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意外,营业近18年、位居新街口、南京的老牌数码家电商场—— 国美电器南京旗舰店,居然关门闭店了。 消费方式的更新迭代,叠加疫情三年的冲击,致使南京多个老牌商业已然或正在面临终止营业的困境。 这究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还是互联网经济,不断挤压实体经济份额的"病症"所在? 「新街口国美关门,欠货不发遭客户维权」 前两天,有不少消息传出位于新街口洪武路的国美电器,已经正式关门闭店了。 周二,我前往实地探访,发现的确如网传所言,商场大门上贴着"内部调整、暂停营业"6个大字: 说是"暂停营业",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还能否重新恢复营业,已是小概率事件。 新街口的国美电器,于2005年7月22日正式开业,营业时间长达近18年。 同时该门店也是国美电器的南京旗舰店,随后的7年内,又相继成立了镇江、扬州、泰州、盐城、马鞍山、滁州六个二级分部。 对于生活在南京年头比较长的人来说,新街口的国美电器在日常生活的记忆里,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些影子。 买手机、买家电、买电脑、抑或是上移动办业务等等,这里总是很多人的首选之一。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习惯了网购,去线下实体店的次数越来越少。 许久不曾关注,如今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却是其不得不关门闭店的消息。 多少是有些唏嘘的。 国美电器大楼上的巨大logo依然醒目异常,不过两侧的广告牌已经处于空置的状态。倒是正中间的电子广告牌还在轮播着各大家电品牌的广告: 如今新街口的人流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大家匆匆走过,很少有人驻足停留多看一眼,甚至是无人在意—— 这个曾经的电器巨头,就这样在时代浪潮的冲刷下,悄无声息的落下了"帷幕"。 从企业公开信息可以查到,国美电器南京新街口店已然处于"经营异常"的状态,并且还官司缠身: 不仅如此该门店公司的负责人也一直在不停的变更: 可见,国美电器新街口店的经营困难,其实早就有迹可循。 更悲惨的是,如今的国美电器还不能算是"寿终正寝",其还有多笔未完成的订单,已遭到不少消费者的投诉。 年前就有买家反映,在国美买的产品迟迟不给送货,并且之前联系的电话也已打不通: 货发不出,退款也没法申请。据相关媒体报道,如今国美电器的特惠群,已然变成了客户的维权群。 同时国美的工作人员也已经联系不上,大家都担心国美这是要跑路,自己会钱、货两空。 前不久国美电器董事长在微博坦诚了国美当下面临的窘境,但仍在积极应对,期望能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 只是,这柳暗花明的一天真的还会到来吗? 「SN、家乐福等,老牌商业纷纷"倒下"」 其实又何止国美呢,这几年多少曾经的传统商业巨头,纷纷"倒下"。 SN品牌系商场 与国美电器隔街相望,曾与其一起被称为新街口两大地标之一的SN生活广场,如今也是在苦苦支撑。 一层手机、二层家电、三层厨房电器等消费者都是寥寥无几,工作人员比客户多的场景也是见怪不怪。 新街口这样的城市中心商圈尚且如此。 位于湖南路的SN环球购物中心,也曾是很多老南京人喜欢逛的大型商场,如今也不得不面临关门歇业: 家乐福 去年11月,我曾写过河西家乐福说好的会员店或许要黄的稿子。 当时金源广场的电梯入口处好歹还挂着"超市装修升级"的通知牌: 而如今再去已然了无痕迹,甚至连电梯都给停掉并封闭了出入口: 可见什么家乐福会员店,已化为泡影,这就相当于是"官宣"了。 除了河西店,前段时间南京仅剩的大桥南路店也传出即将要闭店的消息。如果该消息属实,也就意味着家乐福将全面退出南京市场。 不仅如此,据消费者反映,现在持家乐福购物卡前往大桥南路店消费,是受限的。要求很多商品不能使用购物卡结账。 这不免让消费者担心,等到超市关门了,购物卡上的钱都还没花了…… 沃尔玛 同作为商超巨头的沃尔玛,和家乐福一样,日子也不好过。 此前我也去过新街口的沃尔玛,发现不仅除了食品区人多一点,用品区几乎看不到客户以外,三楼用品区的面积相比此前,还大大缩减。 更凄惨的是,据小道消息新街口沃尔玛今年年底房租或将到期,而后期可能就不再运营沃尔玛,而是换成山姆。 这个曾经也是一代人的回忆的城市中心商超,或也要就此落幕。 而此前,沃尔玛已经关闭了夫子庙的门店,如果新街口店再停止营业的话,沃尔玛在南京的布局将进一步收缩。 以上还只是比较典型的案例,相信现实远不止如此。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补充。 「互联网,抢占实体蛋糕的"吸血鬼"?」 在传统商业、线下实体店铺不断遭受创伤、经营困难的背后, 很多人开始对互联网经济产生了质疑。 曾经,线上支付、共享单车、网购三大互联网元素一度和高铁一起,被并称为"新四大发明"。 然而当整体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互联网行业也迎来了裁员潮,对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质疑声也随之越来越多—— 对互联网行业大力扶持的力度,是否是能持续发展的; 互联网经济的大行其道,有没有抢占实体经济的"蛋糕"。 特别是三年的疫情之下,关门停业的线下店铺不计其数。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在网络上看到过诸如"取消外卖、限制网购,让血能够回流到线下实体" 之类的质疑声。 不仅如此,实体消费受挫对税收影响巨大 ,也成为了当下一种比较普遍的声音: 互联网经济、实体经济两者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是前者抢占了后者的份额?还是后者注定被前者所取代?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答案。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 那就是经济大环境受压,没有一个人能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