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村庄之前,先据回忆文章说一件与该村相关的革命往事。 1944年春,伪平度县长张松山在平度县中大礼堂召开平度县中及西关、城里、东关三处小学高年级学生大会,以每人发一套衣服、一双胶鞋为诱饵,诱导学生到高密修飞机场。在上级党组织指示下,县中教师李瑞周、尚之四连夜赶到距平度城十五里的桃源洞村党组织负责人高潮家中,连夜油印了给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共同抵制日伪阴谋,终于使这一阴谋彻底破产。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桃源洞村。 该村的革命先辈高潮于1942年7月,负责西海专署在大泽山的西海中学平度分校的行政工作。1943年春节后,任西海中学七里河子分校的教务主任。 1946年2月,西海中学迁入县城,与平度中学合并,校名定为西海中学,校址在原平度县中旧址。黎新任校长,高潮任副校长。 1956年9月至1958年5月任烟台市副市长。 村庄南面的桃源洞水库,总库容13.9万立方 桃源洞北依鸡鸣山、东邻两髻山。村南一座水库,叫桃源洞水库。这个隶属于东阁街道的村庄,距平度县城仅5公里左右,在村中南望,城区的高楼映于眼帘。 村东的两髻山 村中南望,远处高楼为平度城区 村北的山 原汁原味的老房子 据《平度市地名志》:明万历六年(1578),李柱环由四川顺庆府安州东北三十里堡迁此定居,后他姓迁入形成村落,因村东山上有一天然石洞,周围遍布桃树,每当阳春来临时,洞口流出的水有桃花漂浮,为一奇观,故得名桃花洞,后改名桃源洞。全村201户735人。从实际看来,村庄规模远大于实际户数,村民说"很多户已到城市"。 村中的家犬不知凭嗅觉还是听觉第一时间辨识到陌生人,瞬间即是吠声一片。 院中的狗正警惕地盯着我 也引来村民好奇的对我询问。一位大嫂和一位80岁的大叔先后向我讲起桃源洞的来历的各种传说。 健壮老人的背影 桃源洞村有个歇后语: 桃源洞的闺女回婆家(从娘家回婆家),净些桃和杏。 门板上的红色标语已很难完全辨识 当时,桃源洞村周边的山上漫山遍野都是桃树和杏树。春天繁花似锦,桃红杏白。两髻山的天然石洞直通豹竹涧,在桃源洞的山洞口点一把火,豹竹涧的洞口能冒出烟。这边的洞口常年流淌着清澈的泉水,洞口下有一天然的水塘,漂浮着桃花。1958年左右,桃树被砍掉。 村中的主要姓氏是李姓、高姓、仲姓。 村庄有诸多未经粉刷的青砖、石条的老房屋。 村庄依山而建,高度相差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