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国难思良将"。1971年秋天,毛主席在大病一场之后,又想起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与他一起同甘苦的同志们,尤其是那个个子稍显矮小,却行事果断,一说话就像打出一枚子弹般的邓小平。 次年年初,毛主席在参加陈毅追悼会时,再次提到了邓小平。早有思想准备的周总理,示意陈毅的亲属将毛主席对邓小平的评价传出去。邓小平的早日回归,将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大有裨益。 "我的意见就是这样,你不同意就拉倒!" 1972年,在得到毛主席对邓小平的明确指示后,周总理安排邓小平一家回到北京,并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对邓小平的工作问题进行了讨论,决定邓小平正式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参加对外活动。 按照原定的安排,邓小平将在墨西哥总统访华时负责接待,公开露面,但西哈努克亲王的提前访华,让邓小平的公开露面提前了一个星期。 1973年4月12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欢迎西哈努克亲王夫妇,邓小平以国务院副总理的身份出席,不动声色地坐在一个不引人注目的位置上。很快,一位敏锐的外国记者发现了邓小平,邓小平回归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全世界。 图丨邓小平与西哈努克亲王 当时的中国,正需要像邓小平这样精力充沛,而且成熟老练的政治家。在邓小平公开露面几个月后,周总理在和外国客人谈到邓小平时说: "这是一位将来会成为很重要人物的领导人。" 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召开前,由于这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之后,第一次派遣高级代表团出席,因此中央对谁来担任代表团团长高度重视。考虑到周总理身患重病,外交部领导开始筹划新的人选。 当时的初步设想,是在方毅、李强和乔冠华三人中选出一人,周总理让王海容在方便的时候,征询一下毛主席的意见。毛主席听说之后沉思了片刻说:" 由邓小平同志担任团长好,但暂不要讲是我的意见,先由外交部写请示报告。 " 很快,外交部就向周总理呈递的请示报告,建议邓小平担任团长,乔冠华和黄华担任副团长。随后,政治局召开会议,对出席联大会议的人选进行讨论,当听说邓小平被选为代表团团长后,江青公开表示反对。 图丨毛主席与江青在延安合影 由于江青的阻挠,这次会议没有形成结果。第二天,周总理不顾江青的反对,批示同意外交部所提的方案,并将文件送毛主席和其他政治局成员传阅,随后毛主席也批示同意。 当天晚上,江青听说毛主席圈阅同意了外交部的方案,立刻找来王海容和唐闻生,要求外交部收回请示报告,强令一位部级领导担任团长,企图阻挠邓小平。王海容告诉江青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并表示毛主席和周总理已经批示,外交部无权收回。 但江青仍不死心,第二天夜里,她又四次给王海容打电话,威逼要外交部撤回报告,王海容再次阐述了不能撤回的理由,并补充说:"我只是管礼宾的,凡经毛主席、周总理批准的报告,都不能撤回。" "你昏了头,脑子僵化!"江青闻言恼羞成怒,在电话中大骂道。 王海容意识到江青在这件事上还要纠缠,立即将此事报告给毛主席。 毛主席告诉王海容,邓小平出席联大是他的意见,如果政治局的同志都不同意,那就算了。 依照毛主席的意思,周总理决定再次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出席联大会议的人选。 图丨毛主席与邓小平 会议一开始,周总理就阐述了派邓小平出席联大会议的理由,并说联大会议共进行三周,邓小平可以只出席第一周,发表讲话和接触各方重要人物,创造局面后即可返回。 在会议进行中,周总理又让王海容和唐闻生前来列席。但王海容和唐闻生刚刚走进人民大会堂,就被江青拦了下来,质问邓小平出席联大会议,究竟是毛主席的意见还是外交部的意见。 王海容再次告诉江青,请示报告是外交部写的,毛主席和周总理已经同意,而且毛主席已经说过,小平同志出国是他的意见。 会议中途休息时,江青在对王海容和唐闻生施加压力,甚至在会议再度开始后大吵大闹,斥责王海容和唐闻生。王海容当场与江青争执起来。 在周总理的努力下,参加会议的政治局成员,除了江青外,全部同意邓小平率团参加联大会议。即使这样,江青仍不善罢甘休,嚷嚷着要"保留意见",并企图让周总理在报告上写明。 王海容和唐闻生见此情形,当晚就将会议内容和江青的种种报告了毛主席。 图丨毛主席与王海容亲切握手 第二天,毛主席给江青写了一封信:" 小平同志出国是我的意见,你不要反对为好。小心谨慎,不要反对我的建议。 "同时毛主席还通过王海容、唐闻生转告江青: "到联合国开会还是小平去,我的意见就是这样,你不同意就拉倒!我们同意去。" 毛主席的决策,彻底打破了江青的图谋,不敢再纠缠此事。 "你就这样写,不必改。" 人选一事敲定之后,邓小平的国内工作便开始减少,为出国工作做准备。由于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高层领导人首次在联合国上登台亮相,因此邓小平在接到任命后,全力以赴投入到准备工作中。 早在十多年前,邓小平曾率领代表团与苏联进行过谈判,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因此,当乔冠华询问如何进行准备工作时,正在吸烟的邓小平吐出烟雾后,只说了一句话:" 重要的是要有一篇好的发言稿。 " 仅仅一句话,就抓住了工作的实质。 很快,发言稿初稿就起草完成,鉴于发言稿的重要性,邓小平决定腾出一天的时间,与外交部的同志共同修改。当时邓小平已经七十高龄,但工作中却丝毫不感到疲惫,认真听取了每一位同志的发言,并对好的意见给予肯定。 邓小平的平易近人,让大家从内心更加敬爱他。 图丨邓小平旧照 在讨论到发言稿的结束语时,邓小平胸有成竹地提出了几句话:" 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做超级大国……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姑哦,也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到处欺负大家,侵略大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给中国戴上一顶社会帝国主义的帽子,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 " 邓小平几乎是一口气说完了这些话,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邓小平的高屋建瓴所折服。当负责具体修改的同志记下这几句话后,邓小平再次叮嘱:" 你就这样写,不必改。 " 初稿形成之后,立即送审上报,身患重病的周总理再次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邓小平的发言稿。然而,江青等人却借口"生病"请假,拒绝参加会议。 随后,周总理和邓小平联名致信毛主席,报告了发言稿的修改情况。毛主席对发言稿很是满意,并在上面批示:"好,赞同。毛泽东。" 为了防止江青等人再生事端,在毛主席批示后,周总理就让外交部将毛主席的批件影印若干份,给各政治局成员送去传阅。 图丨周总理与邓小平 4月6日清晨,通宵未眠的周总理乘车前往首都机场,破例为邓小平一行人送行,同去的还有在京的党政军负责人以及各界群众。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在关注着中国代表团的到来。 虽然邓小平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的消息已经人尽皆知,但对于邓小平是什么样的人物,只有极少数资深政治家才了解,大多数涉足外交不深的官员,心中是一片茫然,甚至连美国代表团团长基辛格对邓小平也是知之甚少。 在邓小平率团抵达纽约的第二天,就会见了朝鲜常驻联合国观察员,并拜见了两个月前访问中国的阿尔及利亚总理,随后又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和此次大会的主席。 4月9日,联大特别会议正式开幕,中国代表团仔细倾听了各国代表的发言。就在这一天,邓小平还会见了多个国家的代表团团长和国家元首。邓小平的优雅举止,谈吐得体,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月10日下午,随着大会主席宣布,邓小平矫健地走上演讲台,深沉地扫视了一下会场,翻开了演讲稿开始作一般性辩论发言。100多位代表团成员和旁听记者,刹那间感受到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家的倾人魅力。 图丨邓小平在联大会议上演讲 首先,邓小平分析了当今国际局势的特点,指明了国际关系中的联系和矛盾,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原料和发展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超级大国的掠夺和控制的问题,这是当前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反殖、反帝、反霸斗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只见邓小平双手撑在演讲台上,两眼注视着会场,一字一句地说,第三世界的国家要发展自己的经济,首要的前提是维护政治独立。发展中国家不仅在政治上应该互相支持,在经济上也应该互相帮助。 邓小平铿锵有力的四川口音,回荡在偌大的会场中,各国代表都目睹了邓小平的风采,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更是高兴,邓小平的一番话,恰好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反映了他们共同的心声。 蓦然间,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整个会场为邓小平的精彩发言所轰动,很多国家的代表纷纷走到中国代表团的座位前,与邓小平等中国代表握手祝贺,就连少数敌视中国的国家代表,也不得不发自内心地敬佩邓小平。 图丨邓小平发言后,与会代表纷纷表示祝贺 很快,全世界媒体纷纷报道了邓小平的发言内容,中国政府的出色外交再一次轰动了世界政坛,邓小平也赢得了众多外交同行们的称赞。 周总理最好的代理人 此后的一个星期中,邓小平再次分别拜见了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并会见了多个国家的参会代表。4月14日,基辛格举行宴会招待中国代表团,再一次领略了邓小平非凡的气度与智慧。甚至在十多年后,基辛格还情不自禁地感叹: "他处理事情的果断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洞察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的宴会,看似是一般礼仪中的相互往来,实际上是基辛格与邓小平商谈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问题。刚开始,基辛格表示美国政府正在为两国实现正常化而努力,但一时想不出办法来。 邓小平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态度,让基辛格不免有些失望。其实邓小平心里十分清楚,半年前基辛格已经来过中国,对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一些承诺,今天的表示,可能是美国总统面临新的困境。 图丨邓小平与基辛格 无奈,基辛格只好继续讲下去,将美国政府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底牌全部摊出。直到这时邓小平才不卑不亢、不急不缓地回答:"博士,中国政府希望这个问题能较快地解决,但也不着急。我们能够体谅美国政府的困难。" 邓小平的回答,让基辛格不禁暗暗称赞。 在纽约停留了9天之后,邓小平和乔冠华先行回国,途经法国时,邓小平等暂作休息,并会见了法国总理。随后在中国驻法大使的陪同下,邓小平还去查看了意大利广场旁的一个小咖啡馆。 为什么邓小平会对一个小咖啡馆情有独钟?早在50多年前,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时,这家小咖啡馆,是他和李富春编印《赤光》杂志的所在地。那个时候大家轮流编辑,邓小平负责刻钢板,李富春负责发行。 "面目全非了!不能在50多年前的小咖啡馆喝咖啡了。"邓小平看着眼前的小咖啡馆,触景生情地感慨道。随后他又想到了身患重病的周总理,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钱付学费,邓小平便提出做豆腐,周总理当即表示赞同。 图丨邓小平在法国时期留影 很快"中华豆腐坊"就开了起来,大家轮流摇起豆腐磨。豆腐制成以后,为了让法国人尽快了解豆腐的吃法,邓小平和周总理又到餐馆亲自做菜,向食客介绍豆腐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外国人尝过之后,无不啧啧称道,自此一传十,十传百,"中华豆腐"名震巴黎。由于供不应求,餐馆只好采用限时供应的办法。就这样,豆腐坊解决了大家的学费问题,还为中共旅欧支部提供了经费。 离开法国前,邓小平让人买了上百个羊角酥,打算回国之后,分别送给当年在法国时候的战友们。 4月19日下午,邓小平抵达首都机场,周总理、叶剑英等人再次来到这里,迎接代表团的胜利归来。在专机旁,邓小平等代表团成员, 与前来欢迎的领导人合影留念。当时江青站在邓小平左侧满脸堆笑,似乎已经忘记自己阻挠邓小平出国的事情。 对于邓小平这一次联大会议之行,全世界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一些有识之士认为,邓小平不仅代表了新中国的形象,同时也是周总理的一位"最好的代理人"。 图丨周总理与邓小平在首都机场亲切握手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邓小平的期望达到了,全世界都了解了邓小平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分量。邓小平回国不久,周总理到长沙面见毛主席,建议将邓小平补选为政治局常委、副主席,并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总参谋长。 毛主席采纳了周总理的建议,不久,邓小平就集各种职务于一身,进一步走向了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