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四川成都人,因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是"西汉文章两司马"之一,另一人是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他与司马迁两人算得上是同一时代的人,鲁迅曾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司马相如长司马迁34岁,所以,司马迁对司马相如的记述是真实可信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其亲名之曰犬子",其父母给司马相如取名为"犬子",就是狗儿子。因为司马相如名满天下,后人都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司马相如凭借家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就是当上了汉景帝的警卫员。不过要注意这官不是买的,是当时国家按"财富"标准选拔的。司马相如看到当警卫员虽能在皇帝身边但无出头之日,就借生病为由辞掉官职,旅居到了梁国与梁孝王手下一帮文人搞"自媒体"舞文弄墨去了,一不小心写出了《子虚赋》,圈粉无数,其中,有一个粉丝叫刘彻,就是汉武大帝。 梁孝王去世,司马相如失去靠山只好返回成都,这时的司马家已经是家贫如洗,司马相如说好听点是个自由职业者,实际是失业者,无以维持生计,只好跑到临邛(今四川邛崃)县令王吉那里蹭吃蹭喝。临邛是今四川邛崃,邛崃这两个字读音为"穷来",真是无巧不成书,司马相如就是因为"穷"才来的。 临邛有个富翁叫卓王孙,听说县令家来了贵客便设宴请客以图结交,相如故意称病不能前往,等到中午时分县令王吉亲自相迎,才去赴宴,这是典型的自抬身价。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是历史上著名的才貌双全的女子,可惜刚刚出嫁,丈夫就死了,成了可怜的年轻小寡妇。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司马相如佯作不知,但心里那个激动,那个幻想啊,已经没法用语言描述了。 于是,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借琴声表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司马相如实力撩妹,让卓文君心头小鹿乱撞,扑通扑通的,按捺不住,很快就约了会,再接着就一块私奔了。于是,司马相如就有了"窃色"之名。 其实司马相如选择与卓文君私奔是没有办法的事,卓王孙是西汉时的巨富,嫁女总得收点象样的财礼吧,而司马相如是个不名一文郎,明媒正娶他做不到哇。不过两人私奔差一点把卓王孙气死,"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女儿不成才,我不忍心杀了她,但我不会给好一分钱。 两人私奔回到成都,"家居徒四壁立",日子基本没法过,卓文君提出返回临邛,文君说:"只要你同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样子!" 相如同文君回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小酒馆,做卖酒生意。司马相如穿起大裤衩子(犊鼻裤)在闹市中洗酒壶刷酒杯,让文君站柜台前卖酒,这就是"当垆卖酒"典故的由来。 当垆卖酒 司马相如这番操作是直面窘境自主创业,更是实力气爹(卓文君爹)。果然,时间不长,卓王孙感觉这事太丢人了,面子上实在过不去,不得已给了司马相如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之后夫妻双双回到成都,置田买房,成了富人。当然,相如同学因此得了一个"窃财"名声。不过,按当时继承法律,这些财物和嫁妆都是卓王孙应该给的,说不定卓王孙还给少了呢。 汉武帝即位,一日读了《子虚赋》立成"相如粉",还以为这是古人作品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这时为武帝养狗的狗监杨得说:"这是我老乡司马相如写的。"武帝大惊,立即下令召见。相如同学在武帝当面作《天子游猎赋》,赋成武帝封相如为郎,大约相当于侍从文官,后为中郎将,孝文园令。 司马相如为官期间功绩卓著。 一是支持武帝外定四边。汉武帝在位时,开发西南夷问题上存在着开发与反开发的争论,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难蜀父老》则反映了地理扩张与文教传播并进的大一统的思想,符合武帝正大展宏图,内修政治,外扬国威,靖边扬德,建立功勋的志向和愿望。 二是一纸檄文稳定巴蜀。公元前135年,唐蒙受命凿通巴蜀与夜郎间的道路,三年不成完工,还举措失当,引发巴蜀骚乱。司马相如抵达巴蜀,临危不乱,写了一篇《喻巴蜀檄》来传达朝廷旨意,稳定民心,一面说唐蒙"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皆非陛下之意也";一面又说"当行者或亡逃自贼杀,亦非人臣之节也"。恩威并施,效果良好。 三是持节出使略定西夷。前130年出使西夷,使汉朝与"西南夷"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得以加强,增强了"西南夷"对汉王朝的政治认同,为汉武帝后来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官多年的司马相如病了。一是身体上的病,生来口吃,后又得了"消渴疾",就是糖尿病,因有功在茂陵(武帝陵)疗养。二是心上的病,想着找小三。 为小三这事儿,卓文君写了三首诗,先看《怨郎诗》:"一朝别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说明司马相如离卓文君越来越远,卓文君在控诉,两地分居,音信全无,形单影只,可谓怨气冲天。但是,从诗的结尾看,卓文君虽然心中有怨,并未到决裂的那一步,只不过是期望两人在来世互换一下角色,让司马相如体会自己的孤独寂寞,还是有感情滴。 再看《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是说爱情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纯洁,像云间月亮一样光明,你司马相如已经不纯洁、不光明。"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说的更明白的:你已有二心,我要打离婚。这一下子就把司马相如出轨的事儿实锤了。 《诀别书》则是卓文君的最后通牒:"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喜新厌旧的老小子,你已经被纷繁的色彩迷了双眼,昧了心智,江湖路远,不再相见。 这三首诗让司马相如回想当年瑶琴传情、深夜私奔、当垆卖酒、患难相随,羞愧难当,赶紧将卓文君接到自己身边,于是琴声悠扬,涛声依旧了。卓文君的坚持、司马相如的醒悟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 司马相如是西汉的词赋名家,史有"西汉文章两司马"之称。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二世赋》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