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吴国。 "固守江东" 无论从市值还是过亿级的产品矩阵,百度都比阿里巴巴和腾讯弱很多。主要就是百度在移动互联网阶段没有拿的出手的成绩。没有像阿里巴巴和腾讯一样拿到移动大杀器,而百度搜索也在移动阶段被弱化,百度搜索也没有什么创新变革,有点像吴国"不思进取" 阿里巴巴 魏国 "野心勃勃想天下统一" 从创立初期,马云就不掩饰他的雄心"创办一家全球化的,超过102年的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在国内双寡头的垄断地位,网君就不赘述了,已经说烂了。上图,大概感受一下。 网君说说国外的。 在印度,阿里巴巴与其电商Paytm E-commerce合作,向印度另一家百货电商Bigbasket投资约2亿美元,以收购其20%股份。打造"印度的支付宝"。 蚂蚁金服与马来西亚联昌国际银行(CIMB)旗下的Touch"n Go (TNG)公司签署协议,将组建一家合资公司打造"马来西亚版支付宝"。 在新加坡,阿里巴巴初期投资10亿美元对其电商公司Lazada,后又追加10亿,达到83%股权。然后在阿里巴巴的指导下,收购了电商公司Redmart。 在泰国 ,阿里巴巴与泰国支付企业Asecend签署战略合作,把旗下Truemoney打造成泰国的支付宝。 可以说,阿里巴巴像魏国野心勃勃。 腾讯 蜀国 "自是正统,争锋天下" 腾讯在PC时代有QQ,移动时代有微信,这两件大杀器就好比刘皇叔的"汉室正统血脉",攻城掠地,无往不利,所以腾讯和阿里巴巴一直在支付,娱乐,视频各个领域去争夺,还扶持了各个小弟帮忙争夺市场,比如最近火热的饿了吗和美团。 在东南亚也是。 在印尼,腾讯投资了印尼打车服务公司Go-Jek,完成了新一轮12亿美元的融资。腾讯投资了东南亚估值最高的初创游戏企业Sea(原名Garena),即将在周五美国纽约证交所上市。 在新加坡,腾讯两度投资投资新加坡创业公司Garena进入东南亚市场,估值为37.5亿美元,而该互联网公司旗下的移动电商Shopee常被拿来与阿里旗下的Lazada一较高低。 腾讯全资收购了泰国最大的门户网站Sanook,并将其更名为腾讯(泰国),经营新闻门户,游戏多玩以及广告服务。 可以说,阿里凭着"一统天下的雄心" ,腾讯依靠"正统血脉"利器,上演着"AT杀"。 ps:百度的落寞是和阿里巴巴以及腾讯的攻城掠地相比的,百度和其它相比还是很强大的,而且百度依靠人工智能发力,可以说是最适合也是最有优势发展人工智能的,十几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市值就是最好的体现。 网君奶一口:今年百度市值破千亿 你好,我是政商内参创始人信海光,长期观察中国互联网二十年: 好像现在最弱的百度被定义为吴国已经没有异议了,关键时阿里和腾讯被定义为哪国,有人认为腾讯更像魏国,而阿里更像吴国、或者反之。 事实上,阿里更像魏国,至于腾讯像不像吴国,也只能这么对号入座了。实际上腾讯也不像吴国。毕竟这是两巨头鼎力大时代。不过还是围绕主题讨论吧: 有几点可以参考,其一,从军力上看,阿里的战斗力显然更强悍,马云麾下一只阿里子弟兵,追随马云征战二十年,开疆扩土,猛将如云,36大合伙人,这是互联网界无人可比的。 其二,从领导人的格局风范看,马云更像曹操曹丕,周游列国,纵横捭阖,开拓进取。这在中国互联网界应该也是公认的。小马哥当然也是有能力的,但跟马云在气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 其三,从公司战略上,阿里更像魏国,强势开疆扩土,各种买买买,买入之后就是将业务消化消收。但腾讯不同,腾讯采取的是投资入股围追堵截的战略,投京东、投搜狗、投快手…在张略布局上,腾讯近几年一直采取的是这种投资但却不控股的策略。 当然,最后要说的是,其实任何这种以历史版图对比今日的想法都是类似玩笑的,但玩笑当中或许也能提供一种思路、一丝灵光,毕竟以中国互联网巨头公司今天的实力,对比一国一点都不过分,我如果是马云马化腾的话,静夜沉思之时,也会以天下格局视之。 其实这个区分并不是很准确,只能从企业性格上对应一下. 百度蜀国,技术起家,多次北伐(百度全家桶)不过都失败了,江山略见颓势,但是仍然有创造下一个王朝的野心。 腾讯吴国,低调沉稳,闷声发财,腾讯的市值一度逼近阿里,稳扎稳打。 阿里魏国,势力最为庞大,野心也是最强的,发力点比腾讯和百度多些。马云爸爸的影响力,堪比当时曹丞相在朝野的影响力吧. 作为当年的史地生三科全满贯选手,如果不是我爸拦着,没准我现在正在研究历史呢。 好了,结合三家企业的特点和他们掌门人的性格,我们来分析分析三家企业对应哪个国家。百度——蜀国 诸葛亮出师表中提到,"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从市值和营收上,百度已经有些掉队,与AT逐渐拉开差距,有些像三国时国力最弱的蜀国。 而李彦宏出身则与皇叔相似,最为根正苗红,毕业于北大,又留学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在三位掌门人中学历和技术最强,为人也颇有皇叔谦逊之风范。 从2000年左右回国创业,带回搜索引擎技术,到谷歌退出中国后在搜索上一家独大,百度早在门户称王的互联网上古时代,就是一方豪强,而当年的门户三霸新浪、搜狐、网易已经不如BAT耀眼。 2013年前后,O2O并购大战,那个时代可是BA争雄,典型的就是百度地图VS高德地图,好似蜀魏汉中争夺战,好不精彩,只是百度旗下产品多以"百度"冠名,比如百度百科,百度音乐,脱不开母公司的光环不容易让用户接受,而AT旗下的品牌多独立运营,等到你发觉时已经是离不开他了,这一轮争夺过后,以百度投资91失败,以及2017年出售百度外卖,最后转型All in AI告终,百度也逐渐失去了布局延伸产业链的资本。阿里——魏国 BAT阿里最强无疑,即使现在AT布局争锋,腾讯也要拉着京东、美团等一众小弟。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战胜袁绍,自此奠定北方基础,而阿里凭借2003年才建立的淘宝,凭借更符合中国市场的定位和商业模式的优势一举击败国际巨头eBay,也成为国际众多商学院教科书案例,自此阿里在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再无敌手。从那开始,阿里教会了歪果仁一个单词"补贴",英文叫"Subsidy" 马云的性格也像曹操,曹操出身不好,马云的学历和非科班出身也经常被人议论,而曹操和马云都有相同的三个特点:自信,不按常理出牌,胸怀天下。 曹操像改变腐朽的整体,马云也说过,银行要变,如果银行不改变 我们就改变银行 ,而树大招风,他们的这种风格也在江湖上树敌过多。腾讯——吴国 腾讯最有吴国的特质,闷声发大财,我也不想一统江湖,什么赚钱我就做什么,从游戏到文娱都是如此。孙权向曹丕称臣,潘安一隅不像魏蜀两国想要一统中华,吴国君臣在国内也是玩的不亦乐乎,孙权早朝找了头驴来逗诸葛瑾,张小龙在办公室玩挑一挑刷了2000多分,都有自娱自乐的气质。 马化腾和孙权相比,其他方面不好说,但都比较低调,小马哥鲜有对外发声,而皇叔和曹操都是比较高调互喷的。 三国时期结局大家都比较清楚,这么类别并不是说谁像魏国就能笑到最后,现在AT在大消费和新零售激战正酣,B闷头发展黑科技,三家都有机会。如果换一个时代,战国 阿里有些像昭襄王时期的秦国,变法改制,居关中而望天下 百度则像与秦争锋后,刚失掉河西之地的老霸主魏国 腾讯有些像后来居上,赵武灵王时期奋发图强的新贵,赵国 秦赵长平之战一触即发,谁能一统天下,拭目以待。 古有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有BAT各据一方。相较而言,阿里相当于魏国,腾讯相当于蜀国,百度则相当于吴国。 1、阿里与魏国。 魏国,雄心与野心并重,实力最强,势力范围也广。阿里亦是如此,很有战略眼光,业务涉及范围广。依靠着大数据成为BAT之首,如今也是不断对外拓展自己的新零售布局,阿里还成立了达摩院研究芯片,触角申向了多个领域。 2、腾讯与蜀国。 蜀国统治者刘备谦虚,最重道义。腾讯看似默默无闻,实则主要沉浸在自己的领域,努力做出让用户满意的好产品,俘获用户的心。光是做社交软件和游戏却也发展到如今的体量,就给人以一种"闷声发大财"的感觉。 3、百度与吴国。 百度在互联网行业算是先行者,百度最大的优势在于自己的搜索引擎,它的技术实力自然是被认可的。但随着阿里腾讯的不断崛起,百度与他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似乎成了BAT中最弱势的一方,这和吴国的情境倒有些像。 当年的三国各据一方,势均力敌,互相制衡。如今的三家企业也是如此,一个坐落环渤海经济圈;一个挺立商业繁华的长三角经济区;另一个处在创新活跃的珠三角地带。 魏蜀吴和BAT既有相似处又有很大不同,这种对比也只当是玩笑。毕竟时代是在发展的,让我想起一句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阿里,魏国,马云有曹操的个性,一站战败ebay一举成名,奠定了阿里巴巴的复兴之路! 百度,蜀国,能人太多,名将太多,也是浪费,李彦波有诸葛亮之能,实际百度这几十年发现还是靠搜索业务,其余的没什么大的发展,而搜索业务也是李彦波之初定下的 腾讯,吴国,依长江天险盘踞,傲视群雄!马化腾也是这样,依靠qq这种巨量级别的应用! 互联网早期,也是群雄涿鹿,各自打下江山,不过这十年,随着阿里巴巴慢慢一家独大,也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腾讯联合百度来反击马云!当然这一次,还有京东,美团等等! 不过,目前来看,谁想灭了谁都难!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百度的路不好走了!会不会历史重演,百度倒下,腾讯被马云包围,很难说!谁将傲视群雄,还看今朝! 多谢采纳!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确实,互联网时代国内的「网战格局」还真就是这几家巨无霸在唱戏,中国互联网发展了 20 年,BAT 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最大的三家互联网公司。 这与我国东汉时期的「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甚是相像,那么 B 、A、T 到底对应三国的哪个国家呢? 据其特点分析,我觉得如下连线比较恰当:阿里,魏国 腾讯,蜀国 百度,吴国 1. 魏之阿里【雄心】 魏国:曹魏地域最好、最广,国家发展起点也最高。其挟天子以令诸侯,拥有强大的参谋团和武装力量,因而国力最强,以天子为大,对全国施令,其统一了整个北方。 阿里:阿里巴巴集团,其庞大的身躯和强大的气场就给人一种中国互联网龙头的感觉,其主打商家牌,产业涉及电商、菜鸟物流、蚂蚁金服、阿里云、人工智能等,并投资了一批精而大的企业(陌陌、新浪、苏宁、饿了么、ofo、哈罗单车、万达集团、北京居然之家等) ,加之马云的高调及其旷世独特的个人魅力,使得阿里自带魏国般强大气场。 2. 蜀之腾讯【走心】 蜀国:刘备的三顾茅庐之谦卑,以及续汉之大统为口号,建立蜀国,其最大的有点应该就是「义」,「桃园三结义」、常山赵子龙的「单骑救主」以及诸葛孔明的「托孤」。「走心」让蜀国更轻松走在了鼎立之位。 腾讯:与阿里不同的是,腾讯主打私人牌,产业主要为社交。微信、QQ 两大社交软件给国人民众带来的生活变化可谓是天翻地覆,其策略在于收买人心,亲民路线。之外腾讯将产品延伸到了娱乐游戏、微信支付、腾讯云、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的公司(京东、美团、滴滴、摩拜、58 同城、快手、知乎、搜狗、猎豹、陆金所等) 3. 吴之百度【无心】 吴国:孙权之东吴,坐拥长江天险,隔水一方,占据的江南,中国经济最兴隆的地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优越性导致,东吴才给人以「不思进取」的感觉。 百度:曾经的国内互联网「一哥」,占据搜索一方,固守江山而缺少奋进的决心,以至于在成功错过移动互联网之后,就和自己的小伙伴们(阿里、腾讯)差距越来越大,小伙伴们的市值达到 5000 多亿美元的时候,自己还在 1000 亿美元徘徊。 「三霸鼎立」,如是而已。 阿里属于蜀国得民心,马云仁义天下,手下有五虎上将,淘宝,支付宝,阿里云,菜鸟,天猫........各个武功盖世。腾讯属于魏,是bat中最稳定的,只要社交关系在,无论哪国都不敢肆意妄为。并且凭借一招社交铁骑纵横天下,不乏王者荣耀,微信等强大分支。百度属吴,老牌it公司靠搜索业务一直撑着,但看着似乎已经风烛残年,后劲不足.......完 我觉得应该是对不上,阿里和腾讯是一个级别,都有称霸世界的野心,在社会的各个角度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而百度已经明显掉队,虽然在拼命追赶,但是无奈差距越拉越大。 最恰当的答案是:腾讯是魏国,百度是东吴,阿里是刘备。 先从刘备说起,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之势形成,也就是大家旗鼓相当,互相对峙,谁也吃不掉谁,这个和国内十年的互联网格局形势非常类似。 到了中后期,魏国和蜀国都最想统一全国,但是魏国的做法是循序渐进、非常有章法的,而蜀国实力比魏国小很多,却在一直发动点急,基本都是劳民伤财,吃败仗的。 这种情况非常类似阿里,因为这些它了很多企业,最后的结果基本上都是失败的,虽然现在整体的实力依然强大,但在战略上很被动。对外扩张战略受阻,背后还有不少具有相当大实力和潜力的竞争对手在崛起,抢占它的地盘。 百度则好比东吴,这些年整体上还是吃搜索的老本,但是现在已经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了,百度严重落后,这个时候不前进就是后退,现在主要看它的智能驾驶方面的技术积累到底如何。 腾讯好比魏国,它是最大的赢家,靠微信成功转型移动互联网,靠社交称霸。微信粘性和刚需非常强,直接带火了微信支付,而且和支付宝竞争优势越来越大。 另外,更值得说的是,腾讯这些年的对外投资都非常成功,它还是京东的最大股东(最近有所调整变化),深度参与了很多相关行业,发展非常稳健,前景非常看好。 它整体上就类似魏国,在三国后期,相对于蜀国和吴国的优势越来越大,但是看魏国彻底吃掉蜀国和吴国一样,吃掉另外丙家是不可能的。 以上看法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