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营收增加9.9%,归母净利润下降11.14%。尽管利润下滑了,但是我们依然不得不夸一夸海康威视的管理层,在上半年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还能维系这样的业绩实属不易。上半年的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的大幅提升。不仅仅上游原材料受到通胀的影响,产业的供应链成本和人工成本也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幅提升。 2. 上半年市场传出了一个鬼故事,大量媒体都报道了,而且这个鬼故事也并非空穴来风。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的风险,海康花了大量资金用来备货。半年报里海康的存货比去年年末的存货高出了15%。当然代价是海康的现金流量净额从去年同期的19.6亿变成了现在的-21.5亿。 3. 创新业务中,萤石网络成功IPO,海康机器人也在分拆上市中。这两块业务都是已经能稳定盈利的业务。 4. 尽管上半年情况非常不好,但是海康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同比增加20.56%。 科技公司的领导人从性格上来分,大体分为技术型和销售型。技术型的领导人多半是踏踏实实做研究,不跟风也不追热点。销售型领导人往往会为大家描绘一张张宏伟的蓝图和美好的愿景,比如马斯克就是非常典型的销售型领导人。海康威视的领导人陈宗年是典型的技术型领导人,陈宗年是中电五十二所出身,不论是在他平常的访谈中,还是在财报中,都能看出来陈宗年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我自己更偏爱这种务实的技术型领导人,我认为科技的发展应该是一步步脚踏实地研究出来的,宏大远景确实会令人心潮澎湃,但是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5. 海康境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从去年同期的27.93%提高到现在的31.44%。这表示海康在国际市场上被认可的程度逐渐提高。但是与之相对应的,一旦海康被全面制裁,其营收、利润的下滑也会非常严重。 这里浅聊一下制裁的问题,从制裁方向来说,制裁分为销售端制裁和供给端制裁。供给端制裁就是在你核心的某个技术或者原材料禁止其他人卖给你,也称卡脖子,华为就是被供给端制裁了。销售端制裁就是禁止其他企业买你的东西。相比于销售端制裁,供给端制裁效果更强。目前还不清楚隔壁会采取什么方式制裁海康以及会不会制裁海康,但是我们投资者面对这种不确定性一定要在估值上面留好安全边际。好企业一定要有好价格。 6. 最后我们来说说海康到底是做什么的?这时候肯定很多人已经脑补出了那个问空调师傅"师傅你是做什么的?"的表情包。这海康难道不就是做安防设备的么?没错,海康在创业之初确实是做安防设备的,但是现在的海康实际上主业是"提供安防解决方案"的服务型公司,提供服务的同时顺便卖一卖安防产品。如果你不理解这一点,那你打开海康的财报,一定会被海康大几十页的产品介绍搞得晕头转向,大喊告辞。实际上,海康大几十页的产品介绍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我们有足够的能力为不同领域不同情况的企业(还有ZF)提供个性定制化的安防解决方案"。 7. 如果你理解了海康到底是做什么的,那就不难理解海康的客户群。什么样的企业需要定制化的安防解决方案,一定是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而且这个需求对于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是刚需。那么海康的业务增长点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更新换代,二是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的数量增加额。技术么,看研发,海康这种老老实实做研发的企业,一定会有成果的;至于中等以上企业的增量这就要看整体的营商环境了,就不多说了。 好了,关于海康的半年报我们就聊到这里了。我是小宇,欢迎大家给个关注、给个点赞!