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龙塑像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给大家介绍在近代史上相当有名的一位人物,李之龙。 兰台给大家捋一捋他曾经的履历: 他是中共早期党员之一,周总理是他的老师兼引路人;后来的共和国副主席、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的董必武是他的入党介绍人。 他还是黄埔军校里第一个当上"中将"的青年军官,而且当时他还是中共党员; 同时,他也是蒋介石背叛革命的起点,"中山舰事件"的受害人,之后更是被张国焘撤销了中共党员的身份; 他一生坚持反蒋,最终也是因为动员国民党海军反蒋,结果最终被杀害的。 大家看看他这履历,是不是很辉煌? 然而,1951年,李之龙的家人曾向政府申请,希望李之龙可以评上"革命烈士",结果这个请求却被他当年的老师周总理明确拒绝了,周总理还在报告中明确批示,李之龙之所以被杀是国民党内部矛盾导致,他不能算革命烈士,家属也不能享受革命烈士家属的待遇。 这又是为什么? 这纯粹是李之龙自己的问题导致的。 接下来,兰台就给大家介绍李之龙的人生。 李之龙的介绍 01、 1897年,李之龙出生于湖北沔阳,他家虽然不算是大富大贵之家,但是也算得上小地主家庭;李之龙的父亲在李之龙7岁的时候带着李之龙去省城武昌读小学,要知道当时新式小学收费比传统私塾贵多了,能供得起孩子读新式小学的,至少也是富农。 李之龙和许多民国风云人物一样,从小就体现出"学霸"属性,成绩一直是全校第一;1912年,15岁的李之龙考入了武汉外语专科学校的英语班学习;没学多久,因为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孙中山先生与黄兴发动了"二次革命",当时只有16岁的李之龙隔着自己叔叔李国良跑去参加了李烈钧发动的"湖口起义",起义失败后,李之龙也因为被"秋收算账",被迫离开了武汉外语专科学校。 1916年,19岁的李之龙进入烟台的海军学校就读,在海军学校读书期间,他接触了大量的进步思想和书籍,这也为他后来加入中共打下了基础。 当时的民国海军完全被福建人把持,李之龙军校毕业后因为不是福建人,而根本没办法在海军工作;这个时候(1921年)他认识了中共早期的领导人董必武、陈潭秋等人,早就有革命思想的李之龙随后就加入了中共。 后来他还参与了著名的"二·七"大罢工运动,因为是骨干,还被北洋军阀吴佩孚通缉。 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后,李之龙先是到广州成为了当时国民政府军事顾问苏联人鲍罗廷的英文翻译;今天大家可能对鲍罗廷很陌生,可是在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曾公开声明,"虽然孙中山先生去世了,但是还有鲍罗廷顾问领导我们。" 可见当时鲍罗廷在国民党内的地位有多高,而李之龙就是给他做翻译兼秘书。 1924年4月,李之龙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黄埔军校;之后在黄埔军校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中他也顺利当选了执委。 从李之龙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和不少只凭借一腔热情投考黄埔军校的同学不同,他精通英文,上过军校,还组织过工人运动,还被吴佩孚通缉过,在许多同学还搞不清楚什么是"三民主义"的时候,他都做了半年国民政府总顾问的秘书。 这就让他迅速在黄埔军校的学生里脱颖而出,而且实话实说,李之龙的履历和经历,在黄埔军校做一个老师都够格了。 也因为他和鲍罗廷的私人关系不错,使得他迅速成了国民党各派别拉拢的对象,蒋介石为了拉拢李之龙,在第一次东征之后就主动晋升李之龙为少将。 而作为蒋介石的政治对手,汪精卫也迅速向李之龙抛来橄榄枝,先是任命他为国民政府海军局副局长,后来在海军局苏联顾问奉调回国后直接任命李之龙为海军局局长,海军中将,同时李之龙还担任了当时国民党拥有的最大吨位的军舰,"中山舰"的舰长。 这一时期,李之龙可谓是风光无限。 中山舰 02、 然而李之龙没有想到的是,属于他的"春天"很快就要结束了,迎接他的是彻头彻尾的寒冬。 李之龙之所以被蒋介石栽赃了"中山舰事件",表面上看是蒋介石歇斯底里,其实实质是在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与汪精卫都在争夺鲍罗廷以及鲍罗廷背后的苏联的支持。 所以蒋介石才会在孙中山去世后,公开声明"虽然孙中山先生去世了,但是还有鲍罗廷顾问领导我们"这样的话。 而李之龙本人在这一段时间由于汪精卫的拉拢,显得有些"飘",和党内的同志联系也比较少,等于是他稀里糊涂的掺和到了蒋介石与汪精卫的内斗中。 相比优柔寡断的汪精卫,蒋介石身上"赌性"更重;"中山舰"事件就是蒋介石的一次"赌博",他赌的是为了北伐大局,中共和苏联会支持作为国民党军队司令的他,而非汪精卫。 事实证明,蒋介石赌赢了。 其实"中山舰事件"完全是蒋介石栽赃,当时是李之龙接到命令,指示中山舰开到黄铺码头;而蒋介石否认有过调舰命令。这时,又传出苏联顾问要劫持蒋介石去苏联的谣言。 蒋介石随即在广州实行紧急戒严,逮捕李之龙,监视和软禁大批共产党人,解除省港罢工委员会的工人纠察队武装,包围苏联领事馆,监视苏联顾问。 这就是"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事件发生时,中共这边负责处理这件事的是张国焘,他一句话就宣告了李之龙的"死刑": 李之龙是一个目无法纪的领导人,是党内的不纯分子。当初他为什么指挥中山舰开往黄埔?又为什么得罪了那么多国民党内部的高层人士?这些问题必须尽快落实查清,绝不能姑息纵容! 而"中山舰"事件之后,大获全胜的蒋介石并没有难为李之龙,因为他知道李之龙也确实被他冤枉得够呛。 但是被蒋介石放掉的李之龙,此时已经被免除了一切职务,他后来只能在北伐战争的时候在政治部担任宣传委员这一闲职。 但是,这一段时间的李之龙却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李之龙泉下有知,恐怕也会懊悔不已。 是什么错误呢? 张国焘 前面讲了,李之龙还在被关押时,张国焘就在政治上判处了李之龙"死刑",虽然没有明确说要开除李之龙,但是张国焘这个架势一开就是要开除的样子。 而之前一路走来顺风顺水的李之龙在软禁时也通过其他党内同志知道了张国焘的讲话内容,年轻气盛的李之龙觉得自己被蒋介石冤枉已经够委屈的了,结果还被自己同志这么说,一怒之下,李之龙在1926年5月18,在广州报纸上公开刊登过一篇名为《李之龙启示》的退党声明。 要知道,当时"中山舰事件"处理还没有完全结束,李之龙之前又是在国民党军队里担任重要职务的中共党员,他这份退党声明在当时影响非常恶劣。 而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当时已经退出中共的李之龙依然坚持反蒋,他曾利用自己在海军工作的身份,在上海企图策划中山、宝璧等军舰的秘密起义;而李之龙这些动作还被蒋介石发现,李志龙不得不流亡日本。 1928年2月,李之龙决定重新回到国内从事海军策反工作,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刚从香港下轮船就被蒋介石布置多时的特务给盯上了。当天晚上,李之龙就被国民党特务给抓住了。 蒋介石一开始并没有想要直接杀掉李之龙,他给出的命令是把李之龙押往南京听候处置。但是时任海军第四舰队司令的陈策害怕夜长梦多,要是李之龙受到重用可能会报复打击自己,于是就在2月8日找了个"策反海军"的罪名将其黄花岗处死。 在临刑前,李之龙给妻子写了一封家书:"我的革命之路到此结束了,请你不要悲伤,一定要将孩子抚养成人,让他来继承我没有完成的事业。" 李之龙铜像 03、 时光荏苒,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李之龙的的遗孀潘慧勤和儿子李光慈正式向武汉政府提交报告,希望新中国能够追认李之龙同志为烈士。 而当时有关部门就表示,李之龙是烈士还是叛徒,这还是要调查后才能有结论。 前面说过了,李之龙曾经公开刊登过退党声明,并且在当年造成了极大的恶劣影响。 所以,1952年9月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给出了明确答复:"经查,李之龙在被抓之后曾经在国民党的书面报纸上刊登过脱离我党的悔过书,在广州被枪毙,实属国民党内部矛盾所致,因此李之龙同志不能被授予烈士称号,其家属也不能享受烈士待遇。" 以上就是李之龙虽然因为反蒋而死,但是却没能在建国后评上革命烈士的全部过程。 大家有什么想讨论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