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现如今上上下下无数人对奥数深恶痛绝并且各种打击的环境下,按说奥数学习应该趋于萎靡才是。但是现实真的是啪啪打脸啊!杯赛被禁、择校取消、机构关停或者削减难度以及时长……结果学习奥数的依旧是不降反增!我所在的城市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我孩子一年级开始在某机构学奥数的时候当时同年级只有不到300人在读,而到了今年五年级的时候竟然已经达到了1500多人在读。这才仅仅是一家机构。 而且要知道,我们这座城市可是没有奥数择校的啊! 也就是说,学奥数对孩子们来说不会有直接的升学意义(比如通过证书或者入学考试等)! 那么为什么"全民禁奥"的时代,我们这里的人却偏要逆流而上呢? 我想我们不能只用"跟风"就能解释的了这个问题吧? 要知道,就我们所在城市没有竞赛择校的现状来看,学奥数的"性价比"远不如英语、语文啊!可是依旧会有很多人选择学习奥数,这说明这些人在学习奥数的过程中是有收获的, 而且他们会认为为了这份收获,去付出一定量的时间、金钱也是值得的。 以我孩子为例,虽然没有了竞赛,但是孩子学了一年的C++,并且在2018年的信息学竞赛上还得了个一等奖,我们就发现孩子之所以掌握的还不错、学的还顺利的很大原因就是得益于孩子的奥数学的比较好。 有能力可以学,基础不够不用刻意的去上辅导班 我认为如果孩子课内掌握的非常好,学有余力,那么学学奥数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如果孩子的基础并不好,那么还是应该以课内学习为主。 至于学奥数这件事儿的本身,家长如果有能力的话也完全可以不用报班,买点资料让孩子做做,给孩子讲讲就行。当然,报班也有报班的好处,毕竟会更加系统一些。 这种事儿没必要跟风乱了自己的节奏,结合自身情况来决定吧! 至于你问的"作用",我觉得你直接去搜一下就行了,我只想告诉你的是所有的"作用"并不是说你只要学了就一定会得到——这就好比孩子们都去上学,同一间教室、同一个老师、同样的作业,结果成绩还是相差悬殊,你说是"上学"没有"作用"吗?学奥数也是这个道理。 今年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共吸引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中学生参赛,参赛人数为历年最多。经过2天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国队以227分,获得团体第一的优异成绩,且6名队员全部摘金,这也是8年来中国队员再次全部摘金。r 什么是奥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r 孩子学习奥数有什么用?现在很多家长都热衷让孩子学习奥数,按照专家的说法,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于奥数,那么,家长让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两点,一是通过学习奥数,让孩子的数学成绩能够提高,二是学习奥数开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三是想让孩子能够有机会参加奥数竞赛,这样的家长也不在少数。r 奥数对青少年的脑力锻炼有着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奥数对思维和逻辑进行锻炼,对学生起到的并不仅仅是数学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数学要深奥些。既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学习奥数,那么,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兴趣支撑,那么,他们注定是学不好的,也不可能坚持下来。r 有这样一套书《给孩子的数学三书--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它是启蒙了杨振宁的经典数学书。中国数学科普著作的开创者,这套书是著名数学教育家刘熏宇的数学科普经典。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刘老先生竟然能写出如此通俗易懂的数学故事书,实属不易,孩子在看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被数学所吸引,看了这三本书,你就会觉得现在的数学教科书就是一本公式词典,有些枯燥无味了。r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喜欢数学,那么就让孩子看看这三本书,如果孩子能看进去,从而喜欢数学,那么,说明孩子是感兴趣的,不是你报了奥数班,买了奥数题,孩子就能学好的,这套书融知识性、趣味性、故事性、可读性为一体,重在帮助读者全面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告诉你思考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值得孩子看的数学书目哦! 奥数统称为数学,如:偶数,奇数等。总而言之就是数。 数学非常之奥妙,最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能促使孩子的大脑对数爱好与记忆。不要忽视这一点。 我理解您这里的作用是好处。本人认为有以下好处。 第一、有助于孩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严谨的学科。通过奥数学习,可以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有助于升学考试。最主要最直观的就是小升初。这也是很多家长为什么要报奥数的原因。 第三、有助于其他理科科目的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是相互衍生的。数学是基础,学好奥数可以打下一个比较好的数学基础,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积极作用。 第四、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班同学有的同学不会做的题目,自己会做,这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自信心。 不是所有学龄段的孩子都适合学习奥数,一般三年级往上的可以考虑学习。当然也不是每位同学都需要学习奥数,如果孩子喜欢,可以学习。谢谢! 今日奥数班之乱象,我已离开很久,也不了解,孩子尚小,也还没开始担心这些。能说的,也只是自己当年的体会。 我是很小很小就接触到奥数的,是家学,老爷子曾是上海市的数学竞赛状元(文革前只有北京上海有数学竞赛),后来到美国留学,回国做教授,耳濡目染。我首次参加数学竞赛是小学,那时不比现在,是很稀奇的事,大家大多没受过训练,我就很"意外的"一路从区市杀出来了(从小考试成绩并不好,老师里没有看好我的)。 父亲对我的私人辅导是决定性的,我从小到大,最后取得过非常非常好的成绩名次,好到一直都是个唬人的招牌,好到熟人说起我都特别不好意思,因为自己的智商和苦功都远远未到,自己心里知道,配不上,真配不上,差得远,没有矫情,如果你像我一样十几岁就见过那么多天赋异禀而且痴迷专注的小伙伴,我相信你也会早早收起狂傲之心。 但我自己真的非常喜欢奥数,喜欢数学,是真心爱啊,不比现在有些被父母逼着去学的孩子。我离开学校一二十年,依然能做得出几道国际奥数的决赛题,依然说得清大学各门数学的来龙去脉。要知道这些都不是我的专业。我是平时累了就解个题放松放松,比打游戏更有效,几十年了。 不知大家有没有意识到,如果要在奥数上真正斩将夺旗,首先,你不是需要百里挑一的天赋,你要的是千里挑一的天赋。别吃惊,一点都不夸张,中国一年算一两千万学生吧,最好的大学能招生几许?清北华五,加起来怕也不过一万多人吧,千分之一,是个很宽松的比例。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千分之一,仅仅是入场券,不到这个智力,绝无机会,到了这步,还要比勤奋,比痴爱,比运气,还是一个千里挑一的战场。百万选一,才能换来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国家集训队… 所以即使你的孩子IQ 160,190,也别期望太高,拿到千分之一入场券的人,没有差的,他们比的,也不是这个。 真的别对奥数期待太多,更不要轻信那种填鸭式的奥数培训(其实有时我看到很心痛,我爱奥数,有如初恋,却看着被人打扮的俗脂庸粉,岂不痛心疾首),除非孩子真的爱,那就随他爱去好了,是非常美好的事。 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可以让孩子快乐,幸福,成长,终身受益。但首先,孩子得爱。 小学生学奥数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我着重说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1:奥数学习能学到许多特殊算法,简便算法,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别人还在列算式,你就写答案了。 2:奥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学会自己学习,而不是依赖老师教。一旦学会自学,就真正进入学习的大门。 3:奥数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分析问题,提高应用题的解答能力。应用题的解答难点主要在理解题意,分析各种条件下的数量关系,通过奥数题目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对题目的理解深度,从而扩展他思维的广度。 4:奥数学习可以满足学习好的学生希望多学点,学快点后愿望,补充他吃不饱的空缺。 5:是否参加奥数学习要因人而异,要根椐学生的意愿来确定,要由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自主决定,或者根据老师的推荐(不包括那些以挣钱为目的推荐)征得学生同意而决定,主要是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适合,家长的主观愿望要服从于孩子的实际情况。谢谢! 首先声明,本人不反对中小学生正规的奥数学习,但反对奥数泛滥成灾。 奥数是什么?一两句话说不清楚。具体到中小学奥数,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复杂的问题。比如,鸡兔同笼问题,这个问题对中学生来说就是二元一次方程问题,可是放在小学生身上,他就要用自己能掌握的很有限方法解出来。这个过程就可以表达出他的思维能力。而参加这种训练对中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智商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 在国际上,奥数训练是绝对的小众项目。小到什么程度?大家知道庞加莱猜想吧,就是那个世界数学史上的七大难题之一,它是被俄罗斯科学家佩雷尔曼证明出来的。佩雷尔曼出身单亲家庭,又不幸是个犹太人。大家知道犹太人在前苏联那可不是一般的悲惨。所幸他的妈妈是个数学家,而他妈妈的大学同学,另一个俄罗斯著名数学家,却只是圣彼得堡的一家奥数俱乐部的教练!对,你没有看错,在前苏联,著名数学家也只是一个教练而已。佩雷尔曼被妈妈送到这家俱乐部里参加训练,后来代表俄罗斯出战世锦赛拿到金牌,才顺利进入俄罗斯最好的数学系圣彼得堡大学(苏联当时规定,犹太人不能进好的大学)。佩雷尔曼就是在这家圣彼得堡的奥数俱乐部里得到的基本训练。而且,为了感谢那个俱乐部对他的培养,现在他也在这家俱乐部里当教练(你要不要让你的孩子去试试?)。 因此,在国外奥数训练是针对数学尖子生,一般都是学校选拔的,少有中国这样蜂拥而至的状况。 中国现在可能是世界上奥数培训机构最多的国家,没有之一。这种数量取胜带来巨大的弊端:发育出了一种中国式奥数培训。一大批不懂奥数的人参与奥数培训,弄一群学过大学和研究生数学的人给小学生出题,以为这就是奥数,用偏题怪题甚至脑筋急转弯来训练学生。 所以,奥数培训本身不错,问题是,家长要擦亮眼睛,看看你孩子参加的奥数活动是不是名符其实。 谢谢邀请。 现在很多小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会到外面培训机构学习奥数。奥数是数学比较深入的一种学习。或许有不少人觉得这个学了也没什么用,诚然,从个体角度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智力水平,可能理解奥数是有一定难度的。更多人认为学了没用是因为以后的日常生活工作也基本用不到,因此没必要去学习。 那么学奥数到底有什么作用?这个我们需要先从国家角度来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落后状态。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微积分,把这个世界从具象带入了抽象,从而才有了工业革命的数学理论基础,也创造了无限可能。这也让英国变成了日不落帝国。当然,不是说都是牛顿一个人的功劳,这是一批科学家不断努力的,但是牛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同时我们再回头看看中国,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科举制度的改变,八股文的盛行,导致中国一步步失去了数学领域的领先,到清朝以后有没有改变这个局面,导致中国科技上面逐步落后,也因此有了之后的挨打。 今天的中国,各方面都是发展迅猛,但是还有一点,我们的科技还没有超越欧美,而科技要有一定突破,数学是免不了的,现在的奥数也许学起来很累,也许有不少小孩其实接受不了,但是这个一个很直接的筛选出具备一定智力水平的小孩的很好的工具。又或者说,中国的人口众多,每年新出生的小孩也不少,从概率上来说,这里面或许有科技天才,天才的出现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没办法只用肉眼去发现天才,必须要有一定的筛选机制。奥数的学习与其说是为了择校,不如说是国家从小筛选人才的一个手段。逐层的筛选也会导致大家的竞争加剧,但是国家需要重磅的科技人才,这可以为国家奠定纵深发展的基础。 这是从国家角度来说的,从个人角度,数学的逻辑思维训练是很有效的,也许你不是那个天才,也许你达不到奥数要求的智商水平,但是通过数学的学习,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个人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会有一定作用的,对于个人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也是有好处的。而如果你是那个智力超群的人,通过对奥数的学习,你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水平,这个是实打实的,那么,恭喜你,你会是国家重点培养的那个小孩。科学从来没有虚伪和废话。筛选机制是一定要有的,奥数就是这个机制中占比很大的一项,这是学奥数的真正作用。 学生学习的情况是有层次之分的。等你有能力学奥数的时候达到学奥数的阶段的时候,就一定要去尝试学奥数。 学奥数就跟人一样,从小地方走到了一个大城市,开阔了眼界,奥数也是一样,能打开学生的眼界,能学更多的课本之外的数学知识。当学生能发现奥数的灵活。能体会到奥数的美妙。那此时学生也就能融入了奥数的知识体系。 学习奥数的话里面也有深浅区别,刚开始的时候对于学奥数的知识还是较浅为主,以培养兴趣为主,奥数里面有专题之分,我们对于专题,不要多。要有目的的有时间段去做一些专题练习。已达到掌握和熟练运用为主 看你想进哪个梯队,第一梯队拼的就是解决难题的能力,也就是奥数内容,这一切的前提:要孩子有这个兴趣去学,逼迫式的学是毫无效果的。 奥数能学进去之后,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在处理难点问题的能力,会多向思维考虑不同的方法去解题。 我从事教育培训行业有5,6个年头了,对奥数培训这一块有一点见解,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可以这么说,任何行业的兴起都与市场密不可分,但中国的市场又与政策紧密相连。为什么奥数培训会火,不完全是家长要培养孩子数学思维或者数学兴趣才热起来的,主要还是前5年左右的时间里,我国的高考政策,和大学录取政策决定的,因为如果奥数竞赛得了奖或有了名次,都是能享受减免分数还有其他优惠条件的,所以说白了,家长让孩子学习奥数多数是非常功利的。 近两年随着高考政策的变化,已经逐步取消了奥数的加分等优惠政策,奥数培训很快就凉了下来,现在大部分家长确实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提高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去进行奥数培训的,但他们的本质目的,还是为了能让孩子在中学的数学学习中占些优势,以便将来考试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不过由于奥数思维和传统数学思维有很大差异,很多孩子在学习了奥数以后反倒不适应现在的学校数学,所以是否让孩子学习奥数还要因人而异,不可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