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晨语初听 编辑 |老涵 当今社会,很多有钱人都喜欢打球、旅游等,以此来放松自己,那么在古代,那些达官贵人又是如何放松、娱乐的呢? 古代的老百姓多穷苦,很多甚至温饱都难以解决,尤其是在战乱时期,还可能过上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生活,但是达官贵人却很少有这些困扰。 相比穷人的日夜劳作,达官贵人们有大把的时间去听曲观舞,找个美女陪喝酒,而青楼则是这类人的首选之地。 很多人听到青楼这个词,就会觉得是个充满黄色的风尘场所,但其实并不然,青楼与妓院起初是有明显区别的,青楼也并不是一般人可以进去的。 很多人可能会向往古代逛青楼的生活,但如果你了解了逛一次青楼的费用后,大概就会知道什么叫"想想就可以了"。 那么古代去一次青楼的费用,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得花多少钱? 青漆大楼 想知道去一次青楼得花多少钱,首先得了解青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所。其实最先青楼并不是妓院的代名词,相反,它起初是个褒义词。 青楼起初指的是青漆涂饰的豪装楼房,它一般是皇帝或是贵族的住所。 "世祖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中就明确指出了,兴光楼上用青漆涂饰了,被世人称为青楼。由此可见,此时青楼并不是指的烟花之地,而是比较华丽的住所。 那么青楼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泛指妓院的呢?华丽的房屋能与娼妓扯上关系,是因为一个重要人群的参与,那就是女性。 那么青楼的创立者是谁呢?皇家贵族的房屋是如何成为女子住所的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管仲了,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丞相。 管仲是一位十分博学的人,他尤擅长于经济学,还曾和自己的好友鲍叔牙一起做过生意,是有一定经商头脑的。在管仲的助力下,齐桓公成为了当时公认的霸主。 为了能更好地协助齐桓公治理国家,管仲经常会到民间私访,查看民情,了解老百姓所需,听听老百姓对于自己的看法。 有一天,管仲正在街上溜达,突然发现在路口转角处,有几个流浪女子,她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一路走过去,发现这样的流浪女子还不少。 管仲见到后十分不开心,心想"我堂堂大齐国,怎会有这么多的流浪女子呢?这不是有辱国容吗?" 于是管仲就要去调查清楚这些流浪女子的来历。经过一番查探才知道,这些女子多是因为战乱逃离至此的。 齐国作为一方霸主,以后的发展定然会越来越好,那逃离至此的女子定然也会越来越多。 为了避免这些女子给齐国形象带来不好的影响,他决定想个办法收留这些女子。流浪女子数量并不少,如果是由国家或个人出钱来收留,财政压力必然很大。 于是管仲想到了一个两全之计,他将这些女子按照品貌和技艺进行了分类,然后建造了一个大楼,搭上舞台,让这些女子发挥自己所长进行表演,而外面的人只需要买票或是进楼消费就可以观赏这些表演。 而那些品貌一般的或是没有技艺的就可以做一些打扫大楼、端茶送水的工作。这样很多人就愿意进来消费了,而愿意进来工作的流浪女子也越来越多,青楼就这样诞生了。 本来是想解决这些流浪女子的生计问题,没想到收益却远超预算。于是管仲就开了很多的连锁店,据记载当时的规模达到了七家店铺共计七百人。 而这七家青楼的收益实在是太可观了,使齐国的国库充盈了不少,甚至一度成为了齐国的支柱产业。而这个赚钱的行业很快就被其它国家知道了,于是很多国家开始效仿,青楼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 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青楼数量多了起来,自然就不那么稀罕了,各个青楼间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吹拉弹唱显然是不足,于是各种擦边活动就开始了。 而且在齐国内部,也存在明显的贫富差距,有钱的人家可以三妻四妾,但是贫穷的男子一个老婆都娶不上,因此在齐国境内经常会出现一些贫穷单身汉打架斗殴的事件。 为了国家的稳定,青楼的作用逐渐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单纯的才艺表演了。从一开始的"看"逐步向可以"接触"发展,最后演变为可以留宿。 如此一来齐国的单身汉也短暂感受一下有女子的感觉,社会也更加和谐稳定了。因此国家就默许了青楼的这类服务,以此激励青年人继续奋斗,而不是得过且过,没有目标。 尽管古代朝代更迭、江山易主时有发生,但是青楼却一直保存着。人们对于一直存在的事物一般接受度会更高,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人们对于青楼及青楼女子的包容性极高。 因为唐朝时期,民风较为开放。皇室中,李治娶了自己老爹的老婆武则天,李隆基娶了儿子寿王的老婆杨玉环,天子家尚且如此,百姓也就更是开明。 而到了宋朝,皇帝不允许官员嫖娼,因此青楼中的一部分从事皮肉生意的人就转为了地下,出现了一些私人的妓院,主要以皮肉生意为主,而青楼中则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艺伎。 青楼女子 青楼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的青楼女子多是一些因为战乱而流浪的女子,但是到了后来,很多朝代的战争并不多,且对流民的管制比较严格,那么青楼中的女子又是来源于哪里呢? 在古代,青楼女子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其一是生活苦难者,一些生活实在贫困的人会将女儿卖进青楼,其中也有一些是自己本身是流浪女的就走进了青楼。 第二种则是被人贩子卖进了青楼,这种情况在古代电视剧中是比较多的。而青楼女子的一个主要来源则是官宦人家。 一些权贵家如果犯了事就会被皇帝贬低,男的多流放到苦寒之地,而女的则多被送进青楼,沦为青楼女子。 在很多电视剧中,经常会听到一些青楼女子说自己"卖艺不卖身",这其实不是一句自恃清高的话,在古代青楼中,确实存在一些只卖艺的青楼女子。 这类只卖艺的青楼女子中有很多就是出生权贵家。这些女子大多从小就学习了琴棋书画,所以在青楼中自然是卖艺就足以,无需卖身。 比如李师师就因父亲罪死而沦落风尘,但是她才华横溢,歌舞更是一绝,一时之间名动天下,传言宋徽宗就对她一见倾心。 古代的青楼与当代人理解的妓院并不相同,里面的女子大多有一技之长。但是很多人会想,尽管她们卖艺不卖身,但青楼女子这个标签始终不光彩,为何不想着逃离青楼呢? 这是因为,进入青楼的女子,都是贱籍。古代按照士、农、工、商给人们分了不同的等级,而青楼女子则是最底层的贱籍。 而正是这个籍贯的限制,导致很多青楼女子不敢伺机逃跑,即使以前是达官贵人家的女子,也没法逃离。很多人会想,难道不是赎身了就可以回到从前吗? 当然不是,其实赎身和脱籍是两码事情,就像现在的户口和身份证一样,户口可以根据你的所在地进行迁移,但是身份证却不会变更号码。 青楼女子赎身后只是成为了自由人,但还是属于贱籍。 在《梦华录》中的宋引章,其实就是一个艺伎,且还结过婚,而且她还能与姐妹一起开酒楼,可见她经济实力也是可行的。 但是从始至终,她都在着急脱籍的事情,可见不脱籍是很难实现真正地自由的,且有钱也不代表可以脱籍。 古代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比如宋朝不允许官员嫖娼,因此在《梦华录》中,如果赵盼儿没有脱籍,那么顾千帆就不能娶她,这是违法的。 正是因为有这些等级制度和贱籍的束缚,导致很多青楼女子都只能乖乖地在青楼中卖艺,给青楼的老板当摇钱树,完全不敢私自逃跑。 因此,古代的青楼中不仅能歌善舞的女子多,就是精通琴棋书画的也不少。这就导致当时的青楼不单纯是一个寻花问柳的地方,更是一个可以吟诗作赋的地方。 青楼费用 既然青楼不等同于妓院,且里面有才华、技艺的青楼女子不计其数,那么它定然不是一个低端的场所,而进去消费的人自然也不是一些寻常老百姓。 我们熟知的诗人柳永就经常待在青楼,为青楼的女子填词,且苏轼的妻子王朝云也是出生青楼,可见古代文豪都比较喜欢去青楼。 当然青楼去得多的还有一些官家子弟,甚至有一些帝王也会逛青楼。比如对李师师痴迷的宋徽宗,还有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也同样爱逛青楼。 既然逛青楼的不是文人就是有钱人,而老百姓则逛得很少,可见逛青楼的费用肯定不低,那么换算成人民币,到底需要多少钱呢? 看过电视剧的人会发现,逛青楼不是一次性收费,需要付费的地方较多。 首先就是青楼女子的"妈妈",俗称"老鸨",这部分是小费,当然这不是必须得付的,只不过不付这个小费,她就会将你想要的姑娘安排给其它客人。 进去青楼后,你可以选择散台,也就是一些一楼的桌子,然后点上一些酒菜。但是这里的酒菜显然是比外面要贵的,毕竟可以听曲观舞,当然表演都是初级女子。 如果想要一对一的服务,或是看到更为精彩的表演,就可以开个包间,一般在青楼的楼上,让姑娘们到房间作陪。 当然点姑娘的费用也不是单一的,首先是帮忙叫姑娘的小厮或是老鸨,需要给小费,然后就是姑娘的出场费。 而陪喝酒或是歌舞表演的话需要另算服务费,而且还是限时的,到了时间姑娘就需要去陪下一位客人,如果需要加时,就需要再付加时费。 当然这属于一般的收费,如果要点青楼的花魁那花费就会更高了。 老鸨、小厮的小费,陪酒费,表演费,姑娘的小费,加时费,酒水费等等,这些各种花销加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这么算下来,古人在青楼一掷千金的说法也并不是徒有虚名。 以宋朝为例,当时的一两银子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大约是一千元,而这些花销少说也得有十两银子,也就说当时去一次青楼的费用就是一万元。 当然不同朝代的银子折合人民币的金额会有所不同,但是整体来看还是比较高的。 其实从青楼女子的收入来看,也可以知道青楼的费用并不低。 比如杜十娘,为了和心爱的人远走高飞,不但用三百金为自己赎身,还出一百五十金帮助情郎李甲,被背叛后,又怒沉百宝箱,可见杜十娘的钱财是比较多的。 在《梦华录》中,不论是宋引章还是赵盼儿,都未曾为钱财担忧过,即便是被周舍骗去不少钱财,她们还是能在东京开店做生意,而她们只是教坊中学过一些技艺,给一些官员表演的人。 看到这里,很多人估计都不羡慕古代逛青楼的生活了,毕竟青楼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得起的。 其实青楼基本等同于现在的一些商务会所,而青楼女子则大致与现在的主播、网红对标。 古代一般人去不起青楼,现代一般人也是消费不起商务会所的,即使是给一些主播、网红打赏,没有一点实力也无法成为榜一大哥。 当然尽管过去青楼女子赚得很多,但是她们始终得不到自由,即使是可以遇到一个知心人结婚,可以过得很好的也比较少,毕竟贱籍始终是很难被大众所认可接纳的。 到了当今社会,很多人会向往娱乐圈的高收入,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娱乐圈的人都可以有很高的收入,即便是成功了,背后的心酸也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教育的不断普及,女性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为了人类的共同进步,在当今社会,任何形式的"青楼"都不应该存在,而我们也应该坚持做知法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