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有个工厂,国企投资建成运行后改革。国企股51%以上,社会人员股49%以下,国企配董事长,社会股配总经理,董事长只拿年薪不管事,工厂每年亏损严重,国企再注资再运行,实际这个厂利润非常好。报表上实际是两本帐,社会股其实都是国企的高层领导。这个游戏很好玩吧。 私公合营性质,赚贴私营老板占6O%,国企占40%,不就是这样的性质还能有别的性质 五十年代,国家为发展公有制,实行公私合营,最后形成了强大的国企。现在改回去了,只是私企成了主角,国企成了配角。不知说什么了。 公司既有国有股,又有个人股或者叫私人股份,很明显,这是一家混合所有制公司。 不论原来是国有公司,引进了私人投资者,又或者原本是私人公司(民营公司),引进了国有资本,这都符合目下企业改制方向的大潮流,是政策层面努力推动的大方向。至于这家混合所有制公司是国资主导还是民资主导,得看双方的股权比例。 如题,国企占股40%,个人占股60%,如果个人股份全都是一个人持有或几个人持有,这几个人为一致行动人(如家族企业),那很明显,这家公司由民资主导,这种情形的公司更多是民营有意引进国资,意在借用该国企来背书,因为国企在融资、政府关系、政策资源和社会声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更通俗的理解就是民企挂靠一家国企,尽管该民企所占的股份更多。 而本身是国企,要改成混合所有制,国企的持股比例只在40%,这在目前的混改中没有见到过,未来出现的可能性也很小。一般来说,国企混改最起码也得保持51%的控股权,否则容易导致控股权旁落,国有资产流失的罪名无人能承担得起,毕竟国企现在所在行业的基本都是垄断和半垄断性行业。这也是近年来国企主动混改力度明显低于民企混改力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国有资产保值的重要性远大过于增值。 尽管很多人说企业性质不重要,能提升竞争力、能赚到钱的企业才是好企业,这都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在我们这样一个国情下,名不正则言不顺,在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情况下,优质的资源都流向了国企,这也是为什么民企争相挂靠国企的较多,而国企主动引进民资的较少,因为民资给国企带不来多少资源。这种新形势下的新公私合营机制,目前都是内耗大过于效率的提升,更多是行政主导下的拉郎配。其今后的生命力,还有待于观察。 大于34%低于50%及以下属于参股,具有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高于51%及以上,属于相对控股,否决现有股东转让股份,67%及以上属于绝对控股,有权修改公司章程,90%以上,属于最牛掰,有权强制解散公司。这是大概股权行使的权力。 40%只能算是国资参股,但是40%的股份占有很大话语权,有权召开股东会,有权提出经营方针,并且具有一票否决权。如果其余股份为两个及以上个自然人股东,并且每人股份都不超33%,那就遵照国资方经营吧,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大不了把股份卖了。 从表面股本组成看个人股超过国有股,如果是一家或几家国有企㐀共同投资佔百分之四十,而个人股的百分之六十是由若干小股东持股,国有股东是最大股东,国有资金总合佔绝对优势,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按持股数表决,则国有股拥有绝对的决策优势,因此这样的股份制企㐀,仍然是国企模式,掌控生产经营权。定性仍为股份公司(上市),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按国家公司法运作管理。 合资公司中国企占比40%,个人占比60%,属于混合所有制企业。 国企控股就是国企占有控制权(股权占比51%以上) 企业的组织形态有三种,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国企属于企业的一种,属于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中又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国企一般属于公司制企业当中的股份有限公司。 最直接的办法看一家公司的企业性质就是下载天眼查或者企查查APP(我没打广告),查询股东信息,看看实际控制人,如果是个人,就是私企,如果是政府或者政府部门(包括国资委、财政厅、发改委等)就是国企。 企业性质取决于2条: 1.第一大股东的企业性质, 2.实际控制股东的企业性质。 如果国企占股40%,但另外一个个人股东占60%,说明国企并非控股股东,那么这个企业就不能算是国企。如果国企占股40%,另外2个个人股东,其中1个占比40%,另一个占比20%,那么也不能算是国企;如果一个个人占比39%,另一个占比21%,就算是国企了。 看你们老大是谁,比如我们也是多方出资控股,但总经理是电信副总调任,市一级分公司党委是市电信。 1、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这既有利于发挥国资的平台、资源优势,又可以充分借助社会资本的活力,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 2、如题,合资公司中国企占比40%,个人占比60%,属于混合所有制企业。 3、在界定公司性质的时候,目前通用的做法是看财务报表的并表范围,即如果该合资公司纳入国企的并表范围,则属于国企下属子公司,如果纳入民企(包括个人)并表范围,则属于非国企成分。 4、目前并表与否通常的标准除了看股权比例外,关键还是看股东对下属子公司的经营决策,财务决策等范围的控制力,如果国企能够对下属子公司的经营决策,财务决策等事项有重大影响力,左右公司的经营,则能判断对这个公司有较大的控制力,一般需纳入国企的并表范围,则可以说这个公司属于国企,反之,一般属于非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