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思路迎接股市的新常态
10月份的股市,上指两次跌破3000点,现在又开始在3000点附近震荡。
前面我们指出,3000点是中国股市打造了十多年的支撑位,很难有效跌穿。
但是,今年的股市,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要放弃旧思路,洗心革面应对新挑战。
股市最终要适应国情,适应经济的基本面,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足够大,单纯追求经济增速变得不重要了,提高经济质量才是最主要的目标。
所以,股市现在也要追求内在质量的提升。由于历史原因,股市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很多行业估值过高,现在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结果就是,今年大盘看似深跌,其实也培育了很多机会,也为实体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考虑到金融、消费等品种权重较大,而这些高权重的品种如茅台、招行至今尚未摆脱熊市格局,所以,后期大盘受到拖累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而上指跌破3000点也就不要觉得奇怪了。
在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中,能够提升中国硬实力的行业,需要更多资本的扶持,所以,银行、白酒行业遇冷是应该的,资金应该转移到科技含量更高、更能提升中国竞争力的行业中去。
我们再对照科创板指数和上证指数的走势看,创业板指数明显强于主板,说明市场已经做出了最整合最合理的选择。
市场先生的嗅觉最灵敏,中国现在就需要在科技领域加大资源配置。而前几年,那些投资茅台、招行、格力、平安等获得成功的所谓价值投资者,现在就变得很失落,根源在于他们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没有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市场。
任何时代,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善于适应环境的人,也应该是引领时代潮流的人,只靠翻老黄历是不可能成功的。新时代的价值投资者,应该吃透国家政策的指挥棒,为国分忧,应该吧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国家最需要的领域。这个世界科技发展如此之快,国际形势又是如此复杂,我们必须要用新思路迎接股市的新常态。
今后的个股分化会越来越厉害,而上指可能会很长时间再3000点之下运行,但这并不代表中国股市步入熊市,相反,资金从传统的蓝筹股里面流出,转身去支持中国的核心技术的发展,这才是健康的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