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关注 " 我们做文化朋友 原创 / 印象舞钢 文 / 郭勇刚 史料记载,1938年,身为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在视察豫西南等地工事时,在舞钢、舞阳逗留多日。 冯玉祥将军 6月14日那天,骄阳似火,冯玉祥一行近百十人,徒步经过舞泌边界的界牌河,进入舞钢市南部王店街,在王店街进行了公开演讲。17日,行至舞阳县城西关外,受到当时的舞阳驻军、党政官员、各界代表人士的热烈欢迎。冯玉祥在舞阳县城停留的5天时间里,直接向老百姓宣传抗日救国的演讲活动10余场次。不到一个星期,在冯玉祥的号召下,庞炳勋部就补充了8000多人。1938年6月14日至22日,冯玉祥在舞钢、舞阳停留了八天。 冯玉祥来到舞阳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一个人的耳朵里,这个人叫邢舟子,枣林镇张卜庄邢庄人。 邢舟子早年参加晚清军机大臣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淮军,在淮军中当正目(班长)。光绪十一年(1892年),10岁的冯玉祥参加淮军,邢舟子正是他的班长。少年的冯玉祥酷爱读书,晚上读书怕影响别人休息,就用毯子围住桌子四周,自己钻进里面点着灯读书。旧军队从总根子淮军起,就极其腐朽,是让人窒息的落后军队。兵油子们说影响他们睡觉,不许他点灯,有人踢他打他,甚至有人冲他身上撒尿。邢舟子见状,喝斥道:"人家读书是正事,沾你们了?惹你们了?干嘛欺负人?″正目一干预,当兵的谁也不敢再放肆。为了感谢正目的保护之恩,冯玉祥与邢舟子结拜为兄弟,称邢舟子为大哥。实际按年龄算邢舟子比冯玉祥大得多。 这次邢舟子听说冯玉祥来到舞阳,既想见,又怕见,想是想见见阔别多年的兄弟,怕是怕自己混得不像个人样儿,怕人家不认自己,最后他还是下决心去见一见。那天,邢舟子头戴破草帽,上身穿带补丁的白衬衫,脚蹬一双破鞋头来到县城大街一试运气。 正巧这时碰上冯玉祥路过,只听见几个警察高喊:"冯大人来了,快站两边!"邢舟子急忙上前问:"哪个冯大人?是不是玉祥?″ 冯玉祥(左一)和邢舟子(左二)合影留念 警察见他衣服褴褛,疑是个疯子在说狂话,赶快将他往路边推。 当冯玉祥走过来时,邢舟子一个劲地挣脱,并大声喊道:"我是找玉祥的,俺多年不见了!"冯玉祥循声望去,急忙伸手拉住邢舟子的手,声如洪钟地叫了一声:"大哥!" 警察见状,赶紧陪起情来。 邢舟子在县城的几天里,冯玉祥待他比亲兄弟都亲,吃饭必请上座,散步定携他同行。临走时,冯玉祥还送给他60块大洋,并嘱咐他成家以渡余生,最后还与他合影留念。 邢舟子一生娶两房妻子,生有两个儿子。晚年的邢舟子穷困潦倒,遭人闲弃。他死后,妻子带着儿子远嫁他乡,再也没有回来过。 冯玉祥将军 本期审稿 王松凡 执行编辑 曹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