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中的五位传奇小将期待的虎将杨宗英,虎胆豪情的杨宗原
耳熟能详的杨家将故事早已传唱千古,七郎八虎的悲壮事迹也让人热血沸腾,意犹未尽之下,他们的后人也成为大众的热议与追捧,杨大郎的后人杨宗显、杨传永、杨德政、杨充广 也在《金枪传》中出现过,杨二郎的儿子杨宗魁也是一位忠勇的英雄,杨三郎的儿子杨宗宪是一位神箭手,而出家的杨五郎也有一位近似于呼延平的后人杨宗槐。演义版本不同也造就的人物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流传更加广泛的还是五位杨家英雄,他们就是杨四郎的儿子杨宗原与杨宗峰,杨六郎的儿子杨宗保与杨宗勉,杨七郎的儿子杨宗英,五位杨家小将也创下了无数的经典故事。
【大彻大悟的杨宗保】
杨六郎是七郎八虎中最优秀的人物,他的事迹在民间也是流传最为广泛,在父亲光环下成长的杨宗保,成为天波府中百般呵护的人物,杨宗勉还没有出生,杨宗英与杨宗原也还没有出现,此刻的杨宗保在众人眼中是杨家唯一的男丁。家传武学的严教与杨门女将的袒护,杨宗保的枪法练得十分娴熟,多了些花俏招法少了些利落果断,几分骄气也让杨宗保少了些力气上的勤勉锻炼,周旋巧妙的枪招略有父亲的风范,不过在实战中少了些狠勇险招。遂州城的首战中,这位倍受争议的少年英雄遇到辽国实力高手韩昌,二三十个回合斗下来,韩昌的蛮力狠招让杨宗保感到非常不适应,初上战场的他受了重伤落荒而走。铜光阵中的沈达也是差点要了他的性命,相对来说,杨宗保的阵前经验是兄弟之中最为丰富的。
铜光阵的惨痛教训让杨宗保不再轻狂骄纵,而真正让他大彻大悟的事情,那就是雄关之战杨宗原的阵亡,从此之后的杨宗保真正变得沉稳低调。杨宗保学过父亲的巧枪,也有天波府众人的指点,奇遇之中学过万胜枪法,不过杨宗保始终没有达到过称雄天下的水准,年过五旬的他才真正练到稳重的水准,能够与西夏国第二高手薛德礼难分难解,但是薛德礼的暗器却让他意外落马受伤,心高气傲的他在悲愤与羞辱中病故身亡了。杨宗保的战绩不是太出色,但是后期镇守雄关二十多年的劳苦功高,也让他成为杨家将九代忠烈中的一位,雄关阵亡的他也留下无数的惋惜。
【英年早逝的杨宗勉】
杨宗勉比哥哥杨宗保小了三四岁,但是他的武学天赋却高出很多,几年才将家传枪法练好的杨宗保,聪慧的杨宗勉却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一学即会的杨宗保略有些骄纵而止步于更高的水准,而对武学极为爱好的的杨宗勉却能够举一反三,父亲创下的三十六路巧枪之法,在他的揣摩之下悟出了六十路枪招。阴柔的周旋巧枪是出神入化,杨排风、杨八姐这些女中豪杰,都把自己的绝技融入到枪中教导他,杨宗勉的枪法不断会有奇枪狠招涌现出来,这位武学奇才的幼子在父亲面前演练枪法之后,杨六郎与三关众将都是惊叹不已,十四五岁的杨宗勉留在边关历练,黑水阵挑杀胡元,地陷阵箭射耶律德霖,玄武关斗姜飞熊,玉女阵战黄凤仙,如果再让他在军中打磨数年,杨宗勉的武学境界会达到更高水准。
铜光阵中他遇到了猛将沈达,阵前经验不足的杨宗勉遭遇到一场致命的险凶,杨宗勉的枪法与身手在阵前表现还不错,避开狼牙棒的袭杀之后,快枪抖动之下也让这位辽军猛将有些吃惊。不过沈达到底是一位沙场名将,他避开杨宗勉灵巧敏捷的长处,借助自己力大无比的优势,猛然一棒磕在银枪之上,九成的狠力当场崩飞了杨宗勉的银枪,这位最令人惋惜的杨家小将阵亡了,如果他没有英年早逝,他的武学水准应该不会逊色父亲杨六郎,没有这次意外的事件,杨家将的故事还会有更多精彩的出现。
【受人期待的虎将杨宗英】
同样在铜光阵还阵亡了一员虎将,他就是杨七郎的遗腹子杨宗英,大战沈达之时,杨宗保五个回合就败阵,杨宗勉斗了十多个回合输在了力气与经验之上,而杨宗英却在二十多个回合后,手中的金枪已经抢到了上风,如果再正常斗上二三十个回合,挑杀沈达的可能性是有的,相对来说杨宗英阵前厮杀的实力,要高出杨宗保兄弟很多,不过他遭到了如意金钩的暗算,阵前殒命的他成为杨家将中最令人惋惜的英雄,杨家将不仅损失了一位极具实力的虎将,也让杨七郎从此不再有后人出现了。
潘仁美射杀七郎杨延嗣让人感到无比悲愤,当杨宗英出现之时,身世悲凉的他学的并不是杨家枪法,师傅是一位隐居山林的世外高人,十多年的苦练让他变得力大无比,力量上的优势与绝伦的枪招,枪风之间略有父亲杨七郎的霸气之猛,这也是杨宗英更强于杨宗保的原因。力杀四门之威让杨七郎成为杨家第一勇将,而杨宗英大破玄武阵之勇延续着父亲的雄风,杨宗英之勇虽然比不过穆桂英与王兰英,但是他也是宋营之中最受期待的杨门虎将。
【虎胆豪情的杨宗原】
隐忍的杨四郎促成了演义中宋辽之间的议和,其实他的格局更胜过苦守边关的杨六郎,不过他让杨家将的忠烈之名留下了阴影,四郎探母的故事成就了一段悲情,却让他的后人背负起一层无形的负担。辽国不再袭扰三关而西夏军却犯宋境而来,杨六郎病故后杨宗保成为了征西大元帅,在他的力保之下,才让杨四郎之子杨宗原当上了先锋,满怀屈辱的杨宗原带着他的虎胆豪情,带着先锋军奔赴雄关而去。粗犷之余杨宗原多了几分隐忍与沉稳,父亲严教下的快枪与狠招,在阵前能够与杨宗英相提并论,夜袭西夏大营的他仿效三国的虎将甘宁,率领着一千精锐军士杀得西夏大营一片狼籍,五万西夏军在慌乱中后退了三十里。
性格内敛的杨宗原相当理智,逼退西夏军的也却不敢小觑对手,固守雄关的也等来了杨宗保大军的到来,此刻的杨宗保也是杀敌心切,不顾杨宗原的苦心劝阻,带着十万大军出城与西夏军决战,狡诈的西夏王调来了三十万精兵,在伏击中围住了十万宋军,无奈之下的杨宗原率领五千骑兵深入虎穴,勇闯西夏中军大营的他引来了重兵围困,杨宗保率军突围而走了,但是五千军士却被三十万西夏虎狼之狮围困。在辽国长大的杨宗原弓马娴熟,勇猛之下挑杀了哈德虎与刘金龙等大将,不过寡不敌众的他们还是在乱箭袭杀中全部阵亡了。
【立功心切的杨宗峰】
杨宗峰是杨四郎的幼子,在三兄弟之中,杨宗孝的力气是最大的,武艺高强的他并没有太多的战绩;杨宗原是一位智勇双全的人物,排行第三的杨宗峰,勇猛过人的他更喜爱争强好胜,他的枪招要比两位哥哥更加利落。立功心切的杨宗峰悄悄投到了狄青的军中,成为先锋的他一心想要建功立业,崇尚勇武的他很敬佩尉迟恭的为人,杨宗峰也想日抢三关建奇功,夺下七星关之时已经是大功一件,这一战他还挑杀了守将麻利虎,但是杨宗峰并没有止步,勇夺乌鹊关的他再次立下奇功,而他再夺白鹤关之时,他遇到了足智多谋的黑利,空城计中的火雷伏击,最终让杨宗峰与先锋军亡命于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