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森林是越多越好吗?从小到大,我们都一直知道 森林是"地球卫士" ,保护着地球上的环境,为人类提供新鲜空气。 我们为此还将每年的三月十二日定为了植树节,呼吁所有人都参与到种树的活动中, 似乎种越多的树,地球环境就会越好。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早在3.06亿年前 ,地球就已经为我们解答过这个问题了。 石炭纪森林的发展 从我们一出生起,地球上就已经遍布许多森林了,所以一直以来,我们也从来没有去想过森林又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地球上的。 实际上, 在距离今天的3.06亿年前,森林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了, 在地球历史中,森林是个极其古老的存在。 当时的地球还处于石炭纪时代,地球上还没有恐龙,更没有人。这时候的地球完全就是 陆上森林和海洋中鱼类的天下 。 由此可以想象到,在当时的地球上,森林一定是遍布极广的。且当时的陆地也还没有被海洋分隔开来, 陆地是紧密相连的 。于是, 森林便在这块辽阔的大地上生长 ,为地球提供新鲜空气。 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当时陆地上的 森林覆盖率应该达到了95%之高 。如此高的森林覆盖率实际上和当时的地壳活动有着很深的联系。 在石炭纪时代,当时的地壳活动是非常频繁的,由于地质活动的活跃,所以也产生了一些超级地幔柱事件,导致 原本在地下岩石圈的二氧化碳泄露,飞往大气层。 随着大气层内二氧化碳密度的增加,地球的温度也逐渐变高,森林的"呼吸"作用也开始变快。 就如同被按下了加速键一样,森林在地球上不断吸收二氧化碳,排 出氧气,使得空气内氧气浓度变得极其高。 所以在当时的地球上,不断发育出了森林,还出现了沼泽地带。根据专家推测,在石炭纪森林发展的顶峰时期, 地球上的氧气浓度很可能达到了45%。 要知道,45%的氧气浓度实际上已经是个很高的数值了。在如今我们科技如此发达且每日向大气层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的条件下, 地球上的氧气浓度也才达到21%。 相比之下,当时在石炭纪时代, 氧气浓度达到了今天的两倍之多。 所以在高氧气浓度的条件下,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为昆虫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温床,由此,石炭纪时代实际上又被称作为 "巨虫时代" 。 因为在当时高氧气浓度的条件下,繁衍出的昆虫能够获得极好的生存条件。这些昆虫没有天敌的制约, 就开始疯狂生长。 当时的昆虫发展出了如巨型蜘蛛、巨型蜻蜓等史前生物。就这样,当时的地球大陆上, 基本就是两栖动物和巨型昆虫的天下 ,森林的诞生为这些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但是好景不长,地球很快就迎来了"寒冰时期"。由于地球上森林覆盖面过于广,导致许多二氧化碳都被树木所吸收,这样一来,原本作为 "地球保温器"的二氧化碳被森林所夺走, 便导致地球温度逐步降低。 在后期发展中,地球由于温度的变低,也出现了冰川等地质环境。另外,气温的骤降也使得很多原本适宜温暖气候的动物也遭殃了,由于不能适应寒冷的气候,许多动物便死去了, 地球变为"寒冷的地狱" 。 就连森林本身,也因为气候的降低无法存活。所以这个时期在历史上,也被称作为 "石炭纪雨林崩溃事件"。 蔓延十年的地球大火灾 在石炭纪众多森林死亡现象之下, 地球上此时也出现了新的物质,那便是"煤炭" 。由于原本的巨型树木很难被完全分解吸收,于是便经过大自然的沉积演变作用,最后在时间作用下形成了煤炭。 也正是由于地球过多的森林所造成的 大量煤炭沉积和植物尸体覆盖 ,也导致了后面地球"大火灾"事件的蔓延。 当时的地球由于地质活动较为频繁,所以常常会出现火山喷发的灾难。此时的森林、煤炭、植物尸体,便成为这些 熔岩蔓延的最好"助燃剂" 。 一场大火此时便在地球上燃烧起来了,由于当时的森林覆盖率达到95%之高,所以这场火是极难被消灭的。据专家推测, 当时的这场火最起码烧了十年之久。 燃烧的火焰将地球又变成了炼狱,由于长时间的火灾燃烧, 让地球的温度最少上升了5℃。 陆地上的生物基本被大火所消灭,海洋内的鱼类生物许多也因为无法承受高温气候而消失殆尽。这场有森林助推的大火, 将地球上的生灵几乎全部消灭。 待到后面火灾自然熄灭后,地球才重新恢复正常。此时地球上的森林覆盖率降低了许多,所有的生物都在重新生长, 调节到最适合的生态圈模式 。由此看来,原来森林也不是越多越好的。 结语:未来对待森林的态度 虽然森林不是越多越好的,但是 森林对于地球生态的功能始终是利大于弊 。而如今森林在人类的破坏下已经减少了很多,地球上的气候也为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地球生物的一员,我们一定要去 寻求生态平衡点, 合理植树,同时也要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让我们在地球上继续长久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