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古到今的选官用人制度出现了哪些变化?
中国的历代统治者们为了培养人才或者寻找人才,不惜动用一切力量改革教育制度,即选官用人制度,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科举制。
它的出现体现了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也说明了中国一直在追求用更合理更公平的方式进行选官用人。
那么从古到今,中国的选官标准、选官范围和考试制度都有了哪些具体的变化呢?
从任人唯亲到公平公正
中国群体从原来的集体制到后来的私有制,几乎所有的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国家的出现,它就是在私有制产生且公共权力出现的时候产生的。
国家就像公司,需要许多人来运营,在世袭制下的国家,皇位与职位都是世袭,同时,因为国家面积狭小、公务简洁,不需要多人支持国家的正常运转。
但到了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的野心极度膨胀,国土面积的增大和战事的吃紧,促使统治者改变世袭制度,开始采用奖励军功和拔擢寒微的方式吸纳人才。
在商鞅变法中,"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属籍"成为寒门才子改变阶级的唯一方式 ,固有的社会阶层开始流动,首次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
通过这一方式,成就了秦军虎狼之师的名号,秦始皇也借此统一六国并开创新纪元,随着时间的变化,秦代灭亡,汉代前期承秦旧制,二十等爵制成为选官方式。
可制度是要依实情改变的,二十等爵制在后期弊端涌现,一味的追求军功导致汉人只喜舞刀弄剑,不喜读书写字,社会阶层再一次固化。
汉武帝及时发现其缺点,开始采用新的制度即察举制,让各个郡国举荐孝廉和秀才,个人品德成为做官的首选。
这个制度让选官用人的范围日益开阔,统治者重视军功更重视品德才能的做法,使寒门文人走上政坛,有了他们的帮助,汉代驱逐匈奴和智取西域的计划才能一直成功。
但是该制度也有弊端,地方举荐贤能时,各地官员为了满足一己之私难免会任人唯亲 。
到了东汉中期,察举制变成了一个笑话,凡是与地方官员交好的人都可以登上政坛,因此就出现了孝廉即笑廉的恶劣情况。
而中央为了找到真正的人才,在地方举荐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加试,内容则是儒学经典和公文写作能力,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寒门才子的权益。
由此可见,教育者们在为公平公正添加多重保障。但是这远远不够,到了三国时期,曹丕推行了九品官人法。
他将熟悉各地风土人情的中央官员"下放"到相关市县,命他们举荐地方人才,根据中央列出的九品表格划分才德等级,中央再依照表格择优录取。
这是一个新的改革,许多能臣强将都站到了最合适的位置为国家做贡献,不过最后还是逐渐出现了弊端。
在东晋和南北朝时期,中央官员肆意妄为,到了地方后,他们结党营私以地方大族为尊,对寒门文人则是吹毛求疵和冷眼相待 ,这就导致了门阀政治的出现。
著名诗人左思报国无门,只得写下"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诗句来抒发不满之情。
长期下来,社会阶层固化,皇权受到大党派的抑制,寒门才子满怀悲愤,国家统治险些陷入混乱,到了隋朝这一现象才开始改变。
隋朝教育者改革人才选拔机制,发明了科举制。统治者令各地方举荐人才,参加秀才和明经两科考试,一切以成绩说话,凡是优秀的人都能入朝为官。
这个制度有了成效,后世的教育者将其越改越严格,一直到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已经是相当完善了。
善于吟诗作对可参加文试,善于舞刀弄剑可参加武试,文状元和武状元的地位相当。只要寒窗苦读十年,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就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不得不说,科举制真正的让社会阶层快速流动了起来 ,虽然人与人的竞争性和进取心变强了,但国家也更加进步了,官吏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合情合理。
这些变化都说明,中国教育者致力于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进而保证才子有官做,国家有前途。
那么,除了选官标准有这些变化,选官范围和考试制度又有何变化呢?从方圆之地到全国各地
中国用人选官的标准一直在变化,同样,其范围和考试方式也一直在变化。它们曲折而又螺旋似的上升,让选官程序越来越公平公正。
夏商周时期采用的是世袭制。卿大夫都是从宗族内部推优产生,普通百姓无法实现阶级跨越,此时的选官环境毫无公平可言。
到了后期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虽然开放了选官路线,但它们仅是昙花一现,除非寒门学子的品德和才能万里挑一,否则一定会被中央举荐官以各种理由拒绝。
但是豪门望族便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进入官场 ,稍微有点学识的,还能继承父辈的衣钵,进而导致阶层固化,选官改革成了一纸空文。
虽然有的中央举荐官不喜趋炎附势,但他们总逃脱不开人情世故的束缚,相识的好友或苦心教导的学生,都是他们逼不得已举荐的目标。
幸好科举制横空出世,这场选官改革由中央一手操办,由政府以公开化考试的方式选拔各地人才,不仅安抚了寒门才子报国无门的心情,还最大限度的团结众人为国家做贡献。
尝到科举制的甜头后,后代教育者们就将其发扬光大,录取人数大量增加,行业限制大量减少,选官范围日益扩大,政治环境也日益开放。
一直到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红利仍在继续,宰相可以是布衣,史官可以是豪门贵族 ,虽然说不上兄友弟恭,但起码也相敬如宾。
那么,教育者们到底在科举制上下了多少气力,才让该制度成为中国选官路线中耀眼的明珠呢?
其实,只要看它的主持单位和重点就可得出,倘若察举制能将考试选官的单位改革一下,或者将考官换上几次也许就不输于科举制。
科举制讲求考试公平公正,由礼部全程监考 ,让百姓知晓了统治者科举的高度重视。此外他们还用上了糊名制和誊录法,设置副考官,并时常更换主考官。
这些举动极力保障了考试的公平性,直到揭皇榜那天都无人对考试的结果产生质疑,那时的状元、榜眼和探花皆是实打实的人才。
正因如此,科举制才能传到国外被英国等西方大国采纳,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那么,中国为何要一直强调选官的公平公正呢?
第一,统治者认识到中国社会其实是个人情社会。 其社会性质有好有坏,保证选官公平公正不仅能够提升百姓对国家的信任,也能够维护国家的统治。
但是,从国家的进步的角度来看这是个极大的缺点。人与人的包庇和偏心让国家找不到可用之才,没有最大限度的使用人才会让有志之士意难平,进而埋下暴乱隐患。
第二,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性。 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阶层的固化不是好事,统治者看不到听不到下层的声音,施行的对策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国家不能进步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是倒退,常年吃香喝辣的豪门望族不知百姓疾苦,只会保全自己,照这样下去国家灭亡只是迟早的事。
第三,中国人的骨子里对才人的爱护和对公平公正的追求。 爱才之心人皆有之,既然寒门多出贵子,那么为何不将重心偏向寒门?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中国的选官制度、选官范围和考试标准,朝着公平公正方向发展的原因。结语
细看中国选官用人制度的改变,从世袭制、军功制、二十等爵制到最后的科举制,观其内在,便是从血缘出生到军功才德,而这些变化则用了好几千年。
它们既证明了历代教育者们的努力,也说明了中国选官制度的最终方向是公平公正。倘若没有这些变化,中国不会出现如此多的盛世,中华民族也不会傲然于世界民族之林。
如今的高考、教师招聘和公务员考试等都是后人对先代的传承,只有社会讲求公平公正,只有人们有真才实学,国家才能一直进步。
尽管如今的考试制度仍然被人诟病,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它给了人们跨越阶层的机会,普通人也可以为国家发光发热,从而带动更多有才能的人为国家做贡献。
可能这就是追求公平公正的最好结果,让普通人进入上一等级,让有才能的人进入国家的各个部门,真正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促进个体社会和国家的共同发展。
女性被拐后真的逃不脱人贩子的魔掌吗?现实生活中,被拐卖的妇女,其实能够逃脱贩子家中,记得真实报道,一妇女被拐卖农村偏远地区,把她锁在家中,正巧赶上安装电话线工,从她家后窗走线安装,这妇女把纸条递给安装工交给当地派出所
31岁了还有机会进入事业单位,或者体制单位吗?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不仅有机会,还有很大的机会,毕竟这个年龄也还是年轻有为的年纪,努力冲一冲不仅是事业单位,行政机关也是大有可能的!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年龄上限一般都在
当代大学生不再跑医院,而是在网络看病。是更方便还是害了自己?前几天有段新闻大概是这样说的一个病人通过在网上搜集到的药方买药给自己治病,后来因吃药把自己的肝给吃坏了。这可就有点遭罪了,花了那么多钱买药,非但没把自己的病症治愈,反倒又添新病。真
你为什么喜欢铁路?我理解这个问题实际上还包含着一层意思,那就是你为什么喜欢铁路上的火车?当然,铁路和火车是不可分的。我儿子一两岁的时候,我经常骑车带着他去看火车。他坐在前面大梁上的小座儿里,一旦看见
为什么有的父母只给男孩买房买车女孩什么也没有,这样公平吗?中国人在骨子里是重男轻女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几千年传下来的风俗习惯。主要原因是男儿传种接代续香火,能保持姓氏不变,另外祭祖扫坟都是儿孙一代又一代的事,所以,大部分家庭把教育和财
在南宁工作十年了,月薪9k在本地属于什么水平?给你我所认识的数据来看吧我2007年西大计算机毕业的同学从事运维工作来看吧,他老婆是他的小师妹,同样的工作,都在上海广州两地呆了多年,去年回南宁,在柳沙按揭买了套房,也贷款买了辆金
网购家电厨卫等,买到却是网络专供款,这是什么体验?其实看大家怎么想这个问题了,毕竟一分钱一分货,想网上的家电厨卫与实体店一致,也不现实,但大品牌的产品,在质量上不会因线上线下相差很多的,都能用的住的。如果你真的在意,难道不是在够买
社保的钱可以取出来吗?社保的钱可以取出来,但是需要一定的条件,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第一种情况就是参保人移民可以办理退保手续。移民人员可以拿相关资料到社保局办理退保手续。第二种是出门在外打工的农村户口,
东方卫视大年初三播出的德云社岁末相声专场,收视率会爆吗?看了一眼官方宣传海报,嗯,会爆。去年德云社在东方卫视大年初四黄金段播放的岁末相声专场,对应的是丁酉年的封箱作品。想来今年的相声专场,对应的应该是德云社戊戌年封箱演出。有幸观看了今年
中国影视最帅最有气质演技也好的男演员有谁?毫不犹豫,我选陆毅!!第一我个子很矮,只有168,心理非常自卑,我羡慕陆毅183男人最棒的身高第二我长的很丑,天生生下来的屌丝气息深深的伤害了我的自尊,我羡慕陆毅的美貌,我嫉妒陆毅
现在的公司社保都是按最低基数交,不知道还有没有意义?聊胜于无!有意义,到老有个保障,已经上班的朋友们会发现,单位在给你缴纳社保的时候,永远都是给你缴纳最低档次,也就意味着你最后拿的养老金也是最低的,这就是你和那些机关单位人员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