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什么还有人存死期,存死期到底划算吗?。 初看该问答除了"糊塗"二字,更有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之感,"存死期"指的是什么?,经朋友提醒:"死期"相对于"活期"而存在。方知,可能是指"银行储蓄",所谓"死期",一般是指"定期存款",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多少年了,极少和银行深入打交道,只是定期领取养老金而已。 "定期"存款有两种情况,虽然都是到期连本带息可一次取出。但有的"定期"在期限不到,可以提取本金,不过利息按"活期存款"计息。有的则是存期不到,无法提取,如果急需,则需要向银行支付一定费用,方可取山本金。当然,这种"死期存款",利息会高一些。 至于是否有人到银行把钱存成"死期"?。没调查研究,更不了解现在存款情况,没有发言权。只不过自我感觉,在物价飞涨,人民币不断贬值的情况下,银行无论"活期""死期"存款,利息又不高,根本就追不上人民币贬值速度。 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不要说一般人手中没有多少节余,就是有,把一百元"死期"存入银行一年。到期取出,连本带利的购买力,与一年前相比,恐怕绝大多数也难免吃亏?。 对此,企退老人倒不必担心,养老金除了衣食住行,手中多余的款项、大多都送给了白衣战士所在的单位。而且年年这样,月月如此,心甘情愿,自己去不了,也让孩子去送,换点药吃 划算不划算要弄懂存钱的目的,更要弄懂利率。 银行通用.公示的利率是%/年,一百元/年利率3.15,就是3.I5元。 现在利率市场化,各利率不相同、相差有时达1.25,百元差1.25元那么万元相差125元。1年期与三年期(同一行)相差2点多。 农民没养老金,城镇居民也是没养老金,做生意怕担风险,七十年代出生的小学没读完,理财似懂非懂跟风跑,存点钱养老还是要得。即是存钱养老就存三年定期,最高时4一一4.5%,十万元三年利息一万二.三千元.虽说不多喝粥不致饿死 有些人不管一划算不划算,根本也不懂那些,只知道把钱存放在银行保险,还能得到点利息。借给别人还不放心万一被骗怎么办,存入银行虽然利息少总比被骗强安全。 与划算无关,与贬值有关。 如果有多余的钱现在花不着,自己又不会理财,还是存银行好。银行肯定是定期利率高,活期利率低。这不存在划算不划算的问题,因为自己不会理财,要会理财也就不存银行了。 存死期先不说划不划算: 首先:如果家里很有钱,而平时花不了那么多,这种情况当然存死期,也叫定期的比较划算,1万元年利息是200多,那么存10万就是2000多,如果不想理财,存定期即有利息又安全,何乐而不为,理财有风险,活期又没几个利息,这种情况下最佳选择就是存定期,当然了,这就是我个人想法。 存死期的一般都是一些老人,或者是一些老实人,他们心地实在,挣的一般都是血汗钱或者是儿女们给的钱,没有多的想法,划算不划算也不多想,认为银行就是最信任的地方,有生活费之外的都荐起来 存定期的利息肯定比存活期高,但存定期是家庭的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