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扩招政策的后续影响将持续多久?2022考研报考人数将如何变化?
感谢邀请,记得点赞哦!
研究生扩招其实也算是一种必然趋势,就目前国内研究生的培养人数来看,放到14亿人口的基数上,比例依然是非常小的,相比较欧美国家来讲,这个比例要远远低于其平均水平。
研究生扩招一般是比较稳步增长的,受限于师资、培养条件、培养资源等等,各个院校在招生增长上还是比较慎重的,20年大规模扩招是在疫情影响下导致全球经济下行进而影响今年的就业,应届生就业形势严峻,这种因重大事件导致的政策性扩招并不会持续很久,即便是疫情继续发展,扩招也是有限的,毕竟在研究生培养上,对培养质量是有要求的。
对于21考研人来说,竞争压力绝对不会小,乐观估计报考人数可能会达到400万,研究生整体招生人数也同步扩招到100多万人。如今部分院校也有消息公布继续扩招的情况,这也算是比较利好的消息。
至于2022考研报考人数应该会相对平稳,并且会随着疫苗的临床应用,疫情控制或消退,经济形势或好转,经济活跃必然会带动和促进就业,乐观估计保持与21考研持平应该差不多。
但不论报考人数多少,是否继续扩招,考研最终看的还是你的分数和排名,别寄希望于不确定的扩招,要加强自己的学习,努力提升各科成绩,这才是关键!
加油!
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提问~
点击头像关注我,查看更多专业考研回答,总有跟你情况相近的
你的转发,我的10w+
我是张雪峰,一个让学习变得更快乐的考研老师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首先,目前部分院校已经明确2021会继续扩招。其中包括清华大学、陕西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
2020年报考人数达到了341万人,首次突破了300万,而网上大部分人都在说2021 年报考人数将突破400万,那么2022年的报考人数还要看2021年的各大院校录取人数,报考人数等情况而定,
其次,来说说是什么让大家近几年都开始了考研潮!主要有这么几点!
1、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专业要求的精确,不仅仅是就业门槛的提高,很多考研人也是真正对科研,对学术的追求以及对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力量!
2、向往更好的校园生活,一部分考研人很向往在理想学府能够接受教育的同时,享受校园生活,有的可能是本科院校并不理想,想要逆袭,对名校有执念等等情况!都会使得他们不断努力,想要考研!
3、还没有想好进入社会,先考个研,上个研究生再考虑!
人数会不断增加,现在研究生基本是标配了,特别是基础和长线专业
影响是持续性的!研究生扩招要有投入,师资、资金、学生能力等等,我们不光要量,更要质。随着人口数量的稳定,预计未来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将稳定!
说实话,研究生扩招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正从九年义务教育向普及高中进展,而下一步就是大学教育的普及,再下一步当然就是普及研究生教育。
作一个形象的比喻:现在的大学生就是以前的高中生、现在的硕士就是以前的本科生,现在的博士就是以前的硕士。
也就是说,学历通胀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这都将是一个长期趋势。如果你去看美国以及欧洲国家,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整体高等教育其实已经普及化。很多人甚至读了好几个硕士学历。这也是我们国家飞速发展的一个体现,大家要乐观看待。
但是,作为一个个体,唯一应该忧虑的就是我们的就业?那么多的"高等人才"涌入就业市场,我们的未来会好吗?怎么说,其实确实很难,现在每年都是"最难就业季",这就足以体现就业真的很难。你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很高的学历,分分钟就被淘汰了。这是"学历膨胀"之后的必然结果。
因此,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加强自己的实力,永远不停止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学历和学识。"终身学习"根本不是选择,而是"刚需"。大家有可能,还是要读个硕士的。
至于2022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估计仍将会维持在400万左右,在"就业难"和"疫情"的冲击下,大家都将注意力转入公务员考试以及研究生考试上,研究生扩招和研究生报考热潮将会齐头并进。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心态和实力。相信自己可以,那就是最强大的力量。然后矢志不渝地去执行,你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想。
出发吧,加油!
研究生扩招政策,就如1999年高考扩招后,到今天中国已有受过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包括高职高专、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层次的各类毕业生约1.72亿人,占中国14亿人口的近13%。对比过去,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人口已今非夕比。其中各类博士85万,硕士900万,本科生近9千万,剩下的就是高职高专的大致人数。
中国现在高等院校2956所。其中双一流(985、211)137所(140所),一本大学(包括双一流大学)数量在307所~348所之间(说法不一。一本大学是普识,不是教育部文件界定的),而全国本科院校的数量是在1278~1358所的范围内(没有确切数字,只有大概数),剩下的是高职高专校。
而2020年是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国高考和毕业生(包括专本硕博)人数达到了历史极值,分别是1041万和874万人。很多统计又大致表明(中国的统计水平只能是大概),中考时,大约有59%的学生能上普通高中。这也就意味着剩下的学生只能去上职业中学→职业中专、高职。而部分参加高考的普高生,经过高考也进入了高职院校。而高职与高专有不同,二个体系,一个是高等职业院校,一个是普通高等教育专科院校。
宏观分析中,让大家从以上数字对比中,去可以明显看出,中国自1977年恢复和1999年高考扩招后,受过高等教育人口在不断增加。这无疑标志着中国学识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成就,也见证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的每个孩子、每个人的学识、学历教育的不断提高和增加。
但从客观角度上说,人的学识和学历的大幅提高,也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