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黄胜犯受贿罪,现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从法官庄重地敲下法槌的那一刻起,原山东省副省长黄胜曾经一马平川的仕途完全覆灭。 他也曾一心为民,把为官清廉作为自己行事的标准和人生的准则。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官职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 他开始慢慢地被名利腐蚀,最终走到了法律的对立面,成了老百姓所厌弃的对象。 或许,在法官铿锵有力的宣读声中,他对自己卖官鬻爵、贪污受贿的行为后悔莫及。 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以买。 做错了,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黄胜是地道的山东汉子,出生在威海的一户普通职工的家里。 他们虽然家境普通,但一家三口的日子也过得和和美美。 父母对黄胜的教育就只有一句话:"好好读书"。 黄胜也把父母的话记在了心里,从小到大,他都是班里的前几名。 成绩优异,为人也很礼貌,也因此18岁的黄胜顺利参军入伍,成为了测绘大队的一名普通战士。 三年后,黄胜又凭借着自己的踏实努力成为了解放军测绘学校的一名学员。 在学校里,他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为他毕业进入测绘大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黄胜在测绘大队呆了三年的时间,这三年里,他兢兢业业、本本分分,工作认真踏实。 在这里他也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 在父母的教导下,黄胜对读书一直秉承着孜孜不倦的态度。 1979年,他得到了去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的机会。 黄胜非常珍惜在大学的时光,在学校里,他一边自由的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一边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理论、实践两手抓的黄胜,给学校的领导、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他被举荐成了院学生会的主席。 毕业的时候,经验丰富、有深厚理论知识的黄胜接到了学校抛来的橄榄枝。 他成功留校任职,成为了曲阜师范大学的团委干事。 至此,黄胜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 那个时候的黄胜,年少有为,处理事情逻辑清晰,对老百姓的问题从不推三阻四、含糊其辞。 他的仕途也没有对他有所含糊。 从1984年到1996年,黄胜的官职就像坐上了直升机一样,越升越高。 在1996年的时候,黄胜被正式任命为德州市市长。 刚开始的时候,黄胜作为市长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凡事无大小,都要亲力亲为。 有一年冬天,德州市某家属院附近的供热系统出现了问题,导致多个小区无法取暖。 那年的冬天很冷,连下了好几场大雪。 当作为市长的黄胜知道这件事后,他立马驱车赶往供热维修现场,亲自督导指挥。 那个时候的黄胜,还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 他当时御下也很严格。 每当各县长或者局长向他回报问题的时候,他总会问的很仔细,下属必须要说出个一二三来才算完。 对于,一些官员来说,黄胜的做法让他们吃尽苦头。 可对于老百姓来说,黄胜较真的行为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时德州还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 某年夏天,高考结束之后,整个山东的高考招录工作都在德州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黄胜妻子的同事在某一天提着礼物和钱找到了黄胜。 原来他们家的孩子也参加了那一年的高考,报的是山东大学的专科。 他们害怕孩子考不上,就想找黄胜帮忙运作一下。 可没想到,他们遭到了黄胜的严厉拒绝:"你们这不是在帮孩子,是在害孩子。把钱拿走。" 那时候的黄胜因为为百姓做了很多的实事、好事,而清名在外。 所以当他落马的时候,老百姓都觉得很诧异。 那个为政清廉、两袖清风的黄胜,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变化呢? 这还得从2000年左右的时候说起。 黄胜成为市长之后,德州地区的不发商人们就开始不断的跟他接触。 他们跟他见面从来都不会空着手来。 他们有时候给黄胜提的是高档礼品,有时候拿的是现金。 刚开始的时候,黄胜拒绝的确实很斩钉截铁。 可次数多了,时间长了,黄胜在这些糖衣炮弹的攻击下,内心开始出现了摇摆。 最终他没有抵挡住金钱的诱惑,他的良心被自己的原始欲望所吞噬。 他开始为各路商人开后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运作,承接下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从而赚得盆满钵满。 2002年百货大楼的那场大火,让黄胜贪婪的面目漏出了马脚。 那一天晚上,熊熊大火把德州的那栋百货大楼,烧成了废墟。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大火开始烧起来的时候,人员都被紧急疏离了,因此大火只造成了经济损失,而没有人员伤亡。 黄胜看着眼前被烧的面目全非的大楼痛心疾首。 他一边安慰着全市市民,一边号召大家积极给德州百货大楼集团捐款,为大楼的重新建设添砖加瓦。 而且他还身体力行的进行了首捐。 市民在他的带动下,都很积极踊跃。 对老百姓,黄胜是号召,对企事业和机关单位,他则是强制要求。 很多人对黄胜的做法是敢怒不敢言,毕竟地位相差悬殊。 但也有那天不怕地不怕的人,把黄胜强制要求的事告到了上面。 最终,在上级领导的要求下,黄胜把部分企事业单位的捐款退回去。 但机关工作人员捐给大楼的钱,就此没有了下文。 虽然当时的人们觉得黄胜的做法有欠妥当,但他们还没有把他跟贪官混为一谈。 不过,黄胜的行为并没有因为这把大火而有所收敛。 他反而越发的贪婪起来。 在黄胜看来"权利不用,过期作废",所以他把权钱交易发到了极致。 在德州待久了的公职人员会发现,你如果想要只通过政绩来得到职位的提升,是很难的一件事。 "要升职先送钱"成了黄胜在职期间的一个潜规则。 他还对职务进行了明码标价。 乡镇官员五万左右,县委书记则需要50万以上。 卖官鬻爵的黄胜在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他的妻子严茜子原来是齐鲁书社的一名编辑。 但随着黄胜工作的变动,严茜子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 虽然她原来只是一个纯粹的搞学术的人,但在黄胜的支持下,她开始涉足地产行业。 在德州,只要是严茜子看到的地段,她就会想方设法的进行拆迁,甚至有时候会不择手段。 而且她施工的项目,在验收阶段从来没有人敢说有任何问题。 即便是她在施工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也会被黄胜轻而易举的解决。 因为黄胜的支持,严茜子还经常会承接德州市的修路项目。 但她修的路,工期长,质量差,有时候通车不到一年,路面就会出现翻浆的情况。 不仅如此,严茜子就连市政的路灯建设都要插上一脚。 为了达到大肆敛财的目的,在严茜子的操作下,一根成本在两三千的电线杆,在她那里要卖8000元。 也许有人会疑惑,不是规定官员的亲属不能经商吗? 坊间传言,黄胜为了能明目张胆的敛财,他跟妻子早就假离婚了,两人离婚不离家。 有了权钱交易,黄胜自然也不会放过权色交易。 自从黄胜掌握第一权利之后,他就四处留情,他前前后后包养的情人有46位之多。 这些人里有黄胜自己物色的,也有找他办事的人为他提供的。 而且,每次他出差和外出时视察的时候,都会跟她们中的人见面约会,干一些苟且的事。 后来,他甚至为了方便跟她们见面,还盘下了一个豪华酒店。 据传言,他经常跟情妇们在酒店里洗鸳鸯浴。 黄胜私生活之混乱,令人惊诧。 黄胜的妻子严茜子对黄胜的所作所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她眼里,没有永久的夫妻,只有长久的利益。 即便,黄胜已经通过各种手段敛财1200万,腐败到了骨子里,但他依旧做着面上的好官,也依旧在口口声声的喊着"以民为本"。 不得不说黄胜的演技太好了,以至于他骗过了老百姓,也骗过了上级领导。 最终在2007年的时候,他荣升为山东省的副省长。 可纸终就有包不住火的时候。 随着黄胜曾经的下属接连落马,曾经胜券在握的黄胜也慌了手脚。 慌了神的慌神开始谋划起了后路。 他把妻子、儿子逐步移民到了国外。 就在他觉得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检查组对他展开了详细的调查。 经过一年半的调查,最终黄胜贪腐的事实被盖棺定论。 他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曾经叱咤风云的山东省副省长,以后的生命怕是都要在监狱里度过了。 回首往昔的风光无限,不禁令人唏嘘。 结语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这是戏文里的一句唱词,也是为官之人应秉持的本心。 但黄胜在一路高升的过程中,忘记了本心,忘记了他肩膀上的重则。 那么他从权利的云端跌落也是必然的事情。 反腐倡廉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政治立场,无论官居何位都应该将"为人民服务"牢记在心里。 对此您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