须干到死。
信用卡欠钱不还会怎么样?相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办了信用卡,因为信用卡能够满足人们超前消费的需求,但是每当要还款时,许多使用信用卡的人都会感到非常苦恼,在自己无力还钱的情况下只好向亲朋好友借钱,或者重
因一次彻底的自我剖析想罢,置于今天这一步,应是可以从儿时某次被忽略开始。兴许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主动去争取某件事。可惜啊,甚至都未被看过一眼。尔后,于我的灾厄之门开启。同一阶段,在真切且重复体验嫌弃的眼
跟着凯特王妃学阔腿裤穿搭,不仅时尚又气质,适合40的女人在裤装造型中,阔腿裤是一款包容度极强的单品,它可以轻松帮你打造出笔直的双腿,还能让整个人的气质得到很大提升。说到阔腿裤造型,不得不提到英王室时尚偶像凯特王妃,她虽然很少在公众面前穿
做金钱的主人你是金钱的主人吗?钱这个字确实太有诱惑力了。我们每个人的兴趣喜好都不同,但当问到边的朋友有什么喜好时,可能很多人都会说我喜欢钱。所以钱普遍)为大家共同认可并想获得的东西一块金属一枚
时尚潮流之选,三星GalaxyZFlip4折叠屏手机正式上市现在的折叠屏手机技术愈发成熟,很多折叠屏手机深得用户的喜爱,能够带来不一样的新玩法,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款手机是三星GalaxyZFlip4折叠手机。这款手机外观简约时尚,机身更加轻
我国哪些地方产金多?看这里2021年度我国五大产金地(市)我国十大产金县(市)出炉!一起来看较上一年有哪些变化吧!据中国黄金年鉴2022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五大产金地(市)矿产金产量共计54。19吨同比减
特拉斯任命英国新内阁,首次无白人男性担任四大要职文观察者网熊超然当地时间9月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任命伊丽莎白特拉斯(LizTruss)为英国新首相,随后特拉斯也公布了其政府内阁的成员名单。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
山东1个由镇升格的地级市,如今成为II型大城市,人口达386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持续转变,区域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趋势。东部地区包括江苏广东山东浙江福建河北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是我国对外
历史上的今天(8月29日)1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南京条约(英语TreatyofNanking),又称江宁条约或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
关窗!英超转会市场结束,六大最贵引援出炉,一人5场9球创历史今夏的英超联赛引援窗口关闭,英超联赛的支出在截止日期当天超过了20亿英镑大关,联赛里上下下的俱乐部都在争夺强援最后一刻加入他们的阵容。在这里我们经历了一个非凡的,破纪录的转会窗口,
糖尿病,口干口渴,是胃火上炎,白虎汤药简效弘降血糖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且论述甚详,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其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肺消,中消,膈消等名称记载。本病的治疗以清热润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