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个在看守做过狱警的朋友说: 一般情况下,一起住的狱友是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要被执行的,他本人也不确定是哪一天。所以关押久了的罪犯,哪怕是死刑犯,情绪也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期,甚至给人一种幻想,他是不是可以一直关下去,死不了了?虽然他自己也不相信这一点。 有的死刑犯,在等待二审或复核的时间里,还如正常的犯人一样,参加看守所里的各项活动,节日期间,有点还登台表演呢。那是一段看起来云淡风轻的日子,但内心对死亡的恐惧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有的罪犯白天看起来挺好,夜里睡不着。 人对生死都是十分敏感的,其实他们会有感觉,当安排会见家属的时候,有的人已经感到死期临近。有的家人会说:好好改造,听管教的话——就像我们对绝症病人说,好好治疗,听医生的话一样,基本上就是一种安慰。他们知道自己大限将近,紧张恐惧,情绪低落是难免的。 临执行的前一天,一般会加派警力24专门小时值守,也可能会安排几个不错的狱友陪着他。无论他有什么要求,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满足。有个女犯人就是别的女犯梳了半夜的头,换了几身衣服和鞋子,还讨论了哪个衣服肥了瘦了,等等,还有的,陪着抽烟,甚至,陪着沉默,默默的思考来生怎样做人吗?不得而知。 一般死刑犯在看守所就走完了程序,基本上不会送到监狱。 现在死刑犯执行死刑时,基本上不会提前通知,只有在看守所里羁押时间长的老人(已批捕未判决的),通过管教民警能观察判断个大概,不过也沒有人会声张,都怕引起被执行人的警觉,发生燥动,从而给大家增添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一直到执行死刑的当天,早上会有管教民警和武警前来提走人,都不会有同监室的人知道什么时候执行死刑,在这之前,同监室的人相处一般还是很和谐的,吃了睡,睡了吃,允许的话,娱乐一下,剩下的,就是等,等死刑,等判决,等无罪释放,想着自由的一天。 对于绝大部分死刑犯来说,当法院终审判决死刑之后,他们的心态基本上已经很平淡了。 接下来就是等,等最高人民法院的同意执行死刑通知,等着执行死刑那天的到来。 死刑犯的前一天基本上都是在看守所度过的,和死刑犯一起住的狱友分两种。 一种是那种"老油条",对于看守所内的"规矩"很清楚的那种。还有一种就是"新人",对于里边的"门道"一概不知。"老油条"多数会安慰死刑犯 正常来说,一个号子内的犯人,是不会知道谁会被执行死刑(除非死刑犯自己说出来),即使知道,也不会知道何时执行。 但是对于某些"老油条"来说,他们会通过观察看守管教,以及当天发生的一些细节来判断一个犯人是否可能很快被执行死刑。 一般来说,死刑犯被执行死刑的前一天(包括前一夜)都会有专门的人看守,为的是避免死刑犯做出什么极端行为(比如自残或者伤害他人)。 毕竟第二天就会被执行死刑,所以在前一天看守所会尽量满足死刑犯的合法要求,比如说吃的方面,穿的方面,遗书遗物怎么处理等等。 不过对于将死之人,很多东西很多事情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临死前,实际上很多人突然间变得特别通透,以前的种种再回忆起来,都显得很愚蠢。 此时的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倾诉,想要找人说说心里话,"老油条"知道他们第二天会面临什么,自然地愿意当这个听众。 "新人"更不敢惹死刑犯 当一个人即将面临死亡,他可能出现两种极端的心理:追忆过往或者想要鱼死网破。 前者更多是心理上的一种"赎罪",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后悔自己所犯的罪行,感觉愧对一些人。 后者则非常极端,想想自己第二天就会死,那么心中充满愤怒和怨气,甚至想要拉几个垫背的(发生几率几乎为零)。 对于一个第二天就会被执行死刑的死刑犯来说,"新人"们会表现得比较"敬畏"他们。 可能是心中对于一个将死之人的怜悯,也可能是害怕这个将死之人突然发狂,拉自己"垫背"。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会让这些"新人"不敢惹死刑犯,他们能做的只是静静地待着,陪着死刑犯直到他被提走。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老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话一点不假。 我认识的一位看守所的老管教,他给我说过不少死刑犯前一晚的事情。 根据那位老管教的说法,绝大部分死刑犯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会非常和善,可能就像他们很小很小还是孩子时候一样。 绝大部分死刑犯在等待执行死刑的前一天会非常淡然,直到早上吃完人生最后一顿早餐被武警带走的时候,他们开始真正的害怕起来。 那是一种最最真实的对于死亡的恐惧,不管从眼神还是肢体行为上,你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害怕。 很多死刑犯在前一夜是一夜无眠的,有人可以一整夜的抽烟,有人可以一整夜的找人谈心,也有人可以一整夜的发呆沉思。 说说谈心的那些死刑犯,他们在临死前说的每一句话都非常真,都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老管教给我讲过一个死刑犯临刑前夜和他交谈的内容,那是一个小混混,开了个娱乐场所,遇到另外的小混混来找事。 案发当天来了10个人,店内只有他一个,结果他更狠,最终杀死3人,重伤3人,轻伤2人,逃跑2人。 他说他最后悔的就是当时没有提前拉下卷闸门,把10个人全部杀死。 说完这些他沉默了一会,目光呆滞地看着地面,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假如我让他们打一顿,事情也就不会发展的现在这样。 依然有怨气,但是和死亡比起来,也有后悔,这就是这个死刑犯最真实的内心想法。 许多死刑犯的狱友还是比较当死刑犯的听众的,因为人的内心很难揣摩,内心的真实想法更是不易听到。 在外边的普通人面对一个将死之人,心中都有一些怜悯之心,在看守所里实际上也是一样,即使那些死刑犯在法律上本来就该死。 我父亲以前是看守所所长,所以我对看守所的情况也了解一二,对于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执行前一天下午就知道,头天下午法院会给死刑犯宣读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宣读完了还要被执行人签字,所以同监犯人也会知道,当天晚上还会有公检法人员值班,看守干部同时坚守,同监犯人也会陪死刑人聊天陪伴到天亮。一般是上午8点多执行。 刑事犯枪毙一般国庆节前冬至前,然后提前几天整监狱会有气氛感觉到,死犯都关大号的每晚几个轮流值班看护一直到他拖出去枪毙,这天会反常的提早吃早饭,那早餐车在走廊里吱吱嘎嘎的一响,死犯就明白了开始叫的,告别的,唱歌的哭的,整监区都起床了,然后法警武警狱警领导全来了,监室铁门一开整监区静下,就听点名声读告知书开铁钌铐声,拖出去了 我接触过三个死刑犯,其中一个对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个特一级厨师,四川人,在锦溪的一个宾馆当厨师长,他和服务员好上了,服务员要他离婚,起了口角,把她掐死了,执行头一天晚上,管教找到我们几个人,告诉我们今晚要看好他,明天执行,然后管教问他想吃点什么,他说想吃水煮肉片,管教给他买了,还给了一条烟,那天晚上我们陪他聊天,他也知道明天就走了,很从容,聊了一晚上他的经历,菜也没吃多少,给大伙分了,第二天一早,洗漱干净,管教给了他一身新衣服,跟我们一一告别,没有哭,我当时是哭了,面对死亡,那种滋味不好受啊,出了号门,也对每个屋里的人拱手告别,中午管教回来说,临走也没掉一个眼泪,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一般是找几个表现比较好的,轮流换班,24小时陪在身边,陪聊天,安排洗漱,安抚情绪,不能有过激行为,更不能出现危及生命的自残行为。反正就是在执行前,死刑犯必须好好交给执行人员。其他无关的同室人员,不能与其交流,否则是会被警察处理的。 真还不知道。 应该是善意,你觉得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