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一李世雄故事
甲申(1644)之变,清兵入关,明朝覆亡。世熊曾随他老师黄道周入武夷山避难。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帝位,唐王丞相黄道周曾推荐他任翰林博士。后黄道周战死,清兵入闽,唐王被俘。 李世熊从此杜门不出,以气节自负,不与清统治者合作。
当时有人向驻守汀州的清将告密,说世熊对大清不满,有意抗召。清将即遣使送信给李世熊,逼他出山做官。信中威胁说:不出山,虑有不测之祸。
李世熊在强大压力下,仍坚贞不屈。回信中他说:"且某年四十八矣。诸葛瘁躬之日,仅少一年;文山尽节之辰,已多一岁。何能抑情违性,重取羞辱哉"他以诸葛亮、文天祥为楷模,表示了成仁取义的决心。此信发出后,清将放出各种流言蜚语,恐吓李世熊,然而不但未能使世熊屈服,反而使李世熊的文章气节名著一时。清将因舆论压力,不敢对他下毒手。
清康熙十三年(1674),靖南王耿精忠响应吴三桂叛乱,在福建举兵反清。耿清忠也曾遣使逼李世熊出山做官,李世熊托病卧床不起整整一年,严加拒绝。
世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得不借助放浪山水,饮酒赋诗, 以抒其胸中积块,写其牢骚不平。他曾赴江西,与清代著名文学家魏禧、魏礼及彭士望等人一起泛鄱阳湖,登庐山绝顶,时而放怀高歌,时而泪下如泉涌,以排遣其亡国的哀愤。
世熊终生好学,博闻强记。年八十,每天仍读书至深夜不辍。 生平著述《寒支集》8卷,《钱神志》20卷,《宁化县志》7卷, 《史感》、《物感》各一卷,并传于世。另有《狗马史记》,已佚 。
李世熊之文,奇伟凄丽,奥博深沉,长于推测情变,每多悲愤之音。这也许与他满怀亡国之痛,郁愤难申的坎坷身世有关吧。
历史开讲破釜沉舟项羽的决心与悲剧历史开讲破釜沉舟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也可写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成语的由来是著名战役巨鹿之战中发生的。赵国被秦国
1863年殿试上,慈禧为何亲自把三甲末尾的一张试卷,提名为探花?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深夜,一道响亮的枪声划破长空,打破了湖北武昌城的宁静。这道枪声非同寻常,它吹响了辛亥革命的号角,也点燃了中国人民反抗封建帝制的星火。次年,清朝隆
千秋撄宁向北心千秋撄宁向北心北宋文士巩焘家族片羽颜建国在东平县老湖镇梁氏祠堂的老院,存有一块高大的太湖石,相传是北宋右朝议大夫知兖州事梁彦通二女婿巩焘所赠。朝议大夫在宋朝是正五品下的官衔,属于地
为什么说三省六部制是古代皇权和相权矛盾相交锋的产物?西方一直认为他们所沿用的三权分立制度是最民主的国家政治体制,可马克思韦伯曾经断言过西方的政治体制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体制。隋唐时期产生的三省六部制与如今西方各国所沿用的三权分立有共通之
刘邦为什么非要除掉韩信等功臣,其中的原因,并非兔死狗烹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首举反抗大旗,引燃燎原之火,被秦灭亡的原山东六国贵族后裔,纷纷跳将出来,扯旗割据。势头最威猛,实力最强大的,非项氏叔侄莫属。在叔叔项梁死后,年方二十五岁
汉朝吕后一族要怎么才能避免被消灭历史开讲诸吕没有退路,只有背水一战夺取大权,如果抱有侥幸心理归还兵权只求活命,则必死无疑。这是血淋淋的政治!吕后死后,汉朝统治者内部有三个集团刘氏皇族集团吕氏外戚集团功臣集团。吕氏
警惕!前苏联的历史教训正悄悄的在我国重演千万不要忘记了,当年苏联共产党在拥有20万党员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在拥有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苏维埃社会主义
都是资本主义,都信仰基督教,为啥西方国家把俄罗斯当死敌?我一直好奇一件事,既然俄罗斯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相同,都属于资本主义信仰的宗教相同,都属于基督教人种都是白色人种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是为什么西方和俄罗斯就聚不到一
蜀灭亡后,为何张飞一家无人敢动,关羽却满门被杀?背后是何缘由张飞关羽二人是家喻户晓的三国人物,他们的故事被演绎成小说和戏剧,为我们所熟悉。但他们的后人结局如何,却鲜有人所提及。据蜀记记载庞德子会,随军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庞德是当年关羽水
铠甲迎战著书立说徐皇后能文能武明成祖朱棣皇后,有勇有谋能文能武,攻城时披铠甲迎战,盛世时著书立说。她薨逝后,皇帝追思不已,终身不再立后。徐氏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她自幼文静,喜欢读书,人称女儒生,以贤淑才女
李秋平这种混子的升迁轨迹,让多少德才兼备的人寒了心!江西某县李秋平,可谓彻底火了。竟然敢动钦差大臣,真的是色胆包天。他的问题,远不止如此。这位美女干部是好样的,敢于举报,敢于揭发。才能让李秋平落马,社会治理更加和谐。一县之长的李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